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撰文 / 王擊凡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我常常覺得,這一代的年輕人,可以被歸類為

“手機世代”

因為從出生開始,智慧手機就已經跟這些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了。這種自小養成的思考模式,跟習慣了打固定電話、手機只有鍵盤(沒有觸控屏)的上一代人,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亦因如此,“手機世代”的年輕人,也很需要擁有

屬於他們自己這個年代的“接地氣”情歌

。存了半年的積蓄、才有機會《漂洋過海來看你》的上世紀古早味浪漫,很難讓“手機世代”完全感同身受。因為,他們只要開啟視像通訊,就能看到對方。

可是,科技的飛速發展,真的能讓你此刻的思念之情,及時地傳達給你最想要告訴的那一個人嗎?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即使最新的手機高科技有多厲害,有一些不敢說出口的話,最終可能還是隻能爛在你的心裡,這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改變的。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手機世代”內心想見你、卻又不能見你的衝動、迷惘與失落,都被華承妍寫進了她的新歌《哎呀》。聽完《哎呀》這一首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的少女之歌,我越來越確信一件事:只有年輕的創作者,才真的明白

年輕聽眾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子的音樂

華承妍為當下年輕世代而唱的《哎呀》,就像它輕鬆、隨性的歌名一樣,帶著這個世代特有的活力與魅力。華承妍用帶有實況感的音樂創作,描繪了一幅當代年輕人栩栩如生的情愛場景。而她本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則是《哎呀》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成長於不一樣的年代,“手機世代”的年輕人喜歡的聽歌模式,肯定是有別於之前的好幾代人的。這是

人跟手機之間,越來越難捨難離的一個時代

。作為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新鮮情歌,《哎呀》的整個創作過程,大部分也都是透過手機來完成的。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像華承妍這樣在“手機世代”長大的年輕音樂人,創作時往往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因為身上沒有前人的包袱,所以能更輕裝上陣,自由地做出想要的東西。就像《哎呀》的手繪版MV,其實也是跟整首歌一起同期誕生的。也就是說,

沒有手機,就沒有《哎呀》

近日曝光的《哎呀》手繪版MV,也是由華承妍在自己的手機上,用手指一幀一幀繪畫而成的。無論是“雨滴親吻海洋”,還是“像融化的冰激淋,控制不住的甜蜜”,這些以手繪動態畫面呈現出來的歌詞,都讓《哎呀》變成了一首更具互動體驗的歌。

畫作與音樂的同步創作

,也使得華承妍在寫《哎呀》的時候,有了一個更廣闊的情緒出口。除了聽覺上的音樂,還有視覺上的手繪版MV,年輕人可以透過不同的觀察角度,來感受華承妍在這個作品裡注入的奇思妙想,以及歌裡那些色彩斑斕的有趣歌詞。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正如華承妍在創作時對《哎呀》的原始設定,這首歌本身,就是一個極具畫面感的作品。每一句生動的歌詞,都能帶出一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日常畫面。而《哎呀》手繪版MV的作用,也是為了讓歌裡這些古靈精怪的畫面,呈現得更具象化。

像是

“一定是氨基酸作祟,糖份在體內飆升,一想到你就暈眩”

,就是有點抽象的少女狂想。在手繪版MV裡,這句歌詞就被放大成更直觀的視覺畫面,讓糖分在體內的流動過程,變成一座噴發的火山。在忍俊不禁之餘,我們也不得不佩服華承妍的鬼才。

又譬如,

“你在幹嘛?你吃飯了嗎?你睡著了嗎?剪頭髮了嗎?”

的一鍵四連問,就被華承妍俏皮地畫成了聊天軟體裡欲言又止的對話方塊。加上歌裡原本就有的App對話提示聲,我們就彷如在《哎呀》的手繪版MV裡,再一次置身女孩的想念現場。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每一個手裡拿著手機、心中也在偷偷想念著對方的年輕女孩,內心可能正經歷著一場“看不見”的少女心事。而《哎呀》這首歌的適時出現,剛好就是把這一份

專屬於年輕人的浪漫情懷

,以音樂的方式大膽呈現出來,從而被更多感同身受的人“看見”。

無論是主流的一些輿論,還是時下的情歌作品,其實都彷彿“看不見”這些年輕人的存在。他們活在當下的真實心情,他們內心那些好玩的小想法,也很需要有創作者為他們記錄下來,成為日後可以回溯的世代歷史。華承妍的《哎呀》,就是一首這樣的歌。

“少了你,天黑了,肯德基也不香了……”年輕世代的這一批新聽眾,其實不需要那些繞太多彎去思考的複雜情歌。像《哎呀》這樣

直截了當、簡單清晰的直球情歌

,拋掉一切過往的陳腐創作套路,直接抒發內心的誠實感受,反而會更對年輕人的胃口。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這一代的年輕人用手機聊天、發帖時,偶爾會在每句話的末尾加上(bushi)的括號,除了有預防槓精的作用,亦是一種相當可愛的年輕態度。在《哎呀》的歌詞裡,華承妍就特意加入了一些像(bushi)這樣的時代符號,讓歌曲更能貼近年輕人的心態。

其實,每一個代際的聽眾,都很需要有像華承妍這樣,能

敏銳看到年輕人心理需求

的創作者。在《哎呀》裡探討年輕人想法的華承妍,彷彿就如同是一個對當下世代洞察入微的社會學家一樣,以樣本分析的方法,把“手機世代”的愛情,寫成了動人的歌。

雖然《哎呀》的歌曲長度,只有短短的2分30秒,但這首歌背後承載的社會意義,卻是無比巨大的。

將聊天記錄寫成一首歌,把MV繪出一幅生活敘事畫

,這是專屬於華承妍這一代年輕創作者的信馬由韁,也是中國當代年輕人率性、自信的個性體現。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與此同時,這也是華承妍

首次給自己擔任製作人、編曲人

。也就是說,除了混音之外,從作曲、填詞、編曲,到吉他彈奏、和聲、製作,再到MV手繪,《哎呀》的每個崗位,華承妍都幾乎親自一手包辦了。這對創作者來說,就是一個自我超越的過程。

令人意外的是,華承妍並沒有選擇過往擅長的“安全牌”唱跳路線,而是做了一首中慢板情歌《哎呀》。在我看來,華承妍這個看上去有一點冒險的選擇,其實也是為了更勇敢地走出原本的舒適區。華承妍也以自己的實力向大家證明了:她可以做得到。

就像《哎呀》這首歌想要向聽眾傳達出來的“不管上山下海,也要勇敢去愛”的精神,要穿透各種各樣的障礙、把想念及時告訴對方,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氣。做音樂的人,本來就是要身體力行,親自去實驗這一種大無畏的勇敢,才能寫得出更動人的作品。

從《創造營2020》走出來的華承妍,始終

堅守她對創作這件事的初心

。去年的首張EP《ONE玩!》,就已經初步展露出華承妍身上的創作天賦。到了這一次的《哎呀》,華承妍更是把自己對創作的熱情發揚光大,最終把整首歌,做成了她最想要的樣貌。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告別《創造營》,華承妍做了一首獻給“手機世代”的《哎呀》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