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此朝本能堅持五百年,只因一“外來人種”進來,三百年便滅亡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雖然備受爭議,但是不可否認它的前期是鼎盛的,能夠在中央集權的制度下生存300年的王朝很少,清朝就是其中一個。

中國此朝本能堅持五百年,只因一“外來人種”進來,三百年便滅亡

早在乾隆時期,雖然中國的農業經濟達到了頂峰,但是卻掩蓋不了衰敗的事實,鼎盛的背後掩蓋的是一個制度腐朽的王朝。清朝為何會覆滅,在中國人的眼裡大概就是西方的入侵所導致的,的確,清朝是被西方用蠻橫的方式轟開了大門,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就算沒有西方的干擾,清朝也必定無法長久。

滅掉大清的是洋人,是白色人種,正是因為這類人群的侵入,才導致大清滅亡,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如果不是洋人用大炮轟開了清朝國門,或許大清還能存活到今天,即使沒有康乾盛世那般鼎盛,但也能勉強過得下去。

能讓一個鼎盛王朝快速走向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腐敗,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可以抵抗住腐敗的侵入,再強的律法也不行,因為你面對的不是一些官員,而是一群無休止貪慾的人,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最多隻有更多。

中國此朝本能堅持五百年,只因一“外來人種”進來,三百年便滅亡

乾隆為何不處決何坤這個千古貪官,而是把他留給兒子嘉慶帝來處決,這裡面就充滿著官場學了,如果能牽制住一個朝廷權臣,讓他甘心當狗做奴隸,比殺掉他更好,而留給嘉慶帝來處決,也是一種利於嘉慶帝提升威望的好籌碼。

然而乾隆的賭注太大,他想要贏的是眼前的利益,壓上的卻是整個大清幾百年的王朝,就是因為乾隆不治理貪官,縱容貪官斂財,以至於這些貪官個個橫行霸道,將貪汙當成了一種本事,將大清的半壁江山都駐空了,而腐敗只是大清滅亡的原因之一。

雖然女真族統治了漢人,但是卻統治不了人心,他們對漢人打心底裡還抱有隔閡,即便是重用漢人大臣,但始終都放不下戒心,漢人也是如此,對這個騎在頭上的女真族也是滿身戒心。當兩者產生了互相戒備心理後,合作起來就十分乏力,朝廷無法做到一視同仁,那麼大臣站隊,拉幫結派的結果就是導致民間起義反抗。

中國此朝本能堅持五百年,只因一“外來人種”進來,三百年便滅亡

宗教比朝廷更能攏獲人心,得到了民心才能得到天下,當百姓對朝廷產生了不滿情緒後,對宗教就會越發的青睞。光是一個小小的白蓮教,就足足耗費了清朝兩億兩的白銀和九年的時間,前前後後動用了十六個省的軍隊去鎮壓,這些資源的浪費直接讓本身就腐敗的大清更加搖搖欲墜。

面對白蓮教這群烏合之眾,大清打起來為什麼這麼乏力,白蓮教不過是一群沒有編制的邪教,沒經過訓練,沒有專業武器。而清朝軍隊簡直比白蓮教還不如,常年的養尊處優讓這些士兵連馬都不會騎了,打仗不會騎馬,扛不起大刀長矛,想到戰爭就退抖,這種情況還有贏的可能嗎?

再者說當時的清朝已經出現了很大的經濟問題了,為了填充國庫,朝廷就會去搜刮官員,為官者自然不會雙手奉上,他們就會去搜刮百姓,最終就是用百姓的錢來填充空虛的國庫。清朝的機制非常腐爛,官是用來買的,以至於一大批的草包富人上位來撈錢,這樣的情況下百姓不造反都不可能。

權利的重要在清朝體現的淋淋盡致,江南一帶比較富裕,有些人手中有點存款,但他們卻沒有關係,沒有背景去開闢一條生財之道,缺乏這些條件的他們只能望著錢而發愁,久而之就導致了經濟呆滯無法運轉,富人糧食吃到撐,窮人三天難吃上一頓,有錢有權的人開始圈地,財富向少數人聚攏。

中國此朝本能堅持五百年,只因一“外來人種”進來,三百年便滅亡

無論哪個國家出現了民怨沸騰,那麼這個國家離滅亡就不遠了,晚清也意識到了這個嚴重問題,所以他們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挽救,最顯著的就是洋務運動,然而這個最有能力改變大清命運的改革卻中途停止了,那些官員都是吃著鐵飯碗不幹活,遇到事情就你推我我推你,這種情況下大清的前景根本看不見。

女真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面對漢人本來就有一股自卑感,所以一直沒有信心去完全征服和感化,以至於只能靠不斷的打壓才能掩飾自卑感,而不斷的打壓就會造成不斷的起義反抗,常年的反抗下,即便清朝再強盛,也終究扛不住。

如果洋人不用大炮轟開了清朝國門,清朝也最多能存活百來年,而洋人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大清真正的亡在制度腐敗上,就如同一座大廈般,被蛀蟲咬的千瘡百孔,再經過洋人這股狂風摧殘,不倒下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