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我們可以替袁紹拿個主意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的一個重要的轉折之戰。至少,在《三國演義》裡非常重要 。《三國演義》本身是不注重戰爭過程的,而是更注重 戰前、戰中的謀略、策略等,各路人馬鬥智鬥力,好看煞人。

《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我們可以替袁紹拿個主意

官渡之戰是什麼?

官渡之戰發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袁紹兵多將廣,曹操則不足袁紹病例的一半。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袁紹的辦法是仗著人多,直接決戰。

這個過程是,雙方挑釁(袁紹先挑釁)、對峙相持、奇襲。

結果是,袁紹一敗塗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都湧現出大量的人才,獻計獻策。以曹操方面來說,全靠三個人為曹操扭轉困局——荀彧、荀攸、許攸。

1.黎陽相持戰,本想還兵。

荀攸獻計:

“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

曹操依計行事,大破袁軍,斬殺顏良。

2.官渡相持戰,勝負難分,曹操無糧。

袁紹不聽謀士許攸的話,許攸轉身投奔曹操。許攸獻計:

奇襲烏巢,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

3.戰爭過程中,曹操多次動搖,想要放棄。

荀彧回信給曹操:

“在戰爭雙方都疲憊不堪時,誰後退誰被動,誰放棄誰滅亡。戰機就在這時出現。”

曹操尋回信心,繼續堅持。一舉戰勝。

同樣的,袁紹那邊,能人也不少,但袁紹基本不聽。所以袁紹謀士的獻計獻策我們就不說,直接替袁紹拿主意。

《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我們可以替袁紹拿個主意

曹操塑像

01 替袁紹拿個主意

《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我們可以替袁紹拿個主意

曹操打呂布時,袁紹完全可以傾其全力直襲許都,則曹操沒了根據地,奉天子以討不庭的戰略完全失去效用。

袁紹死活不肯!

曹操打劉備的時候,袁紹還是完全可以傾其全力直襲許都。

袁紹就是不肯。

呂布已亡,劉備新敗。袁紹睡醒了,啊哈,老子要揍曹操。然後傾其全力,陳兵官渡。這其實也還行,全軍向前,抵抗曹操主力,派輕騎兵直搗許都,曹操一樣很難抵抗。

袁紹還是不肯。

哼,老子這麼多人,還用得著玩兵法?唾沫都把你淹死。

結果,在官渡之戰,被曹操打得滿地找牙。這也就是為什麼田豐料定了袁紹必敗的原因。因為袁紹誰的都不聽,自高自大,不作死不罷休。

兵法本來就是詭道,以取勝為目的。當年漢高祖跟項羽約定,不打了,以鴻溝為界,罷兵分天下吧。漢高祖說,好。

項羽剛轉過身,張良說,揍他。劉邦說,揍。

然後一戰打得項羽再難有起色。

沒人說漢高祖不道義,照樣當皇帝。

如果沒張良,漢高祖能不能勝,說不準。

曹操在官渡的心思,跟漢高祖差不多,其實不敢上。但曹操有荀彧,荀彧非常有戰略眼光,力勸曹操堅持住,揍!

所以,《三國演義》我們看,

關鍵的地方總有關鍵的棋子,一個先著爭不到,滿盤皆輸。

所以這就需要人才。

02 人才很重要,袁哥要注意

袁紹也是個多疑的人,曹操更加多疑。但是,曹操有疑惑,曹操的謀士,堂堂正正的站出來,出謀劃策,堅定決心,曹操善加採納。袁紹則不,你們愛說就說,不說逼著你說,說了反正不聽。沮授為他解疑,他拿不定主意,許攸再給他剖析,他更加迷茫。

反正,你說任你說,老子就不聽。

多疑是個好事情,但是能懷疑,還要能信任。不能只有懷疑,沒有信任。

曹操就是例子,荀彧給曹操寫信,曹操看完,半信半疑,拿不定主意。但是他一見審配罪許攸之書,立即明白荀彧所說不虛。許攸投奔曹操,曹操懷疑他使詐,但一聽郭圖誣陷張合的話,立馬打定主意,相信了許攸。

袁紹呢?

前面一堆伏筆,一戰白馬,他猶猶豫豫,顏良被斬,再戰延津,他還是猶猶豫豫,文丑被殺。三戰官渡,乾脆把七十萬大軍全部斷送。

真他孃的豪爽!

用兵之時,糧草最為重要。漢高祖得天下後,論功行賞,說參謀長蕭何的功勞最大。因為他保證了一切實施戰略戰術所需要的兵員糧草等問題。

能供應糧草是自己本事。搞掉別人的糧草,也是本事。所以,《三國演義》寫了無數劫糧、棄糧、燒糧的故事。凡是以少勝多的戰例,多數與糧草有關。許攸乾的就是這個事,所以他在官渡之戰中很重要。

用人的方法,在政治中是個難題。當年英布求見漢高祖,漢高祖光著腳丫子在床上盤腿一坐,愛答不理,因為英布這個人秉性傲慢,所以,劉邦要給他點下馬威,否則以後領導不住。許攸見曹操,腳丫子是光著了,但是跑去迎接的,這是為了讓新來者心悅。

方法雖然不用,但是能用人都是相同的。

《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我們可以替袁紹拿個主意

而且,

最重要的是他們明白什麼性格的人用什麼方法對待。

漢光武帝焚燒密信,是為了安定人心,只不過,他是在大勝之後,安定人心;曹操焚燒書信,也是為了讓眾人安心,只不過,他是在大勝之前安眾心。漢光武是肚量,曹操是權謀。事情雖然相同,但用心不同。

03 用兵講虛實,袁哥要讀兵書哈

比如,袁紹有七十萬大軍,分兵襲擊許昌,力所能及。曹操兵少,分兵襲鄴郡,並取黎陽,那不可能。但這並不是給曹操獻計的荀攸傻,只不過是許攸獻計,準備以實力破曹操,要暗地裡進行;荀攸獻計,則是以虛嚇袁紹,故意讓袁少知道,心中猶疑。

用兵之道,虛虛實實,需要臨陣應變。不能因為曹操的實力不足,便認為荀攸的計策沒用。

袁紹的可憐,很像項羽,只有一個沮授,卻不能用。這兩個人也難得,范增跟著項羽,沮授跟著袁紹,怎麼著也不離開。

主意雖然簡單,但要做到,往往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