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有一種太子叫作明君的太子,尤其是那種還挺能活的明君,當他們的太子大多沒有好下場,公認的明君無外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如果再加幾個人的話,我認為秦皇之前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趙雍算一個,宋祖往後的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都能夠算得上吧!

我們看看他們在皇位繼承時候所遇到的困難吧!趙武靈王被梁啟超認為是繼黃帝之後最有作為的一個君主,結果在立儲的時候廢長立幼,晚年的時候竟然還後悔了,最終在沙丘宮變中被人活活餓死。

秦始皇晚年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結果死在了外面,長子扶蘇沒有即位,反而公子胡亥即位,帶領秦國走向滅亡。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漢武帝晚年時候寵愛鉤弋夫人,生下劉弗陵,為了讓劉弗陵當太子,爆發了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被逼造反,最終兵敗被殺。

趙匡胤的傳位最為神奇,從金匱之盟到燭光斧影,反正皇位最後是沒有傳給兒子。

康熙被稱為聖祖,晚年卻發生九子奪嫡,太子胤礽被兩立太子,最後也是兩被廢。

種種來說,也就是明朝的太子比較穩,立了之後就不再改,即使蠢起來像頭豬那也是朱家的皇帝,最讓人氣憤的是,太子可以死,但是朱元璋立皇孫啊!當然,結果我們看到了,靖康之難後,建文帝的屍首丟了六百年,都沒有找到。

上文沒有提及的最後一個明君,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登基歷史就不光彩,是發動玄武門之變後,弒兄逼父才登基的,在其登上皇位之後,也很重視對繼承人的培養,不想再發生玄武門之變這樣的事情。

唐太宗一共14個皇子,在當時唐朝嫡庶之分很嚴重,其中為長孫皇后所生的3個兒子最為唐太宗所重視,他們分別為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唐太宗是很看好李承乾的,在即位的時候就立李承乾為太子,希望李承乾不要成為李建成第二,李承乾剛當太子的時候,有長孫皇后在,李承乾是一個好孩子,史載其“性聰敏, 太宗甚愛之”。

在李承乾八歲的時候,唐太宗就任命剛剛卸職的丞相蕭瑀為太子少師,後來更是用著名大臣李綱為師,為的就是能夠讓李承乾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當時李世民對李承乾十分照顧,李承乾生病的時候,一向不搞封建迷信的李世民,先是允許剃度三千和尚為其祈福,後來又請天竺高僧,總之,把李承乾當作手心裡的寶。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如果長孫皇后不死,估計皇位妥妥是李承乾的,但是貞觀十年的時候,長孫皇后去世,對於唐太宗和李承乾都是一種打擊,我們經常在書中看到李世民跟魏徵發脾氣,最後勸李世民的總是長孫皇后,那是因為隋唐時期門閥制度特別厲害,長孫皇后代表的是很大的權勢,即使是貴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敢輕易發脾氣。

長孫皇后去世後,關於李承乾的負面訊息越來越多了,先是李承乾貪玩,不好好學習,後來是李承乾有同性戀傾向,最後竟然是不尊重師長,甚至要謀殺老師。

反正不好的一面在長孫皇后去世全部都顯現出來了,李世民對其逐漸不滿。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李承乾的種種作為,相對於李唐皇室來說,遠遠算不上什麼,從李淵、李世民、李治、李隆基、李亨這些皇帝來看,丫的一個比一個會玩,恰恰是李承乾比較倒黴,受到的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

一方面李承乾是一個坡腳,這種有傷大雅的行為在別人的眼裡棕感覺不符合一個君王的形象,從而使得李承乾內心本來就有一些自卑;另一方面卻是李世民的嚴格要求,希望李承乾是一個完美的太子,然而明君眼裡的太子,又是相當難當。

明君眼裡,如果太子比你出色,他會感覺到做父親的不如自己的兒子,當兒子不如自己,他會感覺這個兒子有些傻,最後明君在選擇儲君的時候,都選擇了那個不太爭的那個,因為能夠坐穩不爭的那個人,往往是比較有城府的,前者是李治,後者是雍正。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當然,偏心眼是每個皇帝都犯的毛病,當時唐太宗十分寵幸魏王李泰,給李泰大肆進行封賞,在各方面規格都不輸於太子,其實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皇帝偏心眼最後立小兒子的事情是經常的事情,當時大臣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向太宗進諫說您對魏王太過偏袒,使他“有逾於皇太子”。

李世民的這種作為,實際上也讓李泰產生了幻想,認為只要扳倒太子,皇帝就是他的了,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有了不該有的幻想,當然,這種幻想還是李世民給的。

反太子政治集團的施壓,導致李承乾選擇了自暴自棄,最後被侯君集和李元昌所利用,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對於李承乾的謀反行為,李世民是十分震驚的,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一手培養的兒子,最後走上了謀反的道路,他不敢相信認為自己花了這麼多的心血培養的兒子,會反他,然而當他思考後,就明白自己對李承乾的確是不公的。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唐太宗將參與謀反的人全部誅殺,對於李承乾,曾經弒兄逼父的李世民在群臣一致要求處決李承乾的時候,還是沒有下去手,只是將其貶為庶人。

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李承乾身為太子依然造反,很大程度上跟李承乾的教育失敗有著必然的聯絡,唐朝的皇子教育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為失敗的,這種為了權力發生宮廷政變的事件,李承乾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