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2019年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誕辰1000週年。他晚年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政治運作、權力法則的史學鉅著。一千年後的我們,應該如何讀懂《資治通鑑》?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歷史學者姜鵬新近出版《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一書,集結了他近年來研讀《資治通鑑》的成果文章,其中既有大眾關注的話題,也有史學家的專業解讀,展現了作為政治家的司馬光求真求實的史學觀。

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惜墨如金的300萬言鉅著

《資治通鑑》全書300萬字,篇幅長達294卷。單從這個數字上來看,這部史學著作無疑是一部煌煌鉅著,人們也常常以為它對歷史的記載非常詳細。歷史學者姜鵬在《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一書中給出了不一樣的見解:《資治通鑑》是“惜墨如金”的。

用科學直觀的資料統計法來透視這部著作,《資治通鑑》所記述的歷史時段上起春秋戰國之際,下至宋代建立以前,縱橫1400餘年,平均下來每年的字數約2000字。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他在位54年,外服四夷,內強皇權,奠定了此後中國歷史兩千餘年的走向。這麼重要的歷史時期,《資治通鑑》也只用了6卷篇幅,平均一卷講述9年,每卷不超過兩萬字。

用兩萬字講述9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放在讀者更熟悉的近現代史的視角下或許更容易理解。姜鵬舉例,中國對日全面抗戰歷時8年,如果僅用兩萬字來記錄這場抗戰,恐怕只能簡單地羅列主要戰役、指揮將領和犧牲同胞等內容。然而,《資治通鑑》就是在兩萬字不到的篇幅裡,講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的9年統治,如此看來確實惜墨如金。“和一般著作比,皇皇300萬言當然算是鉅著,但是和它所承擔的任務和內容相比,這已經是節省到不能再節省的地步了。”姜鵬如此認為。

今天我們稱之為“二十四史”的正史,在《資治通鑑》開始編修之前已經完成了19部。這19部歷史著作加起來,字數達到1500萬左右。

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司馬光

這就是司馬光曾經描述且詬病的情況:“遷、固(司馬遷和班固)以來,文字繁多。”皇帝、宰相等高階官員是沒有充足時間閱讀這些冗長史書的,所以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目的不只是修史,還要把古往今來的歷史做一次提煉、總結,縮減篇幅,留下最精華的部分,以便以皇帝為首的國家高階管理人員有可能對它進行仔細研讀。

根據這一目的,選擇什麼樣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進入《資治通鑑》,什麼樣的可以忽略,其標準自然也就不難定義。用司馬光的原話說,就是“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它只記錄那些影響到國家興衰成敗、百姓幸福指數的人和事,沒有多餘的篇幅留給文學、藝術以及名人軼事。這也是多數學者認為《資治通鑑》不如《史記》“好讀”的原因之一。

政治家筆下“不好讀”的史書

《資治通鑑》所記載的內容,絕大多數已被之前的十幾部王朝史和其他各類史學著作敘述過。對於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歷史事件,司馬光同樣會抱著極為審慎的態度,予以重新檢查。檢查的目的,除了進一步核對歷史真實性之外,還要考慮以往的歷史敘述,對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解讀是否正確,是否真的有利於後人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稽古至治:司馬光與<資治通鑑>》一書中舉例,《史記·留侯世家》記載了非常著名的“商山四皓”的故事,四名仙風鶴骨的老人出場短短几分鐘,說了幾句話就挫敗了劉邦。司馬遷用這個故事來解釋劉邦為什麼沒有更換太子。故事異常精彩,卻未被同樣關注劉邦晚年太子之爭的《資治通鑑》採納。至於原因,司馬光說得很清楚:“祖剛猛伉厲,非畏搢紳譏議者也……若決意欲廢太子,立如意,不顧義理,以留侯之久故親信,猶雲非口舌所能爭,豈山林四叟片言遽能柅其事哉!”劉邦性格剛猛伉厲,狡猾反覆,怎麼會因四名老叟之言果斷轉變想法?那還是聽說項羽要烹煮自己的父親時,說出“幸分我一杯羹”的劉邦嘛?司馬光認為,這“不科學”。

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劉邦到底因何未換太子,《資治通鑑》也給出瞭解釋。作為一名政治家,司馬光敏銳地察覺到當時朝廷上就這一事件存在的分歧。《資治通鑑》在敘述時,特別強調大臣們對廢立太子的反對,從大臣態度的角度來解釋劉邦為什麼打消廢太子的念頭。“時大臣固爭者多,上知群臣皆不附趙王,乃止不立。”劉邦雖然粗鄙,卻也是經歷過風浪並有一定遠見的政治家,他衡量到換太子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相比之下,《資治通鑑》的敘述缺乏精彩性,卻更可信。

司馬光鮮明地表明他的史學觀:政治事件的結局應從政治思維、政治力量對比的角度予以考量,不應沉湎於精彩離奇卻不著邊際的故事。姜鵬也屢次提醒讀者,不要忽視司馬光的身份還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取向對不對可另作討論,無疑的是在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中,他是最懂政治的。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和區分《史記》與《資治通鑑》的差別,那就是“《史記》是文學家筆下的歷史,《資治通鑑》是政治家筆下的歷史”。

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資治通鑑》為何沒寫到屈原

《資治通鑑》書中無一處寫到屈原。對其不載屈原的討論,其實在這部史書問世後不久就出現了。史學界無非兩種觀點,或譏司馬光疏漏,或強調該書有不錄文人的原則。

為司馬光辯護的聲音在南宋就已出現。南宋前期學者邵博就稱: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時,謂其屬範淳夫曰:“諸史中有詩賦等,若止為文章,便可刪去。”這番取捨“當有深識”,但是姜鵬認為他沒弄明白司馬光的“深識”在哪裡。《離騷》不是空文,屈原也不是與政治絕緣的純粹文人。年輩稍後的南宋學者費袞給出了另一個解釋:“予謂三閭大夫以忠見放,然行吟恚懟形於色詞,揚己露才,班固譏其怨刺。所著《離騷》皆幽憂憤嘆之作,非一飯不忘君之誼,蓋不可以訓也。”費袞認為屈原的“愛君”並不夠,所以《資治通鑑》不予記載。

司馬光:最懂政治的歷史學家

屈原投江

姜鵬在參考前代史學家觀點和綜合史料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首先他認為司馬光沒有否認屈原的文學才能,其詩“空餘《楚辭》在,猶與日爭光”就是有力證據;另外司馬光也沒有把屈原視作和政治無關的文人。那麼屈原為何失去出現在《資治通鑑》的機會?姜鵬分析,屈原有機會出現的地方有兩處,都在第三卷。一是周赧王四年第二條:據《史記·張儀列傳》載,屈原勸楚王殺張儀,而楚王不聽。但《史記》的記載自相矛盾,《楚世家》和《屈原列傳》的記述則是張儀離去,屈原自齊國歸來,問懷王為何沒殺張儀?懷王后悔。《資治通鑑》沒選用這個情節,很可能是因為《史記》自相矛盾。屈原第二個可能的出場機會是周赧王十六年第三條:《史記·楚世家》和《史記·屈原列傳》均載,有人勸懷王勿入秦之事。但說法又不一樣,前篇說勸懷王勿入秦的是昭雎,後篇說是屈原。如果《楚世家》的史料等級優先於《屈原列傳》,那司馬光就會舍列傳而取世家。

由此可見,《資治通鑑》不載屈原事蹟,可能並非由於司馬光對屈原其人其文有何特殊看法而刻意刪削,只是史料選擇的自然結果。《史記》所載屈原兩次重要的政治參與都自相矛盾,屈原因此失去了出現在《資治通鑑》裡的機會。

當然,這也僅是姜鵬的一家之言,至於屈原為何在這部史學著作中缺失,學術界依然沒有定論。

新時報記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