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書《鬼谷子》到底講了什麼?

想必《鬼谷子》這本書對於許多人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的確,相比起其他先秦古籍,《鬼谷子》的名氣可能遠不如《論語》、《莊子》、《韓非子》等書。但是在戰國時期,《鬼谷子》卻是諸國策士的必讀書目,非常受讀書人的歡迎。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其實與當時的背景有關,眾所周知,戰國是亂世,這段時期的主題已非“爭霸”而是“兼併”了。既然是“兼併”,那戰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古人有云:“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也不可能天天打仗,而且在那大爭之士裡,除了後期的秦國,誰都不能說可以舉一國之力,對抗其它六個國家,因此,“邦交”亦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而說到“邦交”我們會想到誰呢?

千古奇書《鬼谷子》到底講了什麼?

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蘇秦張儀!蘇秦自不必說了,那張儀更不得了,彼時的秦國已是超級大國,但要想舉一國之力對抗多國還是稍顯吃力,蘇秦在前遊說諸侯已經使得天下形成了合縱圍秦之勢,秦國亟需破解這一大窘境,否則他們只龜縮在函谷關以內永無東出之日,而張儀的出現讓秦國的東出大計得以實施,他憑藉自己的一條利舌,斬斷了六國合縱,為秦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舉世之功。

雖說秦昭襄王一代才是秦國疆域拓展得最為迅猛的時期,但秦惠文王時亦是不遑多讓,萬事開頭難,若無張儀的“連橫”之策,秦國的東出想必還要多花些時日,贏駟也不可能成為秦國第一位王,之後就更沒有秦昭襄王的雄圖霸業了。

也許大家會覺得奇怪,我們不是在討論《鬼谷子》到底在講什麼嗎?怎麼就扯到張儀身上了呢?

其實蘇秦和張儀兩個人的關係並不一般,他倆是貨真價實的發小同窗,而且他們的老師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奇書《鬼谷子》的作者,人們都稱呼他為“鬼谷子”,但是他真正的名字叫做王詡。那麼再結合我們上述所提到的張儀,我們大概能夠了解到《鬼谷子》這部書到底在講什麼。

不得不說,《鬼谷子》就是一部教科書,古時候的說法比較中聽,叫做“縱橫之術”,但按照今天白話的說法就有些變味了,可以說是“忽悠之術”。張儀就真的是把這門技藝修煉得爐火純青,看過《史記》或者有關電視劇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張儀詐楚”之事,當時楚國要和齊國一起攻打秦國。

千古奇書《鬼谷子》到底講了什麼?

就形勢來看,齊楚兩國算得上是六國裡邊最強的,它倆要是聯合起來打秦國,即便秦國實力比它倆任何一個都要強,同時對付兩大國聯盟還是有些吃不消。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瓦解齊楚兩國的聯盟,甚至是讓兩國反目成仇。

張儀知道楚懷王貪得無厭,如果誘以重利必然上鉤,於是他許諾秦國將歸還商餘三百里地給楚國,前提是楚國必須停止攻打秦國。

楚懷王一聽就樂壞了,權衡之下當然是送上門來的肥田更吸引人,但他根本沒有懷疑過張儀所謂需要楚使與之一同返回秦國簽訂文書之說是假的,結果張儀跟楚使剛回到秦國,張儀就假裝從馬上跌落,回家躺了幾個月,遲遲沒有簽訂文書,楚懷王非常著急,他實在是太想得到商餘三百里地了。

後來,有人向他吹耳邊風說是齊楚聯盟未斷徹底之故,楚懷王也不知是哪根筋抽了,竟然真的單方面宣佈與齊國斷交,而且還奚落了齊國一番,這就搞得齊國非常生氣,齊楚兩國的關係算是徹底跌落了低谷。

千古奇書《鬼谷子》到底講了什麼?

沒有了楚國的幫忙,齊國自是打不贏秦國,擊退了齊國軍隊以後,張儀才從病床上下來會見楚使。按說與齊國斷交能換來三百里地倒也是一樁好買賣,可是張儀在擬定的文書上卻寫道:“商餘三裡地予楚”,楚懷王得知訊息,氣得暴跳如雷,連忙發兵攻秦,可是少了齊國這一盟友,楚國也打不過秦國,最終敗北而歸。楚懷王“賠了夫人又折兵”,誰都知道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了。

在戰國的特殊背景下,《鬼谷子》一書會火不是沒有道理,雖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鬼谷子》像是一種“騙術”,但在大爭之世裡,這亦是為了出人頭地不可為而為的辦法。

因為像是兵家和法家,它們的門檻都太高了,需要有一定的天賦和運氣,某種程度上運氣還更為重要。反觀縱橫家在運氣這層面的要求就比較低,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即可達成目標。所以說戰國也是策士們的天下,這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