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五花馬京劇是什麼歌

眉戶戲,原本叫郿鄠戲。1964年,將

郿縣

改名為

眉縣

,將

鄠縣

改名為

戶縣

後,從此就按源流地的名稱正式定名為

眉戶戲

。也有一種流傳於民間的叫法,因其曲調委婉動聽,具有令人聽之入迷的藝術魅力,被稱為

“迷胡戲”。

眉戶戲的曲調起源於周代,後來與陝西中西部的郿縣、鄠縣的山歌、秧歌、社火等相結合而形成的舞臺戲劇。多為小丑、小旦和小生扮演,以小調曲子為主。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陝西省主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眉戶戲流行地域很廣,包括陝西全省以及山西、湖北、河南、甘肅、青海等省。

眉戶戲的腔調風格,具有“繁音激楚,熱耳酸心”之美譽。

眉戶戲到今天仍保持過去套曲的特點,而且直到如今坐場曲子一直是一唱到底,很少有插白,一唱到底,這就更說明了曲子一直保持著古代套曲的遺風。

眉戶戲表現出的內容大多是以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主,唱的農家曲,說的農家事,聽著格外親切。唱詞內容深刻,人物鮮明,詼諧風趣,被人們口口相傳,充分體現了翔實生動、易記易唱的民間文學特點。

根據劇目的不同,演唱起來有時慷慨激昂、有時歡樂明快、有時如泣如訴,引人入勝,使聽眾進入迷戀之態。

《張連賣布》是眉戶戲的代表之作,

這出清末民國時期的民間小戲,演唱百年依舊被人們熱愛,不僅演遍了大半個中國還被移植到若干個不同劇種之中。是什麼魅力讓這出民間小戲產生了如此廣泛的傳播效應呢?我們接著向下看。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故事淺而意深,讓人幡然醒悟,具有民俗的教化功能。

如果問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戲曲的作用是什麼?”老人一定會說:“那當然是用來教化人的。”

“教化”

一詞出自《詩·周南·關雎序》。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也指環境影響。

敎,上所施下所效也。

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

民俗在人類個體的社會文化過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眉戶戲作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民俗文化,以優美和諧的曲調、深厚的文化底蘊教化人們要

“向真、向善、向美”。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張連賣布》中原本家底殷實的張連,嗜賭成性,屢賭屢輸,以至將家中大到田產,家禽,小到桌椅板凳全部變賣,家裡靠著妻子紡織,挖野菜度日。

妻子賢惠,家中無米下鍋,就自己帶著孩子擔水打柴,織布賣錢貼補家用。沒想到張連禁不住賭友王老八的巧言拉扯,不僅將賣布錢輸光,回到家還油嘴滑舌,百般狡辯。

妻子眼看生活無望,堅決要與張連離婚,後經鄰居王媽勸阻,張連意識到賭海無邊,發誓回頭安心務農,正經度日,夫妻倆重歸於好。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眉戶戲歷來以廣大勞苦大眾的生活、勞作、愛情、婚嫁、殯喪等方方面面為基調,以豐富的演唱材料和演唱形式,唱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唱出了普通百姓的志趣和愛好。

眉戶戲就是以這樣潛移默化的方式促使百姓注重家庭和睦,將家和萬事興、夫妻同心齊力斷金,等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念深深地植入聽眾的心中,引導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真正的做到和睦。

不僅如此,《張連賣布》還體現了人們追求夫妻恩愛,不離不棄與家人相處時懂謙讓,知忍讓,學會換位思考的理想願望。張連的妻子雖然多有抱怨,但還是為了家庭的和睦甘願吃苦受罪,張連賣布回來,妻子給他拿煙倒茶,取毛巾擦汗,由此可見妻子對丈夫是不錯的。如果不是張連好賭,這個家庭該多麼幸福。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張連賣布》帶有一定的說教性,讓聽眾逐漸形成一種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會讓人們對於錯誤的行為有敬畏之心,起到了一定的約束和規範作用。

張連賭博成癮,屢賭屢輸。從夫妻二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原本張連家中是不愁吃喝的,甚至比大部分人都富裕。不僅擁有良田十畝、菜地、沙地、棗園、場院。還有家禽牛、馬、雞、狗、貓等等。可惜全都被他輸光。讓妻兒跟著餓肚子,也不知悔改,直到妻子以死相逼才幡然醒悟。作者將種種危害融入唱詞當中,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反覆觀賞時,給聽眾的心理產生一種警示和告誡作用。

正所謂:且聽一曲眼前歌,坐中掩面人淚多!熱淚沾襟,使人判明善惡。扣人心絃,意味深長地透過其藝術形象所揭示的矛盾衝突,引導和鼓舞人們抑惡揚善。從而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給人以堅強的毅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的藝術效果,不正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望的嗎?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眉戶戲作為當地的一種民間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潛移默化的給人們傳遞各種知識。

《張連賣布》這出生動的小戲中,把各種自然、旅遊、農耕、民俗等常識融入到曲目中。以娛樂的方式傳授給人們,使人們在耳濡目染間獲取知識,使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清末民國時期生活在隴中地區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美食:

甑糕、扁食肉疙瘩、八寶甜盤子,韭黃清湯氽丸子、白麵油花牛蹄子、鍋盔、羊肉臊子、臊子面、澇糟打雞蛋、四大四小四拼盤、十三花、火鍋子、燒肘子、氽丸子、豬蹄蹄 、攪團等等,是不是非常熟悉呢?原來許多我們現在日常都可以吃到的東西,在清末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農耕

張連家原來種有棗兒園,上結棗兒下種田,不僅自己吃,還可以送人,剩下的擔去街上賣錢,賺錢能贏幾串串,莊稼能收幾十石。小麥種了十畝地,一畝能打一石多糧食。二畝靠沙灘地,不僅可以種西瓜還可以種冬瓜、南瓜、葫蘆瓜。

房背後還有一塊場,四面打的攔馬牆,用來揚麥子。墳園裡松樹長了一大片,柏樹長得高過山,砍掉可以蓋瓦房幾十間。

還有一片長勢很好的菜地,正月的菠菜滿地青,二月閃上個羊角蔥,三月韭菜擔上賣,四月的萵筍拿稱稱,五月的黃瓜搭起架,六月的鬍子一張弓,七月的茄子象個鐘,八月芫荽綠個茵茵,九月的白菜嫩生生,十月的蘿蔔吃一冬。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生活用品:

長桌子、立櫃子、油漆板凳、樟木大箱子、玻璃鏡子、鞋拔子、刀鞘子、大帽子、臉盆架子、粉盒子、石磨子、屏風隔子、床帳、轆轆繩骨篤玲、福祿壽三星、時辰表自鳴鐘、一對碌瀆燈。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旅遊:

他們不僅逛遍了周邊縣區,還去了亮寶樓、鐘樓、城隍廟、華山、長安八景等等。我們重點了解一下什麼是長安八景?

長安八景即:華嶽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張連賣布》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演唱的方式,把一些自然常識和文化常識潛移默化地教給人們,給長期生活在閉塞環境中的人們傳遞了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和農事知識,有利於促進通渭農耕知識的的傳播。

戲曲以趣味性和悅耳動聽的音樂,讓人們可以輕鬆容易地記住了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眉戶戲以小、俗、淺、近、喜、真等特徵,使其可以在民間傳承百年,成為經典。

四姐(唱):你把咱打撈池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不養魚光養蛤蟆。

四姐(唱):白楊樹我問你賣錢做了啥,張連(唱):我嫌它長得高不求結啥。

四姐(唱):蘆公雞我問你賣錢做了啥,張連(唱):我嫌它不叫鳴是個啞巴。

四姐(唱):牛籠嘴我問你賣錢做了啥,張連(唱):又沒牛又沒馬給你帶呀。

四姐(唱):五花馬我問你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性情瞎愛踢娃娃。

四姐(唱):你把咱大狸貓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吃老鼠不吃尾巴。

四姐(唱):你把咱獅子狗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不咬賊光咬娃娃。

四姐(唱):你把咱做飯鍋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打攪團愛起疙瘩。

四姐(唱):你把咱大風箱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煽起火來嘀哩啪啦。

四姐(唱):你把咱小板凳賣錢做啥,張連(唱):我嫌它坐著低不如蹲下。

這一段是《張連賣布》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作者巧妙的構思了一場由一男一女、一醜一旦、一問一答的家庭詰問和答對的精彩詭辯。使得這齣劇目詼諧逗趣,妙趣橫生,形象生動,又能反映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含義。

開始我們就瞭解到,眉戶戲是以小調曲子為主,內容大多是以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主。以“喜劇”的形式傳遞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念,唱的農家曲,說的農家事,唱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唱出了普通百姓的志趣和愛好。所以具有小、俗、淺、近、喜、真等特點。

《張連賣布》唱農家曲,說農家事,演出了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

《張連賣布》最有魅力的地方是用隴中當地方言來演唱。這也就形成了當地人對家鄉或本地的方言土語演唱的特有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

如果在演唱《張連賣布》時,將小戲中的方言土語替換為普通話,那其演唱風格及特色就會大打折扣,聽眾也會覺得厭煩和排斥。

據《隴西縣誌》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青海羌人流入內地,至漢代,隴西縣內即有羌族居住。多民族雜居、融合的歷史,在這期間多民族的民間音樂相互影響,使得隴西的民間音樂中具有了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成份,並使得《張連賣布》具有了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羽調式的調式型別特徵。

《張連賣布》這樣的草根藝術,所唱的都是人們日常所熟悉,關心和理解的事物。它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符合人們的欣賞習慣。劇目中的人

不迴避苦難和煩惱,知錯就改,笑看人生,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可以明白許多道理。這樣一出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的民間小戲,你真的不想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