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張作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詫風雲並且集傳奇與戲劇性於一身的人物,他遭受到的苦難比他取得的成就還要多。野心、能力、性格三者交織在一起,使得張作霖這位出身卑微,當過貨郎,做過土匪的草莽英雄,在20世紀初的亂世舞臺上,書寫下自己的一部傳奇。

張作霖由於其傳奇的人生與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其遭受到的種種曲折而又坎坷的經歷更引人入勝。人們對於這位亂世梟雄或褒或貶,譭譽參半。對於他的評價集中於他的出身與發跡的經歷。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有人說他土匪出身,是一位窮兵黷武而又十惡不赦的封建軍閥,也有人講坐鎮東北,保國衛民,後遭遇不測,是一位名族影響。豐富多彩的人生加上眾說紛紜的評價,讓張作霖越發籠罩一層神奇的色彩。

張作霖出身卑微,他的童年充滿了苦難

張作霖出生在一個叫駕掌寺的地方,這個地方雖然農業不行,但是由於其位於遼河沿岸,是一個交通要道,因此這片地區的經濟倒也比較繁榮。張作霖的老爹張有財常年混跡於此,他並不從商也不務農而是從事賭場生意,設賭抽頭。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十賭九輸,張有財雖然名字裡面有財,由於長期從事這行業,原本富裕的小康之家也已經瀕臨破敗。張有財的行為一直也影響著幼小的張作霖,張作霖與張有財經常出入賭場,對於賭場上的事更是看的通透。

在張作霖是14歲那年,張有財因為與當地的賭徒發生爭執,被王二打死,結果王二畏罪潛逃,這樁命案也只能不了了之。張有財死後,讓他們原本拮据的家庭難上加難。

當時適逢遼河發大水,不得已他們只能舉家搬到外公家,在當時那個年月,誰家又有閒糧來養這麼多人呢?因此,16歲的張作霖便開始獨自闖蕩社會了,小小的年紀,他受盡了苦,險些都快要被餓死。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張作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貴人——孫寡婦。

農忙時期,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僱窮人給家裡打短工,孫家是當地的大戶,僱了不少人在地裡收割莊稼,張作霖混在人群中接連混了幾頓飯,他很快就被發現了,又免不了一頓暴揍。還好被孫寡婦及時發現制止住,並且還每天供他一頓飽飯。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自古以來,我們就講求,“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可真正落魄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別人幫助你,還真沒有希望你能報答什麼。但是這件事卻裝在了張作霖的心頭,經歷過飢餓,在死亡邊緣掙扎的人才知道這一頓飯多麼的珍貴。在當時,張作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到哪裡,他只能靠著自己的意志繼續往下走。

苦心人,天不負,張作霖發跡了

張作霖在社會的底層摸爬滾打,他從土匪一點點的走到了東北地區最高長官的位置,距離孫寡婦的一飯之恩,想來也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

有句話怎麼講“好了傷疤忘了痛”,同樣的道理,捱餓的日子過去了這麼久了,這一飯之恩想必早已經忘到了腦後。可張作霖並沒有忘記,他專程回鄉,費了很大的周折,找到了自己當年的救命恩人。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還為孫寡婦置辦了房屋、田產、並且就像孝敬自己的老孃一樣孝敬她,一直到孫寡婦去世很多年,張作霖還多次前往拜祭。

張作霖的報答恩人的方式引人深思:他並沒有僅僅以金錢來回報自己的恩人,他是帶著自己的誠意來表示感謝的。他提供給恩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並且還不忘回家探望,給了她人文關懷,這一點在舊社會是難能可貴的。

這可能對於孫寡婦來說也是最幸福,她並沒有接到高高在上的賞賜,而是被以最溫柔的對待,在當時那個人情冷漠的社會,這份甜蜜的關懷勝於一切。

張作霖落魄時差點餓死,幸得孫寡婦搭救,他的報答方式引人深思

時針說

這件事是發生在張作霖身上的一個小事,但是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一個縮影。張作霖是一個集梟雄與話題於一身的一個人,他處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有他自己的侷限性,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張作霖是一個爺們,是非公斷,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