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漢字的認識規律三:形聲相生,音義相轉

第十七講 漢字的認識規律三:形聲相生,音義相轉

一、什麼是“形聲相生,音義相轉”

所謂“形聲相生”是指成字的基本條件是“有形有聲”:有形有聲為文、為字;有形無聲不成文字,只能稱之為“構件”(記符)。如:“”“”“罒”等,這類符號較少。所謂“音義相轉”一是指字形是字音、字義的載體,漢字的字義是從字形、字音中產生,漢字的字形、字音有“自定義”的功能;二是指字形相同,讀音不同,字義也不同,即人們常說的“多音字”。

二、不成文構件檢示

1。急(jí音“及”)爭(zhēng音“正”;爭)

色(sè音“嗇欠”)角(jiǎo音“較”;jué爵)

負(fù音“服”)奐(huàn音“幻”)

厃(zhān音“曾”;wěi音“畏”)臽(xiàn音“顯”)

危(wēi音“厃”)詹(zhān音“厃”)

免(miǎn音“丏”;wèn音“抆”)魚(yú音“淤”)

象(xiàng音“邪養切”)兔(tù音“突”)

小結:從大量的文字組合情況看,“”表示人與動物的頭。為此,建議在未來的書同文中將“”定音為“”(tōu音“頭”;頭)

2。——叚(jiā音“嘉”)鹿(lù音“陸”)弓(gōng擬聲)

小結:“”作為不成字構件,組合情況少見,可根據“隨形賦義”的原則作靈活處理。

3。——眉(méi音“靡”)象(xiàng音“邪養切”)兔(tù音“突”)聲(shēng音“生”;聲)

小結:從“”的組合情況看,表示雙耳,建議在未來的書同文中定音為“”(ěr音“耳”)按:“文革”期間的《第二次簡化字方案(草案)》曾將“”作“器”的第化字,後停用。

三、多音字“音義相轉”檢示

參(shēn音“慎”),舊作“參”:從晶省形為厽,表示亮星;從(zhěn音“鬒”),字形像稠發遮住半邊頭。以之作參照,表示此星只出現於半邊天空,與商星互不相見。指參星,即白虎星,西方宿,主殺伐。借“慎”(shèn音“身”)聲表示殺伐之事要慎之又慎。參商:喻兄弟不和。

參(shēng音“生”)通“蓡”:從艹,與草本植物有關;浸,浸淫。以之作參照,言此草入藥,可補性虧損。借“生”(shēng音“伸”)聲表示人蓡可滋補養生。因字形與人蓡的實物形態相像,故寫作“人參”。

參(cān音“歺又”),是“叄”的隸變:從厽省形為厶,天上日、月、星“三光”;從一,表示地;從人,人類。表示天、地、人萬物互動,共成化育。借“歺又”(cān擬聲)聲表示天地萬物雜然摻和。

參(cén音“層”):本指參互(相互動),又借“層”(céng音“曾”;層)聲表示高低排列,層次不齊。

差(chā):古文以“樹衩上下垂的枝葉左右不相稱”表示不等值,一邊欠缺。楷書作“差”:從丷,倒八表示分;從幹變形為,表示樹幹傾斜;從左(音“拙”),左右不對稱,左邊稍遜。借“衩”(cān音“叉”)聲表示下垂的樹衩左右不等,左邊欠缺一點。即雙力不等值,一方次缺一些。

差(chà):變調錶示雙方差別很大。

差(chāi),通“”(chāi音“才”):從走,奔走;才(cái音“柴”),才幹。表示衡量才幹而派遣人員執行公務。

差(cī):差(cān),雙方不等值,一方欠缺一些。差又借“次”(cì音“此”)聲表示摻和的東西高低不等,層次不齊。有成語“參差不齊”。

四、多音字“形、音、義通轉”

1。什麼是“形、音、義通轉”

所謂“形、音、義通轉”,一是指字形相同,讀音不同,字義也不同。二是指每個字根據“構形會意,諧音補義”的法則可通轉,即某個獨體文代入所有相關字中都能作形、音、義通解。

2。多音字“形、音、義通轉”檢示

勺(sháo音“梢”;dì音“對”):1。飲器,持柄梢舀取;2。對準箭靶的中心放箭。

杓(sháo音“勺”;biāo音“標”):1。從木,勺(sháo音“梢”)聲。表示木柄的挹鬥;2。從木,勺(sháo音“勺”)。取“勺——挹鬥”作隱喻,表示北斗七星。借“標”(biāo音“表”;標)聲表示北斗七星柄端的第一星為杓。魁為首(頭),杓為末。

的(dì音“勺”;de音“得”):本字“勺”(dì),射質。後加“白”,表示看清目標發射。

約(yuē音“越”;yāo音“要”):1。從糸,與絲繩有關;從勹(bāo音“布交切”),圓的省寫;加點指:用繩索纏束,引申為約束。借“越”(yuè音“戉”)聲表示簽約有日期、要點,雙方均不可逾越期要。2。約,契約。借“要”(yào音“夭”)聲表示雙方應恪守簡要。即遵守契約或誓言所規定的主要責任、義務與利益分配。

豹(bào音“勹”):從豸(zhì擬聲),貓科動物的歸類符號;勹(bāo音“布交切”)聲,圓形;加點指:此獸形如虎,身上生圓形黑斑紋。

五、《中華字通》音、形、義通轉檢示

由——油、柚、鼬、釉/抽、/袖、岫/迪、笛/舳、軸、妯、胄、宙。

由【解字】由是“甲”的反形。“甲”是種子破殼生根之意;由是種子破殼上出抽芽。以之表示自由。借“猶”(yóu音“繇”音“遊”)聲言其尚小。《曾子立事》“是故君子為小~為大也”,王聘珍解詁:“~,讀曰猶。” 引申為生事之源。“由於”與“所以”構成因果關係。

【本義】種子破殼上出抽芽。

【引申義】①自由。②順隨;聽從:~著性子|~不得自己。③介詞。1。自;從:~哪兒來?|~上到下。2。憑藉:~此可知。3。歸(某人去做):這事~你安排。④[由於]1。介詞。表示原因:這項任務~~大家的努力才圓滿完成了。2。連詞。跟“所以”“因而”等呼應,表示因果關係:~~天氣炎熱,因而用電量猛增。⑤抽生。[由櫱]樹木枯死或砍斷後新生的芽。⑥通“猶”。好似。《墨子·兼愛下》:“為彼者,~為己也。” ⑦通“用”。《文選·班彪〈王命論〉》“用人如~己”,舊校:“五臣本~作用。” ⑧姓。春秋時有秦相由余。⑨[由尋]六十里。

油【解字】形聲字。從水,由(yóu音“猶”〈猶〉)聲。聲符標音兼會意:由,由櫱——砍斷的樹枝再生出細長的枝條。木砍斷必流樹汁。以之作參照,表示草木中的流汁。草木的流汁曰流曰油,動物稱膏稱脂(有角的稱膏,無角的稱脂),統稱油脂。《廣雅·釋訓》:“~,流也。”

【本義】草木裡的流汁。

柚【解字】形聲字。從木,油(yóu音“由”)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油,麻子榨的汁脂,色黃,引申為光潔貌。以之作參照,表示此木果皮橙黃色,光潔。《說文·木部》:“~,條也。似橙而酢。從木,由(油)聲。”

【辨】小,皮皺者曰橘;大,皮光潔者曰柚,均為橙黃色。

【本義】果樹名。常綠喬木,有刺,冬不凋,葉青花白果橙黃。果實叫柚子,又名“文旦”,比橘子大,多汁,味酸甜。

釉【解字】形聲字。從釆(biàn音“辨”),獸爪,引申為分辨紋理;油(yóu音“由”)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油,油光發亮。以之作參照,表示瓷器、陶器燒成後外表油光發亮,花紋歷歷可辨。

【本義】(~子)以石英、長石、硼砂、黏土等為原料製成的,塗在瓷器、陶器外面堵塞氣孔並使瓷器、陶器有光彩的東西。燒製後發出玻璃光澤,可增加陶瓷的機械強度和絕緣效能。

鼬【解字】形聲字。從鼠,油(yóu音“由”)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油的初文是黃色的麻子油。以之作參照,言此獸形似鼠,毛皮黃色,油光發亮。《說文·鼠部》:“~,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

【本義】[黃鼬]哺乳動物,俗叫“黃鼠狼”。毛黃褐色,遇見敵人能由肛門附近分泌臭氣自衛,常捕食田鼠。

抽【解字】形聲字。從手,由(yóu音“猶”〈猶〉):由,由櫱,樹木砍斷後再生出細長柔軟的枝條。以之作參照,表示抽取細長柔軟的荊條打人。讀音是以聲自名,模擬從一捆小木散柴中抽出一根荊條之聲。古文作“扌留”。留一半,抽一半。《說文·手部》:“扌留,引也,從手,留(liú音與“扌留”〈抽〉不符)聲。~,扌留或從由。”《詩·鄘風·牆有茨》“牆有茨,不可讀也”,毛傳“讀,~也”,鄭玄箋:“~,猶出也。”(按:讀音無文字根據,但實驗可證明:只要從捆束的小木散柴中抽荊條,一定會發出chōu的聲音)

【本義】引出,拔出。

紬【解字】形聲字。從糸,蠶絲;抽(chōu擬聲)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抽,抽引。以之作參照,表示抽絲剝繭。《釋名·釋採帛》:“~,抽也,抽引絲端出細緒也。”

【本義】抽繹絲端引出頭緒。

袖【解字】形聲字。(一)古文作“褎”(xiū):從衣,爫禾(suì音“穗”;彐變形為“爪”)聲。爫禾,禾吐穗。以之作參照,表示衣袖(手如穗,袖袂如包穗的垂葉)。

(二)俗字作袖,從衣,由(yóu音“猶”)聲。由,由此,自由。以之作參照,表示衣袖有口,手由此出;衣袖有袂,可自由揮動,可斂藏物,可舉斂禮容。借“修”(xiū音“羞”)聲表示水袖修長。《說文·衣部》:“褎,袂也,從衣,爫禾(suì;音與‘褎’不符)聲。袖,俗褎從由。” 《釋名·釋衣袖》:“~,由也,手所由出;亦言受也,以受手也。”

【本義】古指衣袂(水袖)。

岫【解字】形聲字。(一)(xiù):從穴,袖(xiù音“修”)聲。聲符標音兼會意:袖指衣袖,可藏物。以之作參照,表示可藏物的山洞。《玉篇·穴部》:“~,山穴也。”

(二)岫(xiù):從山,胄(zhòu“族”的音轉)省。胄,頭盔。以之作參照,表示突起的山峰。借“袖”(xiù音“修”)聲表示有白雲如水袖繚繞山峰。《文選·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玩月〉》“斐之氣幕~”,李周翰注:“~,山峰也。”

【本義】⑴山洞。⑵白雲繚繞山峰。

迪【解字】形聲字。從辵(chuò音“彳走切”),形符;由(yóu音“猶”),道所出;正。表示引導人行正道。借“滌”(dí音“濯”)聲表示啟發人要盪滌人心靈的愁雲慘霧,使人心靈充滿陽光,激發人樂觀進取精神為理想與希望努力奮鬥。《說文·辵部》:“~,道也。從辵,由(yóu;與‘迪’音不符)聲。”《書·酒誥》“~畏天顯小民”,蔡沈集傳:“~畏也。畏之而見於行也。”

【本義】引導人行正道。

笛【解字】形聲字。從竹,由(yóu音“猶”)。由,自、從;正。以之作參照,言此樂器是從羌人中引進的。借“滌”(dí音“濯”)聲表示可盪滌原始的淫穢之音,改造使之歸之於雅正之樂。羌笛,三孔管樂。引進入中原後,發展為七孔、八孔管樂。《風俗通義·聲音》引《樂記》:“~者,滌也。所以盪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

【本義】笛子,管樂器名,又名“橫笛”“橫吹”。多為竹製,有六孔、七孔、八孔不等。

舳【解字】形聲字。[舳艫](—lú)1。舳:從舟,由(yóu音“猶”)聲。由,自從;從。取“由——從”之意作參照,表示船尾。借“屬”(zhú音“著”;連)聲表示船首尾相連(相附著)。2。艫:從舟,顱(lú音“盧”;〈盧〉)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顱是人頭。以之作參照,表示船頭。《說文·舟部》段玉裁注:“蓋漢時計船以丈,每方丈為一~艫也。此不分析者也。下文分釋謂船尾~,謂船頭艫,此分析者也。”

【本義】[舳艫]船尾與船頭。

軸【解字】形聲字。從車,抽(chōu擬聲)省。抽,抽出。以之作參照,言其可穿入輪中又可抽出。借“周”(zhōu音“足”)聲言其可持輪週轉。《釋名·釋車》:“~,抽也,入轂中可抽出也。” 《急就篇》卷三“輜軺轅~輿輪車康”,顏師古注:“~所以穿轂而轉也。”

【本義】古代車上持輪的轉心木。

妯【解字】形聲字。從女,軸(zhóu音“周”)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軸是持輪之轉心木,兩輪共一軸。以之作參照,表示兄弟之妻之合稱。妯娌在一個家庭裡如同車之兩輪,應同心運轉。古借“儔”(chóu音“仇”)聲言其為好侶伴。因“儔”音近“仇”(chóu仇敵),故變讀為“妯”(zhóu)。《集韻·屋韻》引《方言》:“今關西兄弟婦相呼為~娌。”

【辨】古稱“娣姒”,關中稱“先後”,吳楚稱“妯娌”。娌是“內人”之意。《廣雅·釋親》:“妯娌,先後也”,王念孫疏證:“妯之言儔也。”

【本義】[妯娌]兄和弟妻子的合稱。

冑由革【解字】形聲字。(一)胄(zhòu):從月(肉),由(yóu)。由,由來。表示人之由來。借“族”(zú音“屬”;近聲近韻)聲表示一族人的血胤相次有序。引申為長、幼之稱。《說文·肉部》:“~,胤也。從肉,由(yóu;音與‘胄’不符)聲。”

(二)胄(zhòu):從冃(mào古帽字);從由,狀其形:圓形、中空、尖頂。是古代將帥的頭盔。借“胄”(zhòu音“族”;長)聲表示頂胄者為軍隊之長。《說文·冃部》“~,兜鍪也。從冃,由(yóu;音與‘胄’不符)聲。由革,司馬法~從革”,段玉裁注:“古謂之~,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

【本義】①後裔。 ②盔。

宙【解字】形聲字。從宀(mián屋面),是房屋的歸類符號;胄(zhòu音“族”)省聲。聲符標音兼會意:胄是古代的帝王或將帥戴的帽子,上為尖頂形。以之作參照,表示屋極。引申為舟車之頂蓋。因胄省形為“由”有“由來”之意,故又引申為古往今來。《說文·宀部》“~,舟輿所極覆也。從宀,由(yóu;音與‘宙’不符)聲”,段玉裁注:“~之本義謂棟,一演之為舟輿所極復,再演之為往古來今。”

【辨】天地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天覆為宇,中所由為宙;宇表空間,宙表時間(時間空間不可分割)。《莊子·庚桑楚》“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陸德明釋文:“宙,雖有增長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 這是人類最早的“宇宙膨脹”說。

【本義】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