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農民起義上位的,他出身極其低賤,祖上八代都是務農,一畝三分地成為了他們家賴以生存的主業。那時,災荒不斷,元朝政府還各種苛捐雜稅,一家人的生活甚是艱難。

而在旱災、蝗災、瘟疫和朝廷的雜稅的綜合壓迫下,當時的老百姓幾乎都沒口糧可吃,朱元璋一家八口人就餓死了四個。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為了不被餓死,朱元璋做過和尚,後來連和尚都沒得做,做乞丐,被迫到處流浪,朱元璋嚐盡白眼,閱盡世態炎涼,但卻也在困境中練就了一身生存的本事。

但,當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他卻開始“在意”自己的身世,為自己開始“尋根”,為什麼?

古代開國皇帝的“天命所歸”

在古代,“亂認”祖宗的想法,不只是朱元璋個人有,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有這種亂認祖宗的通病。

漢高祖劉邦給自己杜撰了一個“龍”的後代,祖上沒什麼名人,但做了皇帝后,給自己找來了一個曾祖父,這個人就是戰國時期的魏國大夫;劉備到處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有了威望,招來了無數英雄豪傑成就了一番事業。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可見,在封建皇朝中,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祖上沒有一個“好”祖宗,但如果能認一個“好”祖宗,也是相當重要的。

《論語·子路》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認一個“好”祖宗的目的就在於,一個“好”的祖宗,不僅是為了光彩,更重要的是在於政治上的目的。特別是對於開國皇帝而言,這個皇位,來得名正言順。

在古代,名正言順的皇位,才能心甘情願地讓天下歸心。

​朱元璋的“不按套路”

作為開國皇帝,認個“好”祖宗,就能利於國家的統治,這種好事,哪個也不會拒絕吧,得做。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一開始,親信的大臣到處查閱史書,看看以前有沒有哪位姓朱的高官或者學問好的人,好讓朱元璋跟他攀上一點關係。

而宋朝,有一位聖賢,名朱熹,他的學術在明朝的時候,非常被推崇,能和他攀上關係,那皇帝的出身當然顯得有光彩許多,至少有個顯赫的家族,而不是那個貧窮身世,繼承皇位也來得更加名正言順。

但,大臣們查來查去,發現朱元璋跟朱熹的關係實在太遠了,朱元璋只好作罷。

朱元璋最後還是如實記載了自己的出身,也算是不按套路來了。

​做得好比出身更為重要

朱元璋雖然出身布衣,但他卻從一個窮到無地葬父的境地,一躍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細想起來,這是一個多麼勵志的“屌絲逆襲”的故事?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對中原的民族壓迫統治,建立了屬於漢人的王朝明朝,結束了全國的內亂,統一了中原,恢復生產力,讓漢人的文化得以恢復,重拾民族的自信。

元朝的統治,老百姓被壓迫得厲害,餓死的餓死,流浪的流浪,而朱元璋所做的這一切,挽救萬民於水火中。我覺得,這已經足夠超越了一個“好祖先”給他帶來的認同感,因為,得百姓者得天下,他得到了百姓的認同。

也許,這就是朱元璋有自信不認一個“好”祖宗都可以把明朝統治好的一個原因之一吧。

孟森先生曾在《明史演義》裡面說,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他認為兩個開國的君主都是普通農民,起於亂世之中,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是最為正大光明,名正言順的。不需要再認“好祖宗”。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其實,只要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個好皇帝,誰還會追究出身呢!

寫在最後

同樣,在現代的社會,有一些人生活不好就怪自己出身不行,埋怨父母沒給他們想要的“資本”。

但其實沒有人可以選擇出身,但我們大家可以選擇“後半生”。

朱元璋的處境比現在太多人更艱苦了吧,但人家還不是成為了皇帝?而現在也有不少富翁,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後又作罷?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決定一個人水平的往往不是上限,而是他的下限。

努力吧,出身也許可以給你帶來上限,但努力也許可以讓你得到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