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臨潼一直以火紅的石榴和霸氣的秦始皇而聞名,巧的是,秦始皇陵上封土也長著許多石榴樹,傳聞地宮內有巨量水銀,那麼地面上的石榴是否會受到汙染,秦始皇的石榴,等到成熟時節,還能放心大膽地吃嗎?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最早對於秦始皇陵豪華的地下宮殿,極盡描述之能的是西漢的司馬遷,他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這樣寫道:

試想,在秦始皇營建的地下王國之中,以水銀模擬的百川江河大海徐徐流動、閃閃發光,象徵著帝國疆域中的所有水系,且與頂部的天文奇觀所遙相呼應,這該是多麼壯麗的一幅景緻啊!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但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是否真如司馬遷所描述的那樣?這個問題,其實未必得等到秦陵地宮開啟之際才能真相大白。為了驗證秦陵地宮水銀的問題,考古學家們在不發掘的情況下,採用了一種地球化學探礦的方法,做了地宮附近的汞量測量工作。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在125900平方米的秦始皇陵封土中,的確存在著一個範圍約12000平方米的強汞異常區,在排除了汞於此地自然界富集的情況外,初步驗證了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說法:地宮之內,水銀真多!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但是,有沒有可能多到能夠彙集成江河大海的程度呢?這又需要多少水銀才能完成如此壯舉。根據秦陵考古物探利用重力定量反演結果看,秦陵地宮的開挖範圍東西長約170米,南北寬約145米,深約30米,經過推算得出地宮水銀儲量多達百噸之巨!

眾所周知,水銀有著極強的揮發性,且有劇毒,比如在唐·段成式的《酉陽雜組》中就提到:“青氣上騰,望之入陶煙,飛鳥過之輒墜死。”如果地宮內有百噸水銀的話,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整個秦陵封土堆就是一個不斷擴散的毒氣彈?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沒錯,經過勘測發現,整個封土堆的東南部汞異常最強,而西北側最弱,此外對土壤和大氣中的汞測量也顯示,封土中的汞,主要是吸附態低溫汞——即的的確確是來自地宮深處的外來汞,有可能地宮中以水銀造就的百川江河大海,至今還尚未乾涸!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毫無疑問,墓中的汞含量絕對是超標的,那麼它是否會對地表的人類或者植物有影響呢?尤其是臨潼當地最負盛名的土特產——石榴,它究竟還能不能吃了?關於這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有學者還真的特意做過實驗。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實驗證明,秦始皇陵封土堆上所有采集土樣中的汞含量在40。6-2240ng/g(千重)範圍之內,平均值為287。4ng/g(千重),其中最大值2204ng/g(千重)遠遠超過中國土樣環境質量標準值(1500ng/g),高出陵園周圍土壤汞含量40倍左右。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那麼,在這種汞含量如此之高的陵園封土長出的石榴樹、結出的果子又是什麼情況呢?透過對於石榴樣品的果肉和果皮進行汞測量,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結論:

①石榴果肉中的汞含量總是低於果皮;

②儘管陵園中心區域石榴樣本中汞含量是其他地方石榴樣本總汞含量的2倍,但果肉內汞含量仍在0。1—0。5ng/g範圍之內;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簡而言之,如果你去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參觀,發現了成熟的大石榴,想吃的時候不用猶豫,畢竟中國國家食品標準機構所允許的最大汞含量是20ng/g。

考古:地宮下水銀成河、陵園上石榴火紅,秦始皇的石榴還能吃嗎?

當然,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秦始皇會不會對你有意見,畢竟他的口頭禪可是非常霸氣:“額滴、額滴、都是額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