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個人簡介?

如何寫個人簡介?

題圖 / Luka Khabelashvili

個人簡介

沒有任何頭銜

沒被歸為某一類別

除了姓名、性別、年齡

以及眼神裡的清白

實在沒有動人的簡介那些發生在身上的故事

又不便公開講述

自我簡介是奇怪、

難以書寫的一種文體

我只能寫上父母為了

區別其他嬰兒,給我起的名字

上帝為了賦予使命,給我的性別

以及我已在人世度過的時間刻度

這就非常好。我希望我的簡介

永遠只有這三樣,這才是

真正的簡介

至於複雜的,那些關於靈魂

那些無用的熱情

它不會被寫在紙上

作者 / 張靜雯 選自 / 《未完:365首詩》,理想國出品

應該怎樣寫個人簡介,對初入職場的年輕求職者來說是個考驗,出色的簡介是被選中的第一步。寫簡介之前,會不會有前輩這樣教誨你:“突出你的優勢和特長,讓人一下子記住你。”如果以這種標準來衡量,這首詩倒也符合要求,因為它別出心裁,以一首詩來介紹了自己。

會寫詩的人在少數行業被認為是一種優勢。不過詩歌本身是雙刃劍,如果你真的認為簡介就應該只寫自己的名字、性別和年齡,那等於什麼都沒有寫。不過我仍然讚賞這樣的簡介,儘管它可能並不足以謀得一份工作,哪怕只是普通的文員、文學編輯,更不用說新媒體小編。

看一些詩人的簡介很有意思,除了姓名年齡性別籍貫之外,一般也要寫上曾在哪些報紙雜誌刊物發表過那些詩歌——有的甚至會拉個清單——以及是否某協會會員,得過什麼你可能都沒聽說過的獎,最後還要奉送玉照一枚。很多雜誌或公號發表某人詩歌時都喜歡以該詩人玉照作為題圖,這種風氣不知起於何時,似乎成為某種定式,殊不知很多讀者一看玉照就不想再讀其任何一行詩了。說這話不怕被打臉,我自己也被玉照壓題過,但這並不等於贊同這種做法,只能祈禱不要有讀者被嚇到。

詩歌的好壞不在簡介也不在玉照應該是常識,但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詩歌本來是一種邊緣存在,離大眾較遠,所以詩人只能自己刷存在感,就算普通讀者不讀詩,詩歌圈本身也是個讀者群。奉上玉照與不怕太長只怕太短的簡介其實是為了讓圈內人相識,至少混個臉熟,就算沒有讀過其詩,看過照片也知道有這號人。尤其移動網際網路發達到今天,真的是天涯若比鄰,很多人十幾年都沒真正見過面卻熟悉的親人一般,真要拜玉照壓題之福。然這終究只是詩歌社交的手段,和詩歌沒有半毛錢關係。素人寫詩想要獲得承認,倘無玉照與簡歷,莫說登堂入室,其難堪比登天。

今天這首詩的作者就是一位詩歌素人,“沒有任何頭銜”,“沒有被歸為某一類別”,對這樣的素人,自我簡介的確是一種“奇怪”、“難以書寫”的文體,如果按照那種簡介定式的話。

2017年初,某當代藝術基金會發起一個文學“破殼計劃”,旨在發現文學新人,其操作方式是對所有投稿進行盲審,即評委不知作者名字,只是以編號代替。這首詩的作者就以一部詩集參加了該計劃詩歌類別的投稿,編號034。這本名叫《未完》的詩集最終被列為破殼計劃的出版資助物件。評審之一的胡續冬在為該書作序時寫到:“這個本來應該很不容易被記住的無意義編號能讓我現在都還記得,原因只有一個:編號034名下的那些詩,作為一個整體讀起來感覺非常獨特。”儘管如果單論具體一首詩,仍會有“良莠不齊”的印象。

和很多早已“破殼”的“圈內人”相比,張靜雯的真實身份是甘肅省隴南市一個“體制內基層小幹部”。在得知其徹底“素人”身份以後,在讀這首詩,又會有不一樣感覺。

我拿到這本名叫《未完》的詩集,本該出現作者簡介的扉頁上,就只有這樣一首詩。我得說,這是我見過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作者簡介,並且,最重要的一個並且,沒有玉照。

薦詩 / 流馬 2020/03/22

第2570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