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什麼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在很多人印象中,董卓廢掉漢少帝,是非常不明智的一個決定,因為這間接導致了他最後的失敗。但其實呢,在當時的背景下,董卓必須廢掉漢少帝,否則他就無法真正取得帝國執政官的地位。因為,漢少帝第一監護人是何太后,只要何太后在,董卓就算取得了執政官的地位,他也不是貨真價實的執政官。因為士大夫集團可以透過支援何太后的方式,讓董卓無法成為聖旨的合法代言人。關鍵是,當時的漢少帝已經14歲,這個年齡雖然比較小,但基本已經懂事,至少這種年齡的皇帝,如果親口說出聖旨,親筆寫出聖旨,誰也不敢說它沒有合法性。尤其是,當眾多大佬都願意承認它的合法性時,董卓就更無法自己擅自去頒發聖旨。

董卓為什麼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只要董卓無法擅自去頒發聖旨,那不利於董卓的聖旨,就有可能源源不斷被頒佈出來。在當時背景下,士大夫集團圍剿董卓的棋子實在太多。一切是顯然的,只要反對董卓的人,頒佈一系列對董卓不利的人事命令,就可以把董卓取得的優勢漸漸打破。最簡單而言,如果聖旨在提升董卓中央政府的權力同時,卻讓皇甫嵩、蓋勳等人接管董卓在涼州的軍政權力,而以他們的軍事實力、資歷和地位,再拿著皇帝的聖旨,去接管董卓的軍隊,應該不存在太大的難度。如果出現這種結果,那董卓就有可能進退失據。再比如,如果聖旨在提升董卓行政權力的同時,卻讓呂布等人接管董卓在中央政府的軍事權力。

董卓為什麼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董卓與呂布的合作關係,當時就有可能出現分裂的可能。因為,以呂布那種如虎如狼的個性,願意接受這種人事命令的可能性,實在太大了。如果到時董卓接受呂布取代他軍界地位的事實,他的實力就會明顯削弱;如果董卓不願意接受這種事實,在眾多大佬的支援下,呂布會不會火併他呢?這實在難說得很。而且,聖旨還可以讓一些資深望重的大佬,比如朱儁、盧植之類的人,去接管部分禁軍權力。只要這些人分化一部分禁軍權力,董卓對洛陽城的控制力,也會漸漸下降的。事實上,類似的情形還有很多,只要董卓不能完全控制皇帝,那對他不利的聖旨就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出現。

董卓為什麼廢漢少帝,立漢獻帝,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到時董卓怎麼辦呢?如果他接受這些聖旨,顯然會讓他自己漸漸進退失據;但如果不接受,顯然會讓他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在這種背景下,董卓就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將皇帝變成一個可以由自己完全掌控的傀儡,這樣所有的聖旨就可以由他來頒佈。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董卓才廢掉漢少帝,而選擇立漢獻帝為皇帝。首先,漢獻帝當皇帝,他的監護權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董卓的手裡。因為漢獻帝的監護人蹇碩和董太后,早都已讓何進兄妹給除掉;關鍵是,當初在阻止漢獻帝繼位時,在清除漢獻帝監護人時,那些士大夫集團的主要成員都也都脫不了干係,在這種背景下,漢獻帝的監護人,自然只能由董卓充當。

更主要的是,漢獻帝當時只有9歲,根本就沒有能力獨立頒發聖旨,士大夫集團也就無法擅自以皇帝的名義頒發聖旨。因為,一個9歲的小皇帝,他能獨立頒發聖旨嗎?這樣一來,董卓就名正言順地拒絕那些對他不利的聖旨。從這層意義上說,董卓廢漢少帝,而立漢獻帝,不僅可以讓他成為無可爭議的首席執政官,更讓他徹底掌控了頒發聖旨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