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禪詩,是千年詩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少人看來,禪詩指的是詩僧們的作品,但事實上,很多俗家詩人寫的充滿禪意的作品,也可稱為禪詩。

在唐代詩壇,禪詩寫得最好的是詩佛王維。王維的山水詩裡,往往充滿著禪意,這主要是因為他的悟性極高,對佛法有很深的理解。除了王維愛寫禪詩外,還有一些詩人雖沒有那麼強的佛性,但偶有所感時也能寫出頗為驚豔的禪詩,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位唐代大詩人李涉。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李涉生於洛陽,年少有才,卻命途多舛。中年被貶時,曾流放至南方。這段時間,他心中愁悶得很。一天,在遊覽寺廟時,遇到了一位高僧。和對方聊了幾句後,便悟出本期要說的這首千古名作。此詩雖是李涉一時詩興大發所作,但最後7個字很多人當成人生至理,掛在書房。讓我們來看一看:

《題鶴林寺僧舍》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一看詩題大家就知道,這是一首題壁詩,當時李涉把這首詩寫在了寺廟的牆上。詩寫得是很有水平,通篇明白如話,卻發人深省,千百年來一直為後世所推崇。

詩的前兩句,寫自己登山時的苦悶。最近經常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每天在醉夢間,突然發現春將逝,心中還是有些許不捨,於是便登山來踏春。雖然這兩句看上去很簡單,但詩人用筆是很精準的。前面用“昏昏”,所以後來才用一個“忽”字,前後呼應,寫出了自己當時的狀態。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詩的後兩句,就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了。在竹院遇到高僧,聊了許久後,終於被他的話所開解,得出了“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慨。現在很多人喜歡經常把這最後7個字掛在嘴邊,形容在紛煩的俗事中獲得片刻的清靜,但不少人卻並不知“浮生”是什麼。

其實“浮生”二字出自《莊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原話是“其生若浮”。意思是人生於世,就像浮萍漂浮在水面一樣,這體現的其實是一種無定、虛妄的人生觀。很多人看到後面的“閒”字,以為浮生應該和“閒”意思相反,應該指的是忙碌的人生,這種理解是不對的。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理解了這些,其實我們可以看出“偷得浮生半日閒”這句詩,原意上也並不是十分向上和正面,但卻充滿了禪意。之所以會為後世所推崇,是因為它說中了大家在忙碌中希望得到寧靜的心情。

本來李涉這句詩是沒有後一句的,傳到了清朝後,文人瞿士雅又寫了首《九日宴集懋社十首。其二》,引用了這句詩。而且還在後面加了一句,他寫道“偷得浮生半日閒,登高何必上龍山”。這後面的7個字,其實也很經典。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我們希望能忙中得閒,於是一有時間便希望像李涉當年一樣,找個地方讓自己放空。我們想登高望遠、想驅車遠行,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卻往往身不由己,沒有那麼多時間在百忙中得閒。而瞿士雅這“登高何必上龍山”,其實就告訴我們心中的“閒”才是最重要的,而去哪裡是其次。若是心中無法放下紛擾心事,走得再遠,也悟不透這個“閒”字。若是放下了,哪怕是午後喝一杯茶,聽一首曲,也會覺得心閒了下來。所以,“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重點在心,而不是在行至何方。

李涉在1000多年前,悟出了這個千古名句。多年後,清代文人用自己的感悟,給它續上了後半句,讓它的意思更加完整,這其實就是詩意的傳承。最後,筆者送上王維的《鳥鳴澗》給大家: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大詩人經高僧開解後,悟出這首千古名作,最後7字很多人掛在書房

王維這首詩,小學時就讀過。那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在寫景之前,王維在一開篇就加上“人閒”二字?人到中年才明白,唯有心中懂閒之人,才能在後面的普通春景中體會到那份幽靜之美。希望大家在讀完此文後,能瞭解什麼是“浮生”,以及如何獲得心中真正的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