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佛說:“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

人過得快樂與否,其實,主要在於你自己,你認為你快樂,你就快樂,你覺得你不幸,你就不幸。

你的心境決定你的情緒,周圍的變化其實改變不了什麼。

有些時候,一個內在快樂的人,即便是命運給他再多的苦難,他也會覺得這是命運的考驗,從容應對,改變人生。

而有些人天生有著暗黑情緒,即便是給他太多的幸運,他也會揮霍無度,最終,讓自己一無所有。

所以,一個人的境況並不是隨著周身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而是隨著自己內心的改變而改變,要想人生如意,就要學會反觀內心。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01。所謂心隨境轉,苦不堪言;境隨心轉,方得自在。

有些時候,我們明明一無所有,卻過得簡單快樂,那是因為你不曾擁有,就沒有貪念,沒有貪念,人就簡單,自然心情就好。

可是,有一天,你收穫了財富,又收穫了愛情,你就會變得心生歡喜,因為,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幸福。

可是,當這一切又失去的時候,你就會痛苦不堪,全然忘記了,當初你快樂的時候,依然是一無所有,你只是又回到了原點而已。

這就是因為你心隨境轉了,你還是原來的你,你什麼都沒有失去,只不過你得到了一些東西,又把這些東西弄丟了而已。因為得到了你高興,失去了就痛苦,心境發生了改變,人就變得快樂不起來了。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在佛經上,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少婦,因為丈夫移情別戀,而孩子也離家出走,她心如死灰,就跑到山頂要跳崖。

這是,正好一個高僧從此路過,救下了她。

少婦看著高僧一臉的無奈道:“我本一心求死,你又何苦救我?”

高僧聽罷,搖了搖頭說道:“你這是何苦呢,世間千般苦,皆因一念之差,你有何可惱說出來也就罷了!”

少婦哭訴了自己遭遇,又說道:“我生無可戀,活著又有什麼意思?”

高僧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的丈夫移情別戀,證明你們緣分已盡,你的孩子離家出走,說明他要開啟自己的人生,這又與你何干?”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少婦愣了愣說道:“可他們都是我的親人啊,他們都離開了我,我該怎麼活啊!”

高僧搖頭說道:“在你沒有婚配之前,你是怎麼活得?”

少婦說道:“那時我在工廠工作,一個人也很開心的,後來遇到了丈夫,我們戀愛了,結婚了,成了家,有了孩子。”

高僧笑道:“你現在不是又單身了嗎?你什麼都沒有失去,只是又回到原點而已,老天給了你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這有什麼不好嗎?“

少婦一聽,突然開悟,連忙道了一聲謝,轉身離去,再也 不提輕生之事。

其實,人生中的煩惱皆由新生,你認為你快樂,你就是快樂的人,你若總是活在過往的痛苦裡,那麼,你永遠都不能解脫。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心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也就是應了那句話:“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02。人心變了,一切就變了!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

人生的路上,哪有一帆風順的,所有的痛苦都是源於執念。

你越是執念於什麼,什麼就會困擾著你,可是當你放開一切之後,卻發現,那根本就不是什麼事。

有一個和尚住茅草屋的時侯,他並不覺得自己過得苦,相反,心情很愉悅。

他在門口寫了一副對聯:‘萬里青天開笑口,三間白屋豎拳頭’。

於是,他就像彌勒菩薩一樣,整天哈哈大笑。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三間草屋,他並不覺得自己過得清苦,而是覺得這裡是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這就是一種境界,他的心情是美麗的,自然不管是住在什麼環境裡都會覺得舒服。

而我們的人生隨時有境界,痛苦的時侯想到那些痛苦,痛苦還沒有來的時侯,腦海中又隨時出現痛苦的威脅,這是苦惱的境界。

高興地時候,我們就越來越得意,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感到高興,因為你心情愉悅,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所以,人心變了,一切都變了,如果你還執意的想要獲得更多,那麼,唯有痛苦與你相伴。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03。心中有佛,則所見皆是佛。

佛說:心中有佛,則所見皆是佛。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有的人修煉的是心,有的人修煉的是情。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的生活全靠自己掌握。

金剛經裡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人只有看開,放下,方能自在。

很多時候,你要領悟一個道理,讓你痛苦的人,可能就是前來幫你的人,前來渡你的人。

所以,只有想開了,才能看得遠。

古語有云: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不管你是腰纏萬貫,還是一無所有,都是一生,不管你有無所愛之人,都是一輩子。

走過的才是人生的風景,經歷的都是人生的故事。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04。南懷瑾的智慧

南懷瑾先生所著的《金剛經說什麼》一書中提到:“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

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

所謂根本的智慧,也是一個名稱,拿現在觀念來講,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瞭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

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

這個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兩個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

清朝有位歷史學家趙翼,也是大詩人,大文豪,他晚年寫了三首有名的詩,其中有一首說: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所以,做人就要心寬,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做人,肚量越大,成就也會越大。心底無私天地寬,心有海量萬事容。

凡事放寬心,好運自然來,凡事都計較,處處是煩惱。

《金剛經說什麼》是由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所編著的一本關於佛學經文《金剛經》的書籍,讓我們明白《金剛經》所要講述的事情。

這本書是在《金剛經》的基礎上,給予充分解讀,讓你一看就懂,是看得懂的佛經。

如果你想領悟人生大智慧,如果你想了解佛經,那麼,歡迎點選下面連結,這本《金剛經說什麼》,非常值得收藏!

境隨心轉則悅,心隨境轉則煩,看開方能解脫!

金剛經說什麼【兩本】【墨池文化】

檢視

我是專注感情生活,點選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