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字到有字,唐僧取的真經為何獨少了這本,藏有玄機!

從無字到有字,唐僧取的真經為何獨少了這本,藏有玄機!

一路路艱辛苦險,一番番春秋冬夏,唐僧取經團隊終於來到了西天靈山雷音寺。

本想著能鬆懈下,誰曾想還有一個比取經路上還要大的考驗,在等待著他們。

如來佛祖身邊的兩個大紅人阿儺、迦葉索要人事無果,便將無字真經給了唐僧取經團隊。

拿著無字真經,謝了如來,唐僧沒有因為取得了真經,即將成佛了就心高氣傲!

他依然一幅謙虛的老姿態:平時見廟燒香,見塔掃搭……靈山之上,唐僧仍然逢佛祖拜兩拜,見一尊菩薩也躬身拜兩下……

從無字到有字,唐僧取的真經為何獨少了這本,藏有玄機!

佛間自有公道!燃燈古佛就看不下去,笑著自言自語:東土僧人愚迷,不識無字真經,這樣回去豈不是枉費這場艱難跋涉……

然後古佛問:座邊誰在?白雄尊者自告奮勇!

“源易緣”注意到,在《封神演義》裡,燃燈道人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曾多次出面相助西周大軍和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任。

相傳,白雄尊者是燃燈上古佛的坐下弟子,也是佛前的勇士。

《西遊記》原著寫道,奉燃燈古佛的命令,白雄尊者自駕風霧,只見香風滾滾,滾離雷音寺。聽到從半空中伸出一隻手來,將經包扯碎,拋落在下空。

唐僧師徒愛經如命,看到取到的經都是空本無本後,再次來到如來佛祖前訴苦。

如來佛祖也不生氣,笑道:他兩個索要人事我是知道的,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空取。你們空手來取,所以傳了白本。

緊接著,如來還舉了個例子:昔日,在舍衛國趙長者家中,眾比丘僧只是與他誦讀了一遍,保他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

就是這樣,佛祖還是覺得賣得的便宜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後來,如來佛祖特意交待兩侍者: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選幾卷,回來報數。

從無字到有字,唐僧取的真經為何獨少了這本,藏有玄機!

“源易緣”留心發現,如來佛祖的三藏經,分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35部,總共有15144卷。

從唐僧取經團隊,取到無字白本到有字真經的經文目錄上,少了一本《大光明經》,而多出來一本《金光明品經》。

在《西遊記》原著的資料上寫著,《大光明經》共有300卷,唐僧取經團隊,共取回的《金光明品經》是50卷。

細心的讀者,如將“藏經閣”的經卷名目上對比的話,會發現35部經卷裡,壓根兒就沒有《金光明品經》。

如來佛祖特意交待阿儺、迦葉每部經卷中都要撿幾本,兩尊者卻沒有選《大光明經》,其中的深意何在?

一、白本無字真經並非假經

有人認為,如來佛祖和兩尊者太愛錢財,不給人事就傳了假經!其實,如果我兩來看下燃燈古佛和如來佛祖的話,就會發現:無字真經,並非假經!

因此,燃燃古佛說:“東土眾僧,不識無字真經!”這便如神奧複雜的無字《天書》,平常人看他無字,其實奧妙深藏其中。

二、兩真經名字叫法不同

“源易緣”查閱資料看到,《金光明品經》並未有其名。只有一部與此相通的《金光明經》。《金光明經》與《妙法蓮華經》、《護國仁王經》同為鎮護國家之三部經。

從無字到有字,唐僧取的真經為何獨少了這本,藏有玄機!

誦唸此經,即可得四大天王保護 ,使一切世間有情安穩康樂。

而《大光明經》,則是玄奘在唐太宗貞觀19年(公元645年)初從印度取回的其中一部真經。

三、作者有意改真經名字

如來佛祖,第二次交待阿儺、迦葉撿選真經時,二尊者仍然向唐僧索要人事。唐僧將紫金缽盂奉上後,並表示,回到東土大唐定奏唐王,還有重謝!阿儺接後,微微而笑,只拿著缽盂不放。

一旁看樓的力士,管香積的皰丁、看閣的尊者,卻一個個笑道:索取取經的人事,不羞!不羞!

作者吳承恩老師,或許覺得佛對門聖地,也索錢財來鋪點一事看不慣,不配有《大光明經》,就有意將此經,改名為《金光明品經》。

吳老師此舉告訴讀者,何謂真經?不畏艱險,天下為公:此心光明!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