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週末早晨5時許,北京潘家園早市(鬼市)已經是燈影幢幢、人聲鼎沸了。圖為位於西區的古舊書交易市場一角,人們在這裡賣書、淘書,上演著一個個“撿漏兒”與“打眼”的活劇。(王子瑞 攝)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名聞海內外的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週一至週五的開市時間是8:30-18:00,週六和週日則是4:30-18:00。在舊書界,素有北潘南文之譽。潘即潘家園,文即上海的文廟,都以舊書攤雜陳林立而出名。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潘家園的“鬼市”由來已久,過去也叫夜市,或曉市。滿清末年,許多權貴家道中落,不肖子孫偷偷將家中的古董拿出來蝕本變賣,為了維護自己殘存的那一點點臉面,便選擇凌晨三四點鐘天尚黑之時,打著燈籠交易。也有人說,“鬼市”上的東西多來路不明,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故為“鬼市”。關於潘家園的傳奇故事,不勝列舉。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逛“鬼市”最常備的有手電筒,大揹包,零錢。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勉強算業內人士。只有週六和週日兩天,而以週六“鬼市”最盛。逛鬼市各色人等一應俱全,既有收藏家、書販子,也有中學生、大學生等。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流傳在潘家園生意人中和許多收藏家的故事不勝列舉,譬如誰僅花了幾千塊錢就撿了明版書的大漏,誰花了好幾萬塊錢卻打了眼,還有的老人辛勤一輩子愛書買書讀書,不肖子孫在老人去世之後,竟將上萬冊藏書全送進了廢品收購站,幾多驚喜,幾多感慨,幾多唏噓……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在潘家園淘舊書確實是個體力活兒,不管寒暑天,還是颳風下雪,總會讓人欣然前往……如果週末有事耽擱了沒能成行,心底空落落的,總覺得缺點什麼東西似的,去了又會十去九空,早已不像最開始那一年,只要是便宜,什麼型別的舊書都買,不管需要與否,不管任何版本,只要能讀就行。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隨著逛舊書攤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也懂得了其中的不少門道,像什麼“網格本”、“版畫本”、“線裝書”、“毛邊本”等等。即便是那些外國翻譯書也是極講究譯者和版本的,《高野聖僧》要文潔若版的,《枕草子》要周作人譯本的,《拍賣第四十九批》要林疑今版的。而有些書則純屬裝幀之美,王爾德《莎樂美》要比亞茲萊插圖的,魯迅的《彷徨》要陶元慶設計的,茅盾的《蝕》要錢君匋設計的。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一個攤子一個攤子地尋覓,低頭,哈腰,不停地遊移,或立或蹲,或行或停,最費腰和眼睛,幾個小時下來腰痠腿疼,老眼昏花,而上了年紀的老人基本都會自備一個木製小馬紮,隨走隨坐,十分方便。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儘管辛苦,但苦中有樂,尤其是無意中遇到自己苦苦尋覓而遍求不得的妙書,猶如別人口中津津樂道其人,而夢中每次都見到,卻總也無緣相見,那個心儀的女子就一直橫亙在心口上,像一根刺,時不時的撥剌著,在似乎絕望中無意之中遇到……

北京潘家園:週末天不亮逛“鬼市” 不是“撿漏兒”就是“打眼”

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東區雜項的週末“鬼市”。【《瑞視覺》頭條號釋出的照片全部是原創作品,盜用必究,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王子瑞繼續為您奉獻獨特視角、有溫度的紀實影像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