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歸計,指謀地告老歸鄉

初階學習部分:

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隱公是其父魯惠公的繼室所生,照規矩是不能繼承君位。可是,魯惠公死的時候,有資格繼承君位的桓公(名允,魯隱公之弟)年齡尚小,因此,只得立隱公為太子即位,讓他當了國君。

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是魯隱公執政的第11個年頭,也是他執政的最後一年。魯國大夫羽父(公子揮) 向隱公請求殺子允 (即後來的魯桓公),想以此謀求太宰的官職。隱公不肯,說:“因為他過去年少的緣故,所以我才代為攝政,如今他已長大成人,我將把國政之們交還給子允,而我自己則要到菟裘之地退隱。”

聽了隱公的話,羽父感到很害怕,反過來又在桓公面前誣陷隱公,請求桓公殺掉隱公。這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羽父派人刺殺了隱公。隱公的退身之計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成為泡影了。

後用此典指謀地告老歸鄉。

菟裘歸計,指謀地告老歸鄉

------------------------------------分割線,以下是進階部分---------------------------------

典故的來源:

《左傳· 隱公十一年》:“羽父請殺桓公,以求大宰。公曰:“為其少故也,吾將授之矣。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史記·魯周公世家》:“十一年冬,公子揮諂謂隱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請為君殺子允,君以我為相。’隱公曰:‘有先君命。吾為允少,故攝代。今允長矣,吾方營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

菟裘歸計,指謀地告老歸鄉

典故的用法示例:

【覓菟裘】宋 蘇軾《和子由韓太祝送遊太山》:“聞道錦江思濯錦,便須到處覓菟裘。”

【菟裘計】金 段成己《滿江紅 新春用遁庵韻》:“菟裘計,何時有? 林下約,床頭酒。”

【菟裘無恙】宋·范成大《三登樂·路轉橫塘》:“問菟裘無恙否? 天教重到。木落霧收,故山更好。”

【菟裘歸計】元·耶律楚材《過燕京和陳秀玉韻》:“自料荒疏成棄物,菟裘歸計乞封留。”

【菟裘】宋 蘇軾 《 浣溪沙 自適》:傾蓋相逢勝白頭。故山空復夢松楸。此心安處是菟裘。

【謀菟裘】清 唐孫華《閒居寫懷》詩之九:“諒無郗嘉賓,為我謀菟裘。”

【老計菟裘】元 白樸《水龍吟》:“老計菟裘,故應來就,林泉佳遁。”

菟裘歸計,指謀地告老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