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孫武

孫子兵法主要人物是誰

兵聖–孫武

公元前506年,吳楚大戰開始,孫武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五捷,直搗楚都,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功。他所著的《孫 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兵書,被譽為“兵經”、“兵家鼻祖”。

兒時學習積累

孫武出生在貴族家庭,優越的家庭 條件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得以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瞭解黃帝戰勝四帝的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實。那個時代,戰亂頻繁, 兼併激烈,他的祖父、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他從小也耳聞目睹了一些戰爭,這就為孫武軍事才能的培養提供了更加優越的條件。也可以說,孫武是一個幸 運兒。

歸吳結識伍子胥

當時,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孫武對這種內部鬥爭極其反感,不願參與其中。為了擺脫混亂的環境,他萌發了遠奔他鄉、另謀出路去施 展自己才能的念頭。當時,南方的吳國自壽夢稱王以來,聯晉伐楚,國勢強盛,很有新興氣象。孫武毅然離齊歸吳,結識了同樣來到吳國的伍子胥。

潛龍在淵,時機將至

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派刺客殺了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因為他是靠不正當手段才登上的王位,所以格外地禮賢下士,廣招賢才。因為伍子胥的名聲,找到了伍子胥委以重任。闔閭體恤民情,勵精圖治,吳國欣欣向榮。孫武將吳王的作為看在眼裡。覺得自己的機會即將來了。他將自己積累的知識寫作兵法,並請好友伍子胥向吳王舉薦自己。

孫武練兵,難得將才

闔閭即位三年,即公元前512年,吳國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決定向西 進兵征伐楚國,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伍子胥向闔閭提出,這樣的長途遠征,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一位深通韜略的軍事家籌劃指揮,才有取勝的把握。他向吳 王闔閭推薦了孫武,吳王答應接見孫武,看看他是否真如伍子胥所說那樣有本事。

孫武把自己撰寫的兵法13篇呈獻給吳王。吳王將這13篇 兵法一一看完,感覺兵法頭頭是道,對孫武讚口不絕。身為一國之君,他考慮的還是比較周全的,他怕孫武如果萬一是個紙上談兵的人,要是對他重用那就慘了,就 想考驗一下孫武說:“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寫得很好,使我受益不淺,但不知你是否能將這些理論運用於實戰,你可以試一下指揮隊伍嗎?”孫武回答說:“可 以”。吳王又問道:“先生打算用什麼樣的人去演練?”孫武答:“隨君王的意願,用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貴的還是低賤的,也不論是男的還是女的,都可 以。”吳王想給孫武出個難題,便派出他後宮中的美女180人,交給孫武操演。心想:如果你真能將我後宮中的美人練好了,那才是真正有本事。

孫武這麼聰明的人,當然知道吳王是故意為難他。他也決定在吳王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的才能,他隱居那麼長時間才寫出來的兵法肯定不是白寫的。於是,他就把 180名宮女分為左右兩隊,以吳王寵愛的妃子兩人擔任兩隊隊長。孫武站在指揮台上,認真宣講操練要領。他問道:“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左右手和後背 嗎?”宮女們回答:“知道。”孫武又解釋說:“向前,就是看前心所對的方向;向左,看左手方向;向右,看右手方向;向後,轉朝背的方向。聽明白了嗎?”宮 女們回答:“聽明白了。”安排就緒,孫武便擊鼓發令,然而儘管孫武三令五申,宮女們口中應答,內心卻感到新奇、好玩,她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 孫武說:“是我規定不明確,你們軍令軍法不熟悉,錯在將帥。”於是再次三令五申,擊鼓發令。宮女們仍大笑不止。孫武說:“規定不明確,軍令軍法不熟悉,是 將帥之錯;既然已反覆地說明了,仍不執行命令,那就是隊長的錯了。”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要斬兩位隊長。

吳王眼見孫武要殺掉自 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我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不要殺了她們。”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 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又重新選定了兩個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回旋,跪爬滾 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孫武派人向吳王報告:“隊伍已訓練整齊,請吳王來看看!”吳王剛失去兩個愛妃,痛心不已,不想去看。其實,這也不是孫武 的錯,誰讓他想出用自己的後宮美人給孫武做試驗品的呢?他本來只是想試一下孫武是否真的有才,能否重用他,沒想到卻因此而失了兩位愛妃。真是意外啊!雖不 高興,但也瞭解到孫武是一位既能著書立說,又能統兵作戰的人,就知道孫武是幫助自己成就霸業的難得的將才。於是,就封孫武為將軍,令他日夜練兵,準備伐 楚。

潛龍出世,誰與爭鋒

吳軍在孫武的嚴格訓練下,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年,闔閭、伍了胥和孫 武,指揮吳軍攻克了楚的屬國鍾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這時闔閭被勝利充昏了頭腦,想要長驅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縣紀南 城)。孫武認為這樣做不妥,便進言道:“楚軍是天下的一支勁旅,非舒國和鍾吾國可比。我軍已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 良機。”吳王聽從了孫武的話,感覺有道理,就下令班師。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孫武的主張,並向吳王獻策說:“我軍雖然人馬疲勞,不宜遠 徵。不過,我們也可以設法使楚人疲睏。”於是伍子胥與孫武共同商訂了一套擾楚、疲楚的計策,即組成三支勁旅,輪番襲擾楚國。在第一支軍隊襲擊時,楚國便調 集主力迎戰。但楚軍一出,孫武卻率吳軍撤退了。當楚軍剛返回時,吳國派出的第二支襲擾軍隊又開始了行動。這種車輪式的襲擊戰搞得楚國被動應付,軍隊疲憊不 堪,國力也消耗嚴重,致使一些小屬國紛紛叛離,吳國卻在襲擾中大有收穫。

公元前506年,楚國攻打蔡國,那時,蔡國已經是吳國的附屬 小國,吳國當然不會不管不問。於是,闔閭和伍子胥、孫武指揮訓練有素的3萬精兵,乘坐戰船,溯淮而上,直趨蔡國與楚國的交戰。楚軍見吳軍來勢兇猛,不得不 放棄對蔡國的圍攻,收縮部隊,調集主力,以漢水為界,加緊設防,抗擊吳軍的進攻。不料孫武突然改變了沿淮河進軍的路線,放棄戰船,改從陸路進攻,直插楚國 縱深。

伍子胥問孫武:“吳軍習於水性,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

孫武告訴他說:“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別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伍子胥很佩服他能想出這樣的高招。

就這樣,孫武在3萬精兵中選擇了強壯敏捷的3500人做先鋒,披堅執銳,輕裝疾進。等到了漢水東岸,楚軍迎擊時孫武又領兵後撤,引誘楚軍追擊,三戰三 勝。此後兩軍在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決戰,孫武用先發制人的戰術衝亂了楚軍的陣腳,然後吳王率領主力攻擊圍殲,又大獲全勝。以後孫武用半渡而擊、乘楚軍 用餐時攻擊等靈活戰術打得楚軍毫無還手之力。因為孫武的神勇指揮,從柏舉之戰到佔領楚國國都郢,吳軍只用了十天的時間,楚王倉皇而逃。孫武以3萬破楚軍 20萬,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然而,這時越國乘吳軍伐楚之機進攻吳國,秦國又出兵幫助楚國對付吳軍,這樣,闔閭又不得不引兵返吳。此後,吳又繼續伐楚,楚為免亡國,將國都由郢遷到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

公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越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不聽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 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越國。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勾踐雖然年輕,卻想出了對付吳軍的妙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 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剄於陣前。吳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軍乘機發動衝鋒,吳軍倉皇敗退,闔閭也 重傷身亡。

孫武和伍子胥整頓軍備,以輔佐夫差完成報仇雪恥大業。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踐調集軍隊從水上向吳國進發,夫差率10萬精 兵迎戰於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邊),在孫武、伍子胥的策劃下,吳軍在夜間佈置了許多詐兵,分為兩翼,高舉火把,只見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連成一片,迅速 向越軍陣地移動,殺聲震天,越軍驚恐萬狀,軍心動搖,吳軍乘勢總攻,大敗越軍,勾踐在吳軍的追擊下帶著5000名甲士跑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市東南)上的 一個小城中憑險抵抗,由於吳軍團團包圍,勾踐只得向吳屈辱求和,夫差認為勾踐既然敗在了自己手下,就不會再有什麼作為,就不聽伍子胥的勸阻,同意了勾踐的 求和要求。

公元前484年,孫武再次顯露出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輔佐吳王夫差在艾陵之戰中戰勝齊國,從而使吳國國威大振,在兩年後的黃池會盟中取代晉國成為霸主。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裡指出:“(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兵聖–孫武

結局

孫武雖然幫助吳國建立了霸業,但夫差日漸驕橫,不聽忠言信讒言。中了勾踐的“美人計”,逼死了對他最為忠心的功臣伍子胥。至於孫武后來的命運如何,至今 還不完全清楚,一種說法是,孫武輔佐吳王夫差建立霸業後,看到自己的好友都被逼死了,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為免遭殺身之禍,遂 退隱林泉,重新修改他的兵法去了;還有人說,他重返齊國,在家鄉隱居授徒。總之,他的下場還是好的。

事情不出伍子胥所料,越王勾踐屈 辱求和後,臥薪嚐膽,立志報復,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越國富足,越軍精悍。公元前482年,越軍乘吳軍主力聚集黃池與中原諸侯盟會、吳國國內兵力空虛 之際,發兵襲擊吳國,攻入吳國國都,吳國遭此劫難,便一蹶不振,由盛轉衰,延至公元前473年,正式被越國滅亡,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孫武所夢想的由 吳王統一華夏,也就成為泡影。

孫武思想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孫武被後人尊崇為“兵聖”、“兵家之祖”和“兵家之 師”,除了他戰功顯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給後世一部不朽的軍事名著――《孫子兵法》。該書有13篇,共5000餘字。但這短短的幾千字裡卻包含著一個博大 精深的理論體系和十分豐富的軍事思想內容,對中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孫武的軍事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觀 點。他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以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絡,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 這就體現了他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 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表明孫武掌握了生動活潑的辯證法。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 學道理,從而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

歷代兵學家、軍事家 無不從《孫子兵法》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 《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孫子兵法》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譯本,國際上認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書”。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都奉命攜帶一本《孫子兵法》,以便在戰場上閱讀。

《孫子兵法》不僅運用於軍事領域,還被 推廣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孫武的軍事理論與企業管理雖然活動的領域不同,但它們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市場競爭即 戰爭。日本企業家大橋武夫所著《兵法經營全書》指出:“採用中國的兵法思想指導企業經營管埋,比美國的企業管理方式更合理、更有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霍 吉茲在《企業管理》一書中指出:《孫子兵法》一書中“揭示的許多原理原則,迄今猶屬顛撲不破,仍有其運用價值”。古老的兵法在現代社會中閃耀著迷人的光 彩,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傑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