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漫威自從去年“無限傳奇”系列大獲成功之後,便開啟了他們“一年4部”的電影計劃,趁熱打鐵進一步擴張他們的電影宇宙。他們藉助Disney+流媒體平臺,將電影中沒有SOLO電影的超英角色單獨拍成劇集,此外,透過收購FOX,他們現在又手握X戰警和神奇四俠等一眾角色。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DC的超英路自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之後走得相對比較艱難。不過他們的電影在批判性上面表現得更為出色,其中也不乏《神奇女俠》這樣的票房黑馬,粉絲對他們的期待依然很高。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相信不少人會認為,當前的超級英雄熱潮已經達到了頂峰,超英聯動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並且總會有一些超英在大熒幕上經歷迭代與傳承。漫威和DC似乎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將漫畫中廣為人知的概念推上熒幕:多元宇宙。當然,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引出多元宇宙,並且這也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超英電影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漫威的多元宇宙之路

耐心和“長跑”意志是漫威最大的優點。將人物與故事慢慢地呈現給觀眾,不僅有助於長期宣傳,而且能夠給觀眾足夠長的時間來消化和理解人物變化和故事情節。

從一開始,漫威就採取的“慢熱”風格,頭4年完全是幾位核心超英的個人電影組成,到了第5年才出了第一部由幾位核心超英組團的電影《復仇者聯盟》。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更多的超英加入到漫威電影,並且經常性跨電影客串。到了漫威電影的第三階段,這種組團和客串成了常態,最終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達到高潮。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自2022年《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開始,多元宇宙即將在漫威擁有不可或缺的地位。Disney+平臺的《旺達與幻視》劇集作為該電影的前奏,很有可能在劇中某個節點出現多元宇宙的概念。另外,考慮到奇異博士和《超凡蜘蛛俠2》的電光人也加盟了荷蘭弟的《蜘蛛俠3》,因此多元宇宙在《蜘蛛俠3》中也很有可能登場。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其實,在第三階段末尾,漫威已經開啟了多元宇宙的大門。《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時間劫持”,電影借古一法師之口解釋了從主MCU分支出來的幾個宇宙是怎麼形成的,以及這種時間旅行的“規則”。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即便上面提到的這種多元宇宙跟《奇異博士:瘋狂的多元宇宙》不是一回事,《終局之戰》還是以普通觀眾能夠理解的方式將其存在的想法引入了MCU。其實,兩部《蟻人》電影中提到的量子領域隱含著某種彎曲維度的能力的說法,也播下了類似多元宇宙概念的種子。有趣的是,在《蜘蛛俠:英雄遠征》中,關於神秘客講的那個來自另一個宇宙的神秘故事,差點讓我們相信,這位來自多元宇宙的英雄,在MCU這個時間線,來拯救我們了。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漫威在前面3個階段已經探索了時空旅行,並揭示了不同維度的存在,使第4個階段的多元宇宙的故事發展顯得更加順其自然。之前有的粉絲會擔心,《終局之戰》會不會是我們有生之年看過的漫威超級英雄聯動的巔峰了,再往後就不會有這麼大範圍的聯動了。其實不然,多元宇宙的出現,會使這些關係密切的故事繼續發生,並朝著新的方向發展,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系列所影響的範圍會越來越大。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DC的多元宇宙之路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DC一直處在試圖“追趕”漫威電影宇宙的過程中,類似漫威一樣,他們也經常開啟超英之間的交叉聯動。但是漫威直到第六部電影《復仇者聯盟》才開啟完整的電影宇宙,並且確保每一部復聯電影都啟用至少5位初代超英。但是DC在自己的第二部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就啟用了蝙蝠俠、超人和神奇女俠,並且不得不介紹蝙蝠俠和神奇女俠,因為在此之前只有超人擁有SOLO電影。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因此,DC形成了先有團隊,再介紹角色,進一步開發超英SOLO的與漫威相反的策略。比如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之後才有的《神奇女俠》,《正義聯盟》之後才有的《海王》,《自殺小隊》之後才有的《猛禽小隊與哈莉奎茵》。這也培養起DC粉絲們對SOLO電影更感興趣的習慣。所以與漫威《復聯》的萬眾期待相反的是,DC最大的成功來自於對超英個人獨立專案的開發,這些獨立專案並不著眼於講更多的故事。因此,儘管多元宇宙的本質在於將更多的人和事聯絡起來,但是DC的多元宇宙計劃則是從中挖掘更有意義的獨立專案出來。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觀眾們可能想知道,像小丑、蝙蝠俠以及CW的“綠箭宇宙”專案如何與DCEU主世界聯絡起來?對此,DC有了一個很好的迴應,這個迴應解決了類似所有的問題。那就是所有的DC影視劇之間都能夠直接產生聯動。諸如埃茲拉米勒版本的巴里艾倫在格蘭特古斯汀版的《閃電俠》中的客串,又如即將上映的《閃電俠》電影中蝙蝠俠的多次迭代。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在同一個DCEU中設定多個獨立專案,比如蝙蝠與哥譚前傳系列,在這個系列中只專注於他們世界的事情,比如小丑。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問題與挑戰

儘管漫威和DC的多元宇宙引入方式都比較適合自身,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漫威雖然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敘事模式讓觀眾瞭解MCU,但是新增多元宇宙的複雜性還是可能會使觀眾難以跟上。

還有一個問題是,在觀看某部電影之前一定程度上需要了解Disney+相關劇集的內容,比如《旺達與幻視》中旺達最終會作為《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的主角之一出現。由於Disney+劇集並非在所有市場都可以上映,因此漫威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以確保只有電影的觀眾才能理解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以便像往常一樣欣賞內容。緊密的聯動使用不慎則會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此外,漫威還存在著與索尼的角色電影版權問題。索尼試圖在與漫威的合作中將他們的角色與MCU結合起來。比如邁克爾·基頓的禿鷲出現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對於這種存在版權問題的角色,多元宇宙的出現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但也有可能使這個問題更加混亂,這取決於漫威如何處理這件事。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對於DC來說,其在多元宇宙上面臨的挑戰與獨立專案上的挑戰相似。也就是說,確保每一個專案自身都有意義,不要使之陷入混亂的狀態。建立一個獨立專案時,不要考慮將他與其他專案進行捆綁,交叉聯動並不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每個專案的成敗,才不會牽連後續的專案。

不過,考慮到DC在之前的聯動專案中表現的並不是很好,如果說後期選擇多元宇宙作為故事的發展路線,那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令人擔憂的是,如果DC非要將花了很長時間的幾個獨立專案融合在一起,那麼他們會如何抉擇其中的幾個?

回顧漫威和DC電影“多元宇宙”的發展史,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總結

漫威透過多元宇宙將觀眾所喜愛的故事和角色聯絡到了一起,DC則是透過引入多元宇宙發展獨立專案,進一步擺脫相互之間的聯絡。無論如何,超英的影視劇下一個時代很大程度上是由“多元宇宙”來定義的,希望漫威和DC都能在多元宇宙中繼續領航,從而使超英型別電影能夠繼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