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被諸葛亮冤殺的人才有多少如果不死,足以統一三國?

諸葛亮自從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肝腦塗地,精忠報國,為蜀國的建立發展及其民生方面都做出了最大的貢獻,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在隆中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規劃,先從劉表那裡接管荊州,然後佔領益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實現了三國鼎立這樣的局面,再徐圖天下,最終達到光復漢室的目的。諸葛亮認為:

孫權已經佔據江東,也已經營了三朝,國家穩固,老百姓服從,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了委用,這個角落只可以作為聯盟,而不能樹為敵人。江東,大致就是江蘇浙江安徽一帶,地理條件極為豐富,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無論諸葛亮還是郭嘉魯肅,他們在為各自的主所做的戰略構想中,荊州都是他們決意要奪取的必爭之地,而諸葛亮斷言劉表守不住荊州。後來的歷史證明,荊州的拉鋸式的爭奪,徹底改變了當時中國的狀態,在那場爭奪戰中,上演了一幕幕刀光劍影,智慧和算計交織的活劇,也是三國鼎立的前奏,實踐了諸葛亮的一切預言。

決定三國鼎立的最最重要的關鍵和轉折點,就是赤壁之戰,諸葛亮憑藉過人的才能,把左右搖擺的孫權爭取到了統一戰線這邊。外部,孫劉兩家和曹操對決,火燒戰船,赤壁鏖兵;聯軍內部,諸葛亮和周瑜的鬥智鬥勇,互相利用,互相猜疑,在草船借箭,七星壇祭風,苦肉計,蔣幹盜書,連環計等等,無不表現了諸葛亮的大智大勇,超凡脫俗的智慧。

在征服西蜀劉璋,鞏固國內外穩定,以至於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七擒孟獲等一系列戰役中,諸葛亮奉獻了畢生心血。

但是,即使諸葛亮如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工作,還是有人對他有不敬之詞,非議的主要就是諸葛亮的殺人,我們看看究竟為什麼殺人,殺了誰?

三國中,被諸葛亮冤殺的人才有多少如果不死,足以統一三國?

第一個是劉封,他是劉備的養子,劉封的個人能力非常優秀,跟劉備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劉備對他曾寄予厚望,一度考慮將帝位傳給他,諸葛亮認為,皇位只能傳給長子阿斗,不能傳給義子。諸葛亮擔心劉禪一旦即位,劉封就可能成為劉禪的一個威脅了。於是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找藉口處死了他。

第二個人是孟達,孟達的原來是曹操的部下,後來叛變投劉,武藝不錯,但是諸葛亮不喜歡這個叛將。一次孟達的部隊襲佔了房陵,沒想到原守房陵的太守是諸葛亮親戚,孟達當時就把太守殺死。導致孟達死因的還有諸葛亮認為的怕這個人反覆無常,為根絕後患,諸葛亮誘導策反孟達,借司馬懿之手除掉了孟達。

第三個人是李嚴,劉備賦予李嚴和諸葛亮一樣的大權,因為倆人的性格和觀念,致使諸葛亮和李嚴矛盾不可調和,諸葛亮擔心這個人會如同孟達投敵叛國,威脅的蜀國安全,所以諸葛亮以單誤糧草淄重,對其割職,貶為庶民,流放他地,清除了危害國家的重臣。

另一個人是魏延,這個人武藝高強,作戰也很勇敢的,但是他的性格乖張,內心狂妄,野心勃勃,表面忠直,背地準備謀反。諸葛亮生前沒有機會解決,留下他對蜀國是一個危險,後患無窮。所以諸葛亮臨終前託付馬岱,一定要剷除魏延。諸葛亮死後,魏延撕掉偽善面具,公然對抗朝廷,其意妄圖取代劉禪稱帝。於是在楊儀和馬岱的配合下,除掉了魏延。

還有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就是馬謖,因他沒能按照諸葛亮的意圖,守住街亭,被諸葛亮以軍法從事。

諸葛亮為了國家,力挽狂瀾,有人認為,如果諸葛亮對這幾個免除懲罰,或對統一江山有作為。這都是對歷史模糊不清的妄議,諸葛亮的千古功績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