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首名叫《江南》的漢樂府詩歌,跟唐代駱賓王的《詠鵝》一樣出名,千百年來一直伴隨著中國兒童啟蒙教育,也是當下小學一年級課本里的必讀詩篇。

這首詩歌用白話文直譯很簡單:江南的夏天又到了可以採蓮的時候,那碧綠豔麗的蓮葉支在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非常茂盛的樣子。在那如傘遮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悠閒地玩耍。一會兒游到東邊,一會兒游到西邊,一會兒游到南邊,一會兒游到北邊。

本著“詩裡淘金、抬槓有理”的老高818精神,在一首詩歌的多維度視角里,可以發現更多的詩情畫意和意外所得。

煙波槳聲裡,何處是江南?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

它常是一個與“江淮”、“中原”等其他區域概念相併立的詞,且含糊不清,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或政權概念。這裡的“江南”是地理概念,泛指長江之南,一般多指長江中下游南岸區域。

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物鏈齊全,是中國綜合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當下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五省一市中位於長江以南的地區。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

“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範圍大致相符。

為什麼是江南而不是江北?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吳冠中筆下的“江南”

首先,此詩歌起句

“江南可採蓮”,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訊息。蓮花本來是大江南北湖澤溝塘中常見的人工栽培植物,可這位歌者(亦即詩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卻偏要說“江南可採蓮”,這是因為蓮花栽培的地區雖然很廣,但卻以江南最盛;而江南採蓮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女子為主;同時江南民風柔靡,青年男女在採蓮時調情求愛之事極為常見,故盛行於南朝時期的民間情歌,在漢代的江南實際上就很流行。

“採蓮”採得是什麼?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在這類民間情歌中常用比興、雙關手法,以

“蓮”諧“憐”,象徵愛情。由此可見,此歌用的顯然也是比興、雙關手法。起句中的“採蓮”,也含有尋歡求愛的意思。由此可推知這位歌者乃是一個君子好逑的風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從外鄉來到江南的。他來江南名為採蓮,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則何處不可採蓮,而獨留戀於江南,可見“可”字之中的寓意。

拋開詩意中的比興雙關技巧,單純說採蓮,江南的村姑農婦到底採的是什麼?對,

“蓮子”。蓮子的別名又叫藕實、水芝丹、蓮實、澤芝、蓮蓬子、蓮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種子,即可食用又可藥用。在《本草經集註》中記載,蓮子可用於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每年的九、十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是江南人重要的食材作物。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蓮葉何田田”裡的田是田地還是甜蜜?

詩文中的第二句“蓮葉何田田”,顯然也是明寫荷田蓮葉茂美,暗喻採蓮姑娘們人數眾多,姿態豐美。表達採蓮男女調情求愛的甜蜜歡樂情景。這也是民間情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由此可見,這首採蓮歌實際上乃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田”與“甜”諧音,依照古代文字同音同義的內在規律,可以鮮明的感受到因“田田”而“甜甜”的愛情收穫。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拋開詩歌本身,可以再深入的瞭解一下

“田”的另一種存在方式。

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田園詩《四時田園雜興》共十二首。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採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在江南,既有以在土地上種稻田、麥田、菜田為生的農民,也有像洞庭湖、太湖等湖區以魚田養魚、荷田植菱植蓮為生的

“種水”農民。所以,荷田與稻田在這裡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是,稻田裡所產的是稻穀,荷塘裡所產的是蓮子。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蓮葉何田田”的田,也是農田的意思。這樣一來,田田二字不僅有外形上的比喻,更是有內涵上的神似!

記得10多年前,曾經為天津濱海新區填海造陸的灘塗上立過口號牌,依稀記得裡面有“犁海耕濤”一詞,這裡所謂耕耘的海田,是為房地產專案做土地整理,已經不是農田的概念了。

“魚”是什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詩歌本意寫採蓮,為何突然轉向描寫魚的形態?

中國社會很早就有魚龍崇拜。古人傳統觀念中認為,魚是蛟龍、鯤鵬的近親,被視為榮華富貴的吉祥物,潛移默化地形成“魚崇拜文化”,從“鯉魚躍龍門”、“年年有餘(魚)”的說法中可見一斑,哪怕是我國第一代哲學家們,也對魚懷有不同尋常的情感。但是這首詩,肯定與魚龍崇拜無關。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這裡魚與“餘”諧音,魚就是我的指代。所謂“魚戲蓮葉間”說的就是我戲蓮葉間而已。

本質上這是一首表達男歡女愛的情詩,魚兒在水中的這種愜意,不就是所謂的魚水之歡嗎。魚的記憶據說只有7秒,它當然不會記得自己會遊向哪裡,幹了什麼,只有人化作魚,遊戲於荷塘月色蓮葉篷蔭,才算是人間值得。其實在瞭解了文字背後的隱喻後,是不是感覺該首詩歌放在小學生的課本上反而有些不適了。

“東南西北中”僅僅說的是方位嗎?

重點說說詩歌中“東西南北間”的方位概念。

方位是抽象概念,在人類意識中歸屬高層次的思維階段。這就是一些仍停留在原始社會形態的民族,許多六七歲、甚至更大年齡層次的孩子,仍然無法辨別左右的原因。也是許多人,在陌生的地方難辨南北的原因。中華民族的祖先,在上古時期已創造了前後左右,東西南北,乾坤陰陽諸多概念,並且與他們的衣食住行,以及軍事政治等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其思維之精細,常常令今日的歷史學家和心理學家歎為觀止。

▲ 東 ,是一根棍子綁紮的皮囊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東dōng”,這是一個指事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東”字,原本特指一種古人常用的袋子。上古時期,人們在搬運東西時,先是在地上鋪一塊獸皮,中間放一根木棍,東西放到獸皮上後,把獸皮圍繞木棍捲起來,兩端用皮條或藤條綁紮住,便成為有相當容量的袋子,可以很方便地扛在肩上,宿營在外時,這塊獸皮便是實用的床墊。甲骨文中的“束”和“東”便源自這種袋子的象形白描。在“束”的中間增添表示內中盛物的一橫,便創設出指事字“東”。《埠倉》注曰:“無底曰橐(tuo),有底曰囊(nang)。”,“東”就是稱作橐的無底袋。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古人在太陽昇起時便須起床,將鋪在身下的獸皮捲成“束”,抗在肩上,出門遠行,採集狩獵。因此,“東”被用來借指太陽昇起的方向。這就是說:“束”是一個指事造字,假借表義的文字。“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只要在如此的詩情畫意中,新增一個“橐”,便是“東”字的最好註腳。“東”作為“東方”講,是一種詞義假借,即假借原本指稱“棍囊”的“東”為東方之東。如《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東道主”一詞,本指東方道上的主人。如《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後來,稱主人為“東道”便源於此。由此,又引申稱主人為“東家”,請客為“做東”。

▲ 西 ,是女人懷抱的陶罐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西xī”,《說文》釋為:“西,鳥在巢上,象形,日在西而鳥棲,故因以為東西之西。”其實,許慎的這種釋形解義並不正確。

一些文字學家在對甲骨文形體對比後認為:甲骨文中的“西”字,應為汲水陶缶的象形,就是打水用的陶罐。日落西山,在外採集、狩獵、農耕的人們回到居處,汲水做飯成為一天中最後的大事。因此,源自陶缶形象的“西”被假借為日落之方。泛指物品的“東西”一詞,即來自由實物取象的袋子和陶罐,這種稱謂一直延續至今。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西”是一個象形造字,假借表詞的漢字,其本義為西方。因為古代私塾老師或師爺所居多為西屋,因此,即以“西席、西賓”稱呼賓師。“西”又用以指西洋。元明時,把今南海以西、沿海各地統稱為西洋,明代的鄭和曾七次航海到達西洋。明末清初以後,“西洋”一詞又指大西洋兩岸各國。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 南 ,是類似編鐘的一種樂器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南nán”的原型為一種金屬製的樂器,即包括青銅編鐘在內的鈴、鐸、鉦等。上古時期,這類樂器曾流行於盛產青銅的長江銅腰帶地區的部落,後傳入中原,成為當時殷商民族的樂器之一。“南”和鼓、磬均為敲擊型樂器,磬是實心的,鼓以皮革包裹,唯有“南”是空心的,並用金屬製作,可以任意敲之而不破敗。《詩·小雅·鼓鍾》:“以雅以南”,毛傳注曰:“南夷之樂曰南。”乃是說“南蠻”的這種樂器便稱做“南”。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以及楷書的“南”字,在構形上一脈相承,演化的脈絡清晰可辨。

“南”的本義為一種敲擊樂器。古代,南、暖音同,太陽在南方而暖,所以借“南”為南方方位之名。也有人說,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南”,“南”這種樂器最早由南方傳入中原,此類青銅樂器在南方各氏族中最為繁盛。所以,南方可稱之為“南”。

“南”也是一個象形造字,假借表義的漢字。《詩·鄴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這是說,溫暖的南風從南邊而來,吹過你像酸棗刺一樣的心。可見,“南”在上古時期,已用來指稱南方。

▲ 北,是自己陽光下的背影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北běi”與“南”相對,是四個主要方向之一。甲骨文的字形乃是兩個人背對背站立之形,但也可以看作是一個人和他的影子。中午時分,不論面向哪裡站立,影子的頭部都會面向北。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人影一般會很長,映在地上,非常顯著。因此,古人用地上人影正對的方向為“北”。由此觀之,使今日的我們對古人觀察之細,造字構思之妙,不得不歎為觀止。

古人建造房屋,多面向南方,而房屋陰影的一面,正是北面方向。這種坐北朝南的房子,在中國稱為“正房”、“上房”。古代兩軍交戰,戰敗一方會背朝追兵落荒而逃,其方向恰是自己的背部,即原本應是影子所處的位置,故稱為“敗北”。如《韓非子·五蠹》:“魯人從軍戰,三戰三北。”這裡的“北”,即用作“敗北”。

▲ 中,是古代的旌旗

“魚戲蓮葉間”,最後再說說“間“字,間字在字義解讀中也有方位的釋義,經常與“中”組成“中間”一詞,在這裡先拋開“間”的其他寓意,重點說一下“中”的演變過程。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中zhōng”,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代表一種古代的旌旗,這種由多條飄帶組成的旌旗稱做“斿(yóu)”或“(yǎn)”。上古時期,一般用不同顏色的獸皮皮條製成。

當旌旗高高飄揚在氏族部落的住地中央時,既是氏族的標誌,也是氏族成員出外歸家的方向。

“中”字中間的方框,表示氏族居民聚結在它的周圍。也表示日照旌旗,飄帶的影子在地上投射,並隨太陽移動而畫出的圓周。“中”由旗幟造形表示中央、內裡之義,增加方框,正是為了突出這個意義。下部與上邊相同的“飄帶”,乃是它的影子。上古社會,先民們除樹立旗幟作為標幟外,另一種用途便是用“中”測量日影、定時辰。因此,“中”的本義是中央,也含有“日當午則旗影正”的意思,即“日中”。

江南可採蓮,敢問知否“東西中北南”?

隨著社會的發展,旌旗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尤其是春秋時期,在大規模的戰車拼殺中,這種多“斿(yóu)”的旗幟,形式上越來越多,有十二斿、九斿、六斿不等,大多為橫向漂浮在戰車上方。十二條“斿”的旌旗,乃是軍隊主帥或“王”的標誌,用來表示整個軍隊的指揮中心。

“中”,原本指住地集中的旌旗,引申為表示事物的中心,“中”在稱為方位名詞後,又引申出內裡、中間之義。後來,人們把處事中的“中正平和、中立不昃”也冠於“中”,如中行、中庸等。

工夫在詩外,抬槓不見外。

怎麼樣,不槓不知道,一槓嚇一跳。一首短小的漢樂府詩歌作品,竟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層和知識點。中國古詩詞的浸潤,從古至今就深埋在我們的血脈裡,將一字一句的古詩詞,用現代的角度解讀,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更貼近孩子生活的教育方式,如果你也對這種方式感興趣,就請留言希望看到為孩子解讀哪首詩詞,後期老高818將根據留言解鎖新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