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一個想象中的朋友,正常嗎?小朋友憑想象說謊,5步解決

小朋友有時會提到一些“朋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動物,並能說出一些他們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時明明是寶寶自己把杯子打破了,卻說是這些“朋友”乾的……但這些朋友其實壓根兒就不存在!是孩子的假裝遊戲入戲太深,還是故意推卸責任?

電影《頭腦特工隊》裡,主人公萊莉想象出一位朋友:他有長長的象鼻子,還有貓尾巴,身體是棉花糖,動不動就往外流糖果,他甚至還可以幫助萊莉完成去月球的夢想……簡直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完美朋友”。

而這種想象不止於電影中,現實中的小朋友也大多有過“想象中的朋友”。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和華盛頓大學的斯蒂芬妮•卡爾森曾在《發展心理學》上發表論文說,65%的7歲以下孩子曾有過至少一個“幻想的朋友”。

孩子為自己假想一位朋友出來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只是每個小孩的程度不一樣而已,這跟個人的性格以及年齡有關。

孩子有一個想象中的朋友,正常嗎?小朋友憑想象說謊,5步解決

8歲以前的“專屬朋友”

“想象中的朋友”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開始萌芽。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可以產生這樣的一些幻想。稍微留心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經常自言自語,好像在和“朋友”對話。

到3~6歲時這種想象會達到一個高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挖空腦洞,極力想把一件事情解釋清楚。

6歲之後這種情況開始逐漸減少,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可以分清楚虛幻和現實了。

而8歲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一個節點,孩子到了8歲之後基本上很少會再出現這種情況。如果8歲之後的孩子還比較喜歡說謊,或者經常幻想一些東西的話,理論上來講說明他心裡有些東西是需要被填補的。這就需要家長引起重視,去探究孩子說謊的真正原因,弄清楚他到底有什麼無法達成的心願需要幻想出一個人來幫他完成。

想象建構出“自己的世界”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他們真的相信這位“朋友”的存在嗎?

童年早期階段的小朋友正處在幻想與現實之間,不一定能很明確地分辨出哪個是現實的,哪個是虛假的,他們會玩過家家,玩戲劇遊戲,假裝喂玩偶吃飯等,都是在以一種兒童很常見的思考方式建構自己的世界。

與之相伴的有時還會有一種反面行為——說謊。比如他看到水杯從桌子上掉到地上,可能會告訴你是小貓碰掉的。其實這跟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說謊是有本質區別的,他是在嘗試搭建一個橋樑,儘可能用言語把事情解釋出來,但又不知道如何解釋才好,這時就會有一個幻想去彌補他這個認知的空缺。

這其實是孩子特別有意思的一種典型思維:他能夠理解A點,也能夠理解B點,但是從A點到B點的路徑就理解不了了,這時候他就會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嘗試搭建一個橋樑。所以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對於自己想象出來的東西,其實是介於現實和虛幻之間的,感覺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

孩子有一個想象中的朋友,正常嗎?小朋友憑想象說謊,5步解決

這種“說謊”其實不是壞事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說謊”,家長沒必要太過擔心,甚至可以把這看作是一件好事。因為說謊這件事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意味著更高階的思考能力——說謊前首先要對事情現狀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然後要融入一定的邏輯,使整個事件完整且合理,這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1. 對孩子的有益刺激

首先這對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謊言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他需要在溝通時告訴你這個謊言為什麼能成立,還能夠經得住質疑。

另外這其實對孩子的情緒狀況也是一個挑戰。為什麼孩子被揭露了事實之後有“反彈”?就是因為他內心會有一個衝擊在裡面,這其實也是孩子的一個內心的挫折。

2. 家長該如何合理應對

如果家長對此總是憂心忡忡,可能反而會打壓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接納,要明白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講,這是孩子正常的一個心理梯度,要先接納然後才可以更好地處理。

但是也不必因此刻意迎合。尤其是非常不贊同父母為了哄孩子而特地在一些事情上做出過多的讓步。因為一旦給他養成這種習慣,將來長大後面對相對平等、無人避讓的社會環境會難以適應。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引導,做導航者,把握一個合理的“度”與孩子平等溝通。

“接納”不代表完全不管

我們上面說的“接納”不代表完全不管。

如果你發現孩子經常用一些說謊的方式去解釋事情,甚至已經形成習慣的話,那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干預。可以和孩子多溝通,一起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或者幫助孩子透過學習實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明白有比說謊更好的解決方案。

孩子有一個想象中的朋友,正常嗎?小朋友憑想象說謊,5步解決

小朋友憑想象說謊,5步解決!

生活中我就碰到過類似的情況。

我家弟弟Eric特別喜歡吃小餅乾,但是我們的約定是刷完牙就不能再吃了。有一次我給他刷完牙之後又去給哥哥刷,他自己就翻箱倒櫃地搜了一堆餅乾出來吃,吃得滿嘴都是餅乾碎,被當場抓包,然後他就告訴我說:“不是我乾的,餅乾自己就這麼掉下來了,我什麼都沒有做。”

很明顯Eric在撒謊,但這跟普通意義上的謊言又有區別——因為他說出的那句謊話對他而言,確實也算是對當時狀況的一種解釋。

遇到類似情況,我會透過5個步驟來處理:

1. 冷靜觀察

首先家長要“冷靜”!千萬不要一知道孩子撒謊,自己的情緒就先失控,這有可能導致誤會的產生。

然後就是觀察了。需要先觀察瞭解孩子的正常狀態是怎樣的,對比他當時的情緒,進而弄清楚他到底是故意撒謊,還是真的不懂,抑或是在開玩笑。

2. 接納情緒

比起直接的質疑,家長更需要做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孩子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本能,不管是基於認知所限分不清幻想跟現實,還是他真的到了六七歲,已經知道這件事情可能會給他帶來的後果而感到害怕,首先需要的都是情感上的接納。可以給他一個擁抱、靠近跟撫摸,都可以讓孩子的忐忑不安被安撫。

3. 闡述事實

闡述事實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長都遺漏了這個步驟。比如當時Eric偷吃了餅乾之後,我告訴他說:“你不需要撒謊,我知道你想吃餅乾,所以你搬了凳子去拿了餅乾,你可以如實地告訴我。”

家長要向孩子表明你是中立的,客觀地還原事實,讓他明白你瞭解真相,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以一種緩和的方式告訴他,其實他沒必要對你說謊,因為說謊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4. 示範理解

不知你留意過沒有,孩子的謊言如果被戳穿,很多時候第一反應是否認。這個時候家長最該做的不是指責,而是理解。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跟孩子交流之後,讓他明白雖然他撒了謊,但你是理解他的。比如對他說“媽媽知道其實你也不想故意說謊”,或者“媽媽知道你這樣說是因為你心裡面害怕或是在逃避什麼”。讓他感受到你是跟他站在一起的,他其實沒有必要對你撒謊,這很重要。

5. 提出解決方案

其實歸根結底,出現問題之後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要真的可以執行下去,並且真的可以讓事情得到更好的結果。所以與孩子充分溝通,讓他明白問題的根本所在,並充分理解之後,最終也是最重要的是能引導或幫助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這個方案不是讓孩子孤立地去執行,家長會和他站在同一戰線,給予他支援。

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研發的“陪伴式早教”,這個“陪伴”的意義不是特地放低身段去迎合,也不是單方面的激勵,而是父母跟孩子是同在一條船上的,要互相討論、溝通,一起讓這條船走得更好。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想象出一位“朋友”也好,或者為此撒了什麼謊也好,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的一點是:首先在情感上都應該明白這時候他是需要我們幫助的。而真正能夠幫助我們讓孩子明白現實跟想象之間的區別的,一定是我們願意持續迴應他,給他情感上的接納,讓他明白事實,然後告訴他更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這一切順利進行的基礎就是信任。要對孩子有充分的信任,並給他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懂得承擔責任,學習更好地面對問題,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包括面對自己的想象以及說謊這件事。

加微信13027279630,進全國父母育兒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