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作者|鹹魚魚

監製|吳懟懟

激戰再起。

10月22日深夜,開業不足24小時的家樂福會員商店以一條致歉信掀起了零售業的又一輪波瀾。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在致歉信中,家樂福會員商店自稱遭遇競爭對手施壓,在開業第一天被供貨商回購買空相關商品,從而致使不少會員消費者無法購買。

正當使用者為這一「競爭對手」的身份而疑惑時,同一時間有業內人士透露,競爭對手或為零售巨頭沃爾瑪旗下的高階會員制商店——山姆。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而後者,則在第一時間向媒體表示「迄今為止,沒有發現有關方提出的問題」,並在相關宣告中反覆強調,「我們希望有關方能從事實出發,停止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專注自身經營,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時至此刻,真相如何尚未可知,但在更大範圍內,一場屬於倉儲會員店的廝殺正在商超巨頭間上演。

01

再造山姆

靴子仍未落地。

兩年前,當我們還在思考「收費會員制」能否在中國跑通時,決計不會料到,在兩年後的今天,會員制商超這一賽道,會擠滿了如此多的玩家。

也讓山姆,這個在中國市場低調運營了二十多年的倉儲式會員商店,走上了零售業的風口浪尖。

前有老對手Costsco不遠萬里的奔赴,後有盒馬X店、fudi、永輝超市等零售新秀的對標,中間還夾雜著家樂福、人人樂等傳統大賣場的搶灘。

一時之間,在會員制商超這一賽道,「再造山姆」成了集體夢想,但很顯然,誰能成為第二個「山姆」,從目前來看,仍是一個謎題。

而如果,我們將目光收攏,定格會員制商超本身,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個那麼容易就被批次複製的成功。

所謂會員制商超,雖然也有商超二字,但會員排在前列,這與傳統大賣場的零售邏輯有著本質不同,事實上,隱藏在會員模式之外的諸多心思,才是這一模式在中國市場跑通的關鍵。

以下,我們詳細聊聊。

在家樂福會員店致歉信釋出之後,在眾多網友圍觀中,有一條評論正中議題焦點,切中了會員制商超的本質。這條評論是這樣寫的:大部分玩家,雖然宣稱是會員制超市,但實際上,沒有會員,只有會員費。

是的,會員制商超,其核心就在於會員體系和其引以為傲的空間服務,而客觀來說,目前開業的大部分會員制商超還不能在這一點上說服使用者。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比如,在大眾點評上,就有人這樣評價新開業的家樂福會員店:

「說實話只是之前家樂福的升級版,並沒有任何驚豔的地方。」

「家樂福這麼大的公司是沒有創新能力嗎?瑞士捲從命名到數量到造型到擺放,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完全一致,看到價格還刻意比山姆便宜兩毛後我笑了。」

「有點像山姆,又有點像盒馬,除了沒啥新意外,也沒啥驚喜。」

……

相較之下,山姆在這一方面的表現確實令對手們眼紅。有資料顯示,山姆目前2-3年以上會籍的會員續卡率達80%,而在400萬會員基數中,其中超過80%是親友推薦選擇。

而反觀由大賣場及零售新物種而來的會員制商超們,似乎只是把會員當做了華麗的擋箭牌和博取注意力的噱頭,反而並沒有學會山姆在客流經營上的精髓。

很顯然,當前正是大賣場空間面臨轉型與升級的緊迫之際,謀求新的經營模式,借鑑領先玩家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從商業上來說無可厚非,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從超市動線、細分品類乃至產品定價上進行方方面面的模仿。

對於後來者們而言,你可以將目標使用者也定位為中產階級,但沒必要把焦點放在一塊瑞士捲,一隻烤雞上。「商業行為唯一有效的目標就是創造顧客」。這句話聽上去拗口但有用。如果會員制商超們的戰役,始終圍繞既有品類來進行同質化競爭,那麼未來必定陷於更嚴重的膠著。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而事實上,當前幾大會員制商超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品類對標。

來自商業資料派的資料顯示,「山姆目前有超過700種Member’s Mark商品,總體SKU約為4000。其中,Member’s Mark銷售佔比已經超過35%。與此同時,盒馬X會員店、fudi等會員店SKU也均在3000左右,商品的重合度較高。」

此外,另有資料顯示,「盒馬X會員店首店對標Costco的品類大概有50%比例,同期在上海、北京開出的第二、第三店,品類對標比例已經做到了80%以上。」

整體而言,留給後來者們見縫插針的機會已經不多了。而批次複製的當下,則必然隱藏著一個批次死亡的將來。

02

秘密都在貨架上

好的,當問題逐漸聚焦在如何開發存量上時,對於會員制商超的研究就必須迴歸到零售業的本質上去。所以,我們最好將能一蹴而就的僥倖打散,轉而回歸到超市的貨架上。

雖然都是會員制商超,但Costco也好,盒馬X會員也好,在受眾和市場定位上,和山姆其實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的。

這在很早之前我們就提到過,以Costco為代表的會員商超更擅長以中高階帶大眾來達成會員數量的增長,其實最終走的仍是往下沉市場收割的路子。盒馬X會員店們則更加強調產品觸客的時效性,是在商業生態圈的加持下推新會員服務。

而山姆,自落地中國市場以來,始終瞄準中產階級,是在高消費能力受眾中抓取增量。

這一點,在山姆不斷升級牛肉品質的路徑中就可以看出。此前,山姆主要上架澳牛及美國Choice級別牛肉。但在今年,山姆還上架了僅佔美國牛肉總量2%、價格也明顯高於在售兩種牛肉的Prime級牛肉,且後者賣得還很不錯。

這表面上只是增加了一類高價值商品,但實際上,這反映出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即,山姆會員對品質的關注度高於對價格的敏感度。而這,也是山姆能在競爭激烈的零售業態中穩穩殺出的關鍵。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會員制商超們都在做的自有品牌,行業調研顯示,通常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價格要比同類商品低10%-50%,但利潤卻高出10%-30%。

目前,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的單品數佔比為20%,大多集中在烘焙、肉、海鮮奶、堅果等品類上,這其中,不乏一些風靡全網的爆品,如牛肉卷、伯爵茶蛋糕,厚切牛排與烤雞等。

並且,山姆單品更新的頻率和品質也高於同行。開啟山姆會員商店APP,點擊發現tab,頁面裡鋪滿了使用者動態,從「萬年網紅」谷飼眼肉到爆紅的獨家新品惠靈頓牛排,再到下架後又升級迴歸的MM榴蓮千層,Member’s Mark在創造復購率的同時,也在吸引著新鮮客群,並提升已有會員的購物驚喜體驗。

批次複製會員店有那麼容易嗎?

時至今日,在小紅書、B站等社交媒體上,「山姆超市無限回購清單」、「260元的山姆會員費值在哪」、「山姆會員店當季新品」等詞條已經成為很多博主參與的熱門話題。

實際上,以Member’s Mark為核心的自有品牌開發不僅是山姆的盈利亮點,也是其風靡社交媒體的誘因。

而這,卻是由大賣場轉型而來的玩家們最不擅長的。與山姆相比,新晉會員制商超們要麼是在產品成為網紅商品後,才去聯絡供應商、經銷商引進,要麼直接把已經紅過一輪的產品搬上自己的貨架,來來回回一折騰,等商品擺上檯面時,不僅不網紅了,還有可能成為積壓的庫存。

很顯然,在強大的社交流量裹挾下,山姆的貨架更容易達成細分市場上的單品突破。

而對轉型玩家們來說,此刻的競爭,除了搶奪優質地段來引流之外,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03

會員制之外

當然,對於傳統商超們來說,「進入倉儲會員店賽道」這個行為本身,就充滿了誘惑力。

在大賣場空間日漸低迷的當下,山姆、Costco等舶來商超卻在小紅書、B站等社交媒體上頻頻出鏡,這如何不令傳統商超巨頭豔羨。

再則,零售業一向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行業,各種新想法和業態層出不窮,傳統零售商們要麼透過不斷調整適應變化的環境,要麼就遭受財務損失。而如今,一股腦湧入新興賽道,其實並不出奇。

只是,問題的關鍵是,在集體業態擴張之外,他們是否真的能將會員制長久做下去?

山姆的門店可以畫素級模仿,產品陳列也可以大差不差,但「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原樣照搬永遠有滯後性,且挑剔的使用者們並不一定願意為此買單。

言下之意,當代零售業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爭奪顧客滲透的年代了。當代消費者們也並不像賣場時代那麼好「服務」,說是顧客對零售新業態已見怪不怪也好,還是說他們消費意識覺醒也罷,總之,如果不能讓消費者「體驗先行」,總靠著追逐風口和模仿,是難以把客流變成購買力的,而會員價值自然也是所剩無多。

更何況,在包裝之外,隱藏在商品肌理裡的品質,才是最難被複制的,這不僅需要品牌在供應鏈上踏實耕耘,還得有精準的選品能力以滿足使用者品味獨特的價值訴求。

最後,大型商超是一個講究規模優勢的行業,家樂福深耕零售業多年,曾是全球零售業大賣場模式的發明者,也曾是商超賽道里的代表性零售賣場,如今卻在開業第一天聲稱被供應商卡了脖子,弔詭之餘,未嘗沒有其他考量。

要知道,在會員制商超中,自有品牌商品是品牌方自己研發的成果,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這也是會員制塑造差異化優勢的核心,這種模式,不必多說,熟悉零售行業的人都明白,不適用所謂的「二選一」。

再回到家樂福本身,如今門店開業不到一週,就已有門庭冷落之象,可見前路未明。

當然,子彈還在飛,真相也尚不可知,唯一可確定的是,等待會員制商超們的,是更激烈的廝殺和更殘酷的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