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接納”的含義嗎?

你真的瞭解“接納”的含義嗎?

(圖片來自網路)

專注當下,

就是

保持覺知,接納如是狀態。

上一篇已經分享了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保持覺知

這一篇我們再來分享下“接納如是狀態”是什麼意思

對於“接納如是狀態”這句話

一般會有兩個誤解

第一個誤解是:

以為“接納”就是“去接納”,

就是要求或者勸說自己去接受。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總是勸說自己去接納這個接納那個

你只會掉入頭腦的陷阱裡

你用一個思想去勸說另一個思想

這樣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或許當下你覺得好像還有點用

但是時間一長,

你會發現

問題本質上其實並沒有解決,

只是轉移了而已

真正的接納不是讓自己“去接納”

而是讓自己“成為接納”

接納是伴隨著覺知一起發生的

或者說接納就是純粹的覺知

純粹的覺知就是接納

怎麼來理解呢?

比如,首先你會有第一層覺知,

覺知到外在的事物,或者身體的酸、痛、麻、熱、冷等感受,

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純粹的覺知,接納如是狀態。

我們只是客觀地接收資訊,客觀的體驗,不帶任何好壞評判。

這就是與第一層覺知匹配的第一層的接納。

但是,除非你是聖人,否則一般人是做不到完全不帶評判的。

普遍的情況是,

覺知到的剎那我們就會開始在內心評判並進而生起某種情緒,

比如開心、不開心,或者平和甚至無感。

如果你的覺知力還可以,

那麼你就會覺知到自己內在的思想和情緒,

同樣的,保持純粹的覺知,接納如是狀態。

既然念頭已起,既然評判已生,情緒已在,這些都已經發生了,

接納它,與它同在,只是保持覺察。

這就是和第二層覺知匹配的第二層的接納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可能也很難,

當他發現自己生起不好的情緒時,可能馬上就會開始自我譴責:

“說好的修心呢?怎麼這麼容易就又冒情緒了?怎麼這麼沒用呢?”等等。

如果你的覺知力足夠好,

覺知到了自己這些念頭,

那麼一樣的,保持純粹的覺知,接納如是狀態,

看到自己的自我否定,看到自己的各種思想念頭,接納它,與它同在。

這就是和第三層覺知相匹配的第三層接納

真正的接納就是保持純粹的覺知

如實地去體驗去經歷當下已經發生的事

完全的臣服不抗拒

因為當下已經發生的事不可改變

包括接納“不接納的自己”

接納“抗拒的自己”

這樣的接納是了知生命實相的主動的接納

是帶著覺知的有意識的接納

而不是被動的接納

被動的接納會讓人變的消沉

變的失去活力

比如一個人長期忍受某種病痛或者虐待折磨,

一開始還反抗,

但是後來發現沒用就慢慢地只能被動的接受現實,

這樣的接納其實不是接納

而是一種無奈的妥協和忍耐

在這樣的妥協和忍耐裡是沒有覺知的,

只有麻木

對自身痛苦的麻木

對生命的麻木

下面再來說說第二個誤解,

很多人覺得

接納如是狀態就是意味著認命

意味著妥協

意味著沒有作為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如前面所說,

真正的接納是帶著覺知和意識的主動的接納,

他接納臣服的是當下已經發生的事,

但是,

這並不代表他就會放棄當下一刻的行為選擇

恰恰相反

正因為他能保持覺知,

能接納一切的如是存在

對已發生的事

他的內心不會有抗拒,

不會有強烈的抵制情緒

更不會被情緒所控制

所以他可以更加清醒冷靜的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選擇。

成為接納

就是

覺知並體驗一切如是存在

不抗拒

專注於做自己當下能做的

創造自己想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