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漢碩」每日一練-第141天

《現代漢語》

1。談話或文章裡只用“我們”時,它既可以用於排除式,也可以用於包括式。例如“你放心走吧,過幾天我們一定去看你”為( ),“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為( )。

【答案】排除式 包括式

【解析】談話或文章裡只用“我們”時,它既可以用於排除式,也可以用於包括式。例如:

①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包括式)

②你放心走吧,過幾天我們一定去看你。(排除式)

“我們”有時實際指“我”,例如一個作者在書上寫道:“我們認為,可爭論的並不是語法事實,而是語法體系。”這是一種委婉謙虛的表達方式。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22。

2。“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例如句子“那放羊的剛過來”中發揮了( )作用,句子“這可是最好的瞄準手”中發揮了( )作用。

【答案】指示 代替

【解析】指示代名詞用來指代人,也用來指事物。“這”為近指,“那”為遠指。“這、那”等有指示和代替作用。指示作用如“這孩子”、“那放羊的剛過來”;代替作用如“這可是最好的瞄準手”。有時“這、那”對舉著用,指代眾多的人或事物,這是虛指用法,即不確指任何事物。例如:

③咱不圖

,不圖

,就圖那娃思想好,幹活勤快。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22

3。“每、各、某、另”等指示代詞,各有不同意義,其中“( )”是不定指;“( )”是旁指,指所說範圍之外的。

【答案】某 另

【解析】“每、各、某、另”等指示代詞,各有不同意義。“每、各”是分指,指全體中的任何一個個體;“每”側重於個體的相同一面,“各”側重於不同一面。例如“每人都有兩隻手”、“各人有各人的難處”。“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指所說範圍之外的。“某、另”兩個詞都是指不確定的人或事物。例如“我們的隊伍裡,

個隊員摔倒了,

一個會馬上扶起他”。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22-23。

4。

疑問代名詞的主要用途是表示( )或( )。

【答案】有疑而問/詢問 無疑而問/反問、設問

【解析】疑問代名詞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問(詢問)或無疑而問(反問、設問)。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23。

5。疑問代名詞可不表疑問,引申為( )和( )兩種用法。

【答案】任指 虛指

【解析】疑問代名詞可不表疑問,引申為任指和虛指兩種用法。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23。

《文化要略》

1。中國古籍的最大特點就是( )和( )。前者是面,後者是點,點面結合,廣博專深,形成了中國的典籍文化。

【答案】包羅豐富 經典第一

【解析】中國古籍的最大特點就是包羅豐富和經典第一。前者是面,後者是點,點面結合,廣博專深,形成了中國的典籍文化。所謂“包羅豐富”,是指包括了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文學、藝術、宗教、軍事、經濟、農學、醫學、烹調以及歷代典章制度等,涉及人類文化的各個方面,表明了中國人在各個領域的探索和貢獻。所謂“經典第一”,是指儒家著作在所有典籍中的崇高地位,同時也指儒家著作及對其的研究和解釋性的著作數量很多。

【出處】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197。

2。延續至今的古籍分類依然是按照“( )”“( )”“( )”“( )”四部來劃分的。

【答案】經 史 子 集

【解析】延續至今的古籍分類依然是按照“經”“史”“子”“集”四部來劃分的。

【出處】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197。

3。歷代對經書的研究,產生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 )”。

【答案】經學

【解析】歷代對經書的研究,產生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經學”,因此“經學”為尊,眾學為從;“經學”為綱,眾學為目,構成了中國近兩千年的藏書特色和治學原則。

【出處】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197-198。

4。浙江省寧波市的明代藏書樓“( )”有一副對聯,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其人讀( ),( )。”

【答案】天一閣 三墳五典 八索九丘

【解析】浙江省寧波市的明代藏書樓“天一閣”有一副對聯,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其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出處】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198。

5。唐代學者孔穎達解釋說,“三墳”講的是( )的事,其道理是( )的;“五典”講的是( )的事,其道理是( )的。

【答案】三皇 至高至大 五帝 百代常用

【解析】唐代學者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說,“三墳”講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墳”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講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常”的意思。

【出處】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198。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

1。在兒童的雙詞句階段,例如“要奶”、“要糖”、“要娃娃”、“爸爸好”、“媽媽好”、“寶寶好”中的“要”、“好”是( )。

【答案】軸心詞

【解析】兒童語言的迅速發展,出現了由兩個片語成的句子。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稱為軸心結構,即由軸心詞和開放片語成,如“要奶”、“要糖”、“要娃娃”、“爸爸好”、“媽媽好”、“寶寶好”等,其中的“要”、“好”就是軸心詞。

【出處】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P158。

2。

電報句又叫( ),在這一階段兒童突破了雙詞句,出現了多詞句,但在這一階段的多詞句中只用( )沒有( )。

【答案】實詞句 實詞 虛詞

【解析】電報句又叫實詞句,在這一階段兒童突破了雙詞句,出現了多詞句。但在這一階段的多詞句中只用實詞沒有虛詞,如“媽媽襪襪”“寶寶肚肚餓”、“寶寶上外外”等,好像成人打電報所用的句式。這時己開始了由兒童的特殊語法向成人語法的轉變。

【出處】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P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