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第十期:同治中興的開端——外交現代化

中國近代史第十期:同治中興的開端——外交現代化

作者:貝多安

1860年清廷同英法美簽訂《北京條約》。次年,同治皇帝登基,慈禧太后開始垂簾聽政。1864年,太平天國也被完全鎮壓。此時的中國,對外暫時滿足了西方列強的在華利益;對內完成了權力的交替變更、鎮壓了反叛勢力。新的國際環境和安定的國內政局使得19世紀60年代的清朝進入了一段和諧時期,出現了復興跡象,這一時期在歷史上稱作“同治中興”。

這段時期,清廷開啟了軍事、工業、教育現代化的步伐,我們經常稱之為洋務運動。恭親王在1860年同英法美談判時,對西方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他不僅領略了英法聯軍精良的武器裝備,還發現英法聯軍不排斥將這些軍隊建設和武器鑄造的模式傳授給中國。恭親王認為,中國應以簽訂的條約為底線,接納西方國家,並與之合作。這不僅能夠緩和同西方列強的關係,還能夠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最終增強我們的國家實力。

對於西方國家而言,他們也默契地和清廷的想法達成一致。太平天國期間,洪秀全對西方列強的排斥,讓西方人認識到:只有滿清政府繼續掌權,才能保證他們的在華利益和對華貿易,因此西方人也開始幫助清廷開啟現代化。不管怎樣,中國開啟了現代化程序,這個程序在一開始雖然緩慢,但是對中國的意義深遠。其中,外交現代化拉開了“同治中興”的序幕。

1。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861年1月11日,恭親王和文祥上奏題為“統籌全域性酌擬善後章程”的奏摺,建議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北京條約》規定了西方各國可以派外交代表常駐北京,總理衙門的職能就是接納這些外國使節,並與他們協調使團館舍分配、賠款交付、新口岸開放等事宜。3月11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北京正式成立。總理衙門也是中國在迴應西方列強衝擊時所設立的第一個重大機構。總理衙門雖然未能有效發揮其外交作用,但是她倡導現代化,而且開展了一些如教育、科學、工業和交通等領域的現代化專案,在中國現代化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2。通商大臣

恭親王和文祥還在1861年1月11日的奏摺中建議:在天津增設一個辦理通商大臣,以管理北方三個口岸。此前,清廷在上海設立過一個辦理通商大臣,管理南方的五個口岸。天津的通商大臣一開始由滿清貴族崇厚擔任,1870改為由直隸總督兼任;上海的通商大臣一開始由江蘇巡撫兼任,1866年改為兩江總督兼任。天津和上海兩地的通商大臣也被成為“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

對於北洋大臣的設立,恭親王另有動機。他認為若在天津辦理眾多的通商事宜,久而久之,會讓很多外交事務都在天津辦理。駐紮在北京的外國代表無事可做,因而就會從北京離開。1870年,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真的替代了總理衙門的職權,天津的通商衙門實際上成了中國的外交部,此後包括甲午戰爭談判等很多重大外交事件都是透過李鴻章完成的,但是駐在北京的外交代表並未離開北京。

3。同文館

同文館最初是一個聯合教習華文和西文的學校,外國人也稱其為翻譯學院或外語學院,其開辦的目的是培養我們自己的語言專家。同文館於1862年在恭親王的提議下在北京開辦。最初設有的西文課程有英語、法語、俄語,後又增設德語。1869年,美國傳教士兼教育學家丁韙良成為同文館總教習。在他的建議下,同文館添加了各類課程,學制8年,前3年專攻語言,後5年學習各門課程和綜合課程。1879年,同文館註冊的在讀學生有163人,其中英語38人,法語25人,俄語15人,德語10人,算學33人,天文6人,格致(物理)7人,萬國公法(國際法)9人,化學12人,生理學8人。北京同文館是中國西式教育的開端,為晚晴培養了一些駐外公使和外交官,1902年併入京師大學堂。

這一系列的外交舉措使得中國同西方列強的關係得到了緩和,為自己贏得了一段寶貴的喘息時期,只有內外環境的和諧穩定,洋務運動才能得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