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道德經》智慧——人生三問 足止長久

心悟《道德經》智慧——人生三問 足止長久

生活在別人的評判裡,生活在自己的擁有中,一切都覺得很正常,習慣於出發、努力、奮鬥,卻少了反問、反思、反省。參照別人的生活,認為自己身邊大多數人都這樣生活,把大家的習以為常方式作為價值標準。

也有無明失落,也有煩惱痛苦,也有快樂喜悅,不知原由,不解究竟,不明真心本來面目。追求於名聞利養,沉迷於誘惑慾望,安然於顛倒妄想,以權、利為爭為求,教人曲解,扯人同行,拉人下水。也粗粗問過生從何來,生為何義,死從何去,不得答案,就按部就班,就隨波逐流,就苟且偷生。

今天跟著老子,對人生進行三問,問出邏輯,問出根本,找到人生的本原,尋得生命的究竟。

一問:名與身孰親?與內心依附的誰更親,是名聲還是身體?特別是身體沒有患病的時候,總是用身體的消耗與透支去求得身外的名聲。要等及身體患病了,才認識到,名聲是身外之物,換不得身體的健康。當然這種比較,也是順著世間普通人的想法進行發問的,以此來說明人們迷失得很遠了。捨身求名那是捨本逐末,這裡比也是不究竟的。

二問:身與貨孰多?身體和財貨比誰更多。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不好比的。現實中,很多人總在比。身體只有一個,財貨想要很多。“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為求難得之貨,投身為盜。“財貨有餘,是謂盜誇。”追求物質的佔有,不嫌多。一定要等身不由己時,才理解,再多的財貨都是多餘,不如得一身自由的豐富。這一身比起財貨來說,才是真正的多,因為是生命真正的依附。

三問:得與亡孰病?得到和失去誰是病?誰是問題?得到名聲和失去名聲,得到財貨和失去財貨,得到身體和失去身體,怎麼去判斷有病、有問題呢?“至譽無譽。”“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得就是失。包括身體,失就是得。“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因為得病,身體都是個累贅。

反著回答:甚多則亡。“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分喜愛必然更大浪費,越多的藏有必然更大的損失。

正著回答:足止長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道滿足,可以內心純粹坦然,知道適可而止,不會因多失去,知足知止可以平安長久。知人與道、天、地同大一體,自然會足,是周全也滿足,自然會止,止於無慾、無爭、無為。把生命置於自然之中,自然就與天地一樣,不自生而長生,自然天長地久。

心悟《道德經》智慧——人生三問 足止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