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十一之後,學生開學,打工人上班,一切似乎恢復了正常。

網路上,卻有一個小女孩不想上學的影片火了。

影片中,父母冷酷粗暴的拖拽行為,小女孩悽慘悲壯的嚎叫聲,讓很多網友感到很心疼和氣憤。

紛紛指責孩子的父母,既然孩子這麼牴觸,為什麼不問一問孩子,到底為什麼不想去上學呢?

會不會是學校有她非常不

喜歡人和

事,或者是不願意做甚至是害怕恐懼的事情。

是不是她在學校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排擠,或者被高年級的孩子欺負呢?

的確,很多時候,當孩子厭學,不想上學,或者帶有很大情緒時,我們需要第一時間靜下心來與他們溝通,

瞭解牴觸情緒背後的原因。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但有時,不知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目前公司同事關係融洽,工作不會那麼輕鬆也沒那麼困難,領導和善進度正常,可我就是不想上班。

有什麼原因呢,其實並沒有,只是單純的不想去上班。

特別是剛剛度過輕鬆愉悅的小長假,“假期綜合徵”如期而至,在公司的一整天,滿滿的“身未動,心已遠”。

我們問十個成年人,有九個不想上班;問十個小孩子,同樣有九個不想去上學。

很多時候,只是想讓自己偷偷懶,誰不知道在家隨心所欲的自由,比在學校和單位按部就班的工作,來的更輕鬆自在呢。

有句話說的很有趣 -

人生的四個境界:不想上學,不想上班,不想上醫院,不想上西天。

可見,孩子不想上學,這是個共性話題。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我沒有不喜歡學習,我就是不想去上學

記得剛剛工作的第一年,我總是會隔兩個月挑選一天不忙的日子,請一次病假,早晨趁著嗓子沙啞,跟領導說身體有點不舒服請一天假。

這種不負責偷懶的行為,現在看來既自私又自我。

好在我們的領導非常寬容且善解人意,他總會叮嚀一句好好休息,然後批准病假。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天的工作越來越具體化,慢慢承擔起責任的自己不再允許自己請這種虛假的病假,同時也很感激領導當年的包容和知而不言。

同樣,面對七八歲剛剛步入小學的孩子,他們是不是也會有這種毫無理由,單純只是不想去上學的任性行為呢?

如果我們的孩子也這樣任性不想去上學,我們不能任由他逃課逃學,但是也要適度控制內心的憤怒,避免大發雷霆,冷酷訓斥,強制為之。

或許可以想一想,這樣的孩子,像不像同樣不想上班的我們。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正如同上面新聞中的小女孩,據悉孩子剛入學,讀的是寄宿學校,對學校過多的陌生不熟悉,導致她在開學後不想上學入校的情緒波動。

而小孩子很多時候,還無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更多的情緒釋放是透過哭鬧來解決的。

特別是在早晨,時間緊迫,每個人都變得焦慮著急時,更容易造成情緒上的爆發和失控。

當我們看到孩子不想上學的情緒非常強烈時,可以試圖靜下心來,與他談一談學校不如人意的地方。

如果孩子真的沒有在學校遇到太大的困難,比如學校的老師很親切,同學之間很和睦,學習和生活上也沒有遇到過多的困難。

他也始終說不出來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那麼,可能真的只是簡單

想偷個懶。

人類的本質性情就是趨利避害,懶散和享樂是每個人終生都在對抗的人類本能。

戰勝懶惰,成就自我的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樹立目標,認清責任,讓生活和夢想相關聯,有夢可尋。

說白了,想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學,就要讓他們知道上學的意義,看到自己的夢想,真正利用自身的內驅力去完成學習和生活。

一切強制性的管教和過分的嚴格要求,都會在孩子青春期前後迎來爆發性的反抗。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我只是不想上學,並沒有說不去上學

說到不想上班,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做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家庭生活的壓力迫使我們清醒不衝動,“嗷嗷待哺”的孩子,年老體弱的父母,都在告誡我們:你可以不想上班,但不能不去上班。

同樣,在孩子們心裡,他們當然明白國家義務教育的要求,知道學習是自己的責任。

如果我們真的允許他們不再上學,他們也會在心裡掂量掂量,自己到底能不能這麼做。

大多數孩子,尤其是小學的孩子們,不想上學更像是我們口中的不想上班,明白只是不想,但是不能。

曾經有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每天早晨哭鬧著不去上學,直到媽媽受不了建議她真的不要上學。

她卻哭著說:我只是說我不想上學,並沒有說我不上學!

看,幼兒園的小孩子們其實什麼都懂,上學的娃們又何嘗不是凡事心裡有數呢。

他們會試探著問我們,如果不上學我不能去工作嗎?

我們會回答:當然可以,但是社會不讓僱傭童工,同時你沒有上學也沒有文化,能做的工作恐怕只有收紙殼和破爛,自己嘗試著賣點錢。

網路上,泰國5歲小男孩因為不想上學,媽媽帶他去撿垃圾;11歲少年厭學,父母讓他去搬磚,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多。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有些達到了警示的作用,讓孩子珍惜在校園裡讀書;但也有很多適得其反,反倒讓孩子更願意放棄學校提前進行體力勞動。

本來家長的目的很單純,讓他們知道現實生活中,沒有知識想要養活自己到底有多不容易,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勸導和教育已經沒辦法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了。

即便他們知道了生活的不易,還是解決不了自己不想上學的現實,學習上的困難仍然存在,反倒不如靠體力幹活沒那麼大壓力。

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步入青春期的他們,已經不再是不想上學的偷懶和衝動,而是真的在學校和學業上出現了問題。

這個時候的厭學,需要的自然是家長足夠的信任和耐心,“對症下藥”,精準解決問題。

必要時,甚至需要尋求老師或更專業的幫助。

也往往在這個時候回頭觀望,才會發現讓低齡的孩子們懂得學習和上學的意義,究竟有多重要。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請多給我一些時間,我會愛上學校和學習

豆豆是個高度敏感的小姑娘,開始上幼兒園,足足哭了兩個多月,第一次集體演出哭鬧著不上場,第二次鼓足勇氣上場後直接在舞臺上哭起來。

上了小學後的豆豆仍然是個小哭包,一年級剛開學時,要每天早晨在校門口抱著媽媽撕心裂肺地哭一陣子,再由值日老師帶著送進班級,然後再在班主任旁邊揹著書包哭一陣子,才肯去座位上準備一天的課程。

有一天,豆豆回家失聲痛哭,她邊哭邊說:老師再也不喜歡我了,老師說她以後再也不會管我了!

媽媽詳細問了才知道,原來這天早上老師什麼嘰嘰喳喳全是吵鬧需要幫助的孩子,豆豆在旁邊拽著老師一頓哭。

老師就跟她說:你要學會堅強,不要再哭了,我沒有辦法每天早晨都照顧到你,小學生了不能每天上學都哭啊!

一句話,頓時讓痛哭的豆豆啞然失聲,她彷彿聽到自己內心碎裂的聲音,同時自定義認為老師以後再也不願意關心她了。

慶幸的是,媽媽曾經瞭解過高度敏感孩子的特徵和力量,她完全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還在適應中,要比其他孩子更細心,更謹慎,更敏感一點點。

當她準備好時,她會做

比任何人都好。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豆豆的媽媽首先平復了孩子的情緒,同時給了她足夠的肯定和安慰,讓她認識到自己稍微有些敏感的性格不是不好,只是稍稍有點不同。

她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很強的辨析能力,雖然前期適應的有些慢,但往往會厚積薄發,越來越好。

同時告訴她,不是老師不喜歡她了,而是因為每天早晨面臨的事情太多,相信她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希望她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最後,媽媽當著豆豆的面,給老師通了電話,將豆豆高度敏感的性格跟老師談了,希望老師再多給豆豆一些時間來適應。

老師也提議以後每天早晨為豆豆準備一個椅子,允許她在老師旁邊平復好心情後再去整理書包。

得到媽媽和老師肯定和關注的豆豆,很快放下了內心的戒備,哭的情況緩解了很多,幾乎沒有使用上老師的特殊關愛小椅子,就平穩適應了過渡期。

如今,二年級的豆豆雖然有時也會抱怨不想去上學,但能夠按時起床,值日時提醒自己提早到校,還精選當上了值日班長。

她每天在校園門口,都會甜甜地衝媽媽喊一聲拜拜,然後開開心心地獨自走進校園。

她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有時候還沒有準備好,但不要著急,等我準備好了,我會做到最好!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

寫在最後

這是一個高度敏感孩子的典型例子,但是不管孩子是否屬於敏感型別,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等待,往往更重要的是信任他,幫助他,陪伴他。

我們要學會認同他們的不適感,並一起分析這種不適感將何時結束,以及在結束之前,我們需要做哪些努力。

當孩子不想上學時,除了問問他不願去的原因,也給他個擁抱,告訴他:其實,有時候,爸爸媽媽也不想上班。

但我們只是偶爾,想讓自己偷偷懶,不是不去做。

只因為,在我們心中,有一顆載著夢想和幸福的種子,需要我們一直努力,向前進!

熊孩子不想上學,也許不是不愛學習,不是老師嚴厲,不是校園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