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問:

首先感恩師父的慈悲開示,是這樣的,我想問的問題就是:因為今天的主題是傳統文化,正好現在我也是在平時生活當中、工作當中帶孩子讀這些傳統文化的書籍,就拿《論語》做個例子來說,《論語》當中講,有人問孔子說: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就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這個關於這樣的話,就是很多人會在從不同的角度有他的解釋。我想聽聽下師父您的開示,還有我們引領孩子讀這樣的書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引領他們呢?

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達照法師答:

這個“以德報德”跟“以直報怨”,現在白話說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不好。以直報怨,直來直去嘛,你對我不好,我憑什麼對你好?如果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好,以後天下人都對我不好了。那對我不好倒沒關係,關鍵是把天下人都變壞掉了,這個麻煩了,他對誰都不好了嘛,那就不好了。所以孔子的意思就是你要客觀、實事求是,就是每個人犯的錯誤至少要讓他知道他錯了。

佛教講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叫五乘正法。五乘正法人乘是先按人的標準,天乘是按天的標準。

如果按孔子《論語》的這個說法,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人的標準。因為人畢竟是生活在現實的世界裡,現實的世界裡他要現實的秩序的。那這個秩序是什麼?就是他要比較公平,大家相處才會持續;如果這個世界都很不公平,活得就很痛苦,有人得到好處,有人就會受傷。所以他用以直報怨的這個話來告訴大家要有一種契約的精神,就是你對我不好,我也不能對你好;你對我好,我當然要對你好。就是你不能以怨報德,要以德報德。但是人家對你怎麼樣呢,你要不能縱容他,不能把他慣壞掉了,這個是做人的標準,所以按人的標準來說。如果按因果報應來說,就是說做壞事他也應該罪有應得,做好事也應該得到好處,用人的行為去推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這樣一個行為,對小孩的教育來說,我覺得也蠻重要的。

但是對於天人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三界以內,六道當中最重要的、最好的一個規矩就是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最高的智慧就是認識因果。人世間最高的標準、最高的規律是因果,最高的智慧是認識因果。當你認識到這個因果的規律之後,你變得就沒有脾氣了,就是你跟這個世界,只有對它好,對這個世界才有真正的好處。

所以孔子其實他講“五十歲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從三十開始講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立、不惑,到這個知天命,這二十年是講的做人的原則,人乘或者說人倫之樂,人在享受人倫之樂。五十歲以後要知天命,要享受天倫之樂。

問道解惑

人倫和天倫是不一樣的。人倫就是孔子說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天倫是“以德報德,以德報怨”,他“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會破壞任何規矩,而且耳順,好話能聽得進去,壞話也能聽得進去。為什麼會耳順?因為他享受天倫之樂,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也對你好。他為什麼會知道天命?其實就是天地之間執行的規律。天地之間執行的規律一旦被認識到了,認識到了這個因果,也就是說不管他對我多壞,其實我對他的生命來說只有給他好處,在我的生命中只有給別人增加好處才是有意義的。不管你一千個理由,你罵人家:人家罵你了,人家痛苦地罵你,你罵人家,把人家罵回去了!其實你在他的生命當中,給他製造的是一個負面的東西,並不好。

所以我覺得五十歲以內的年輕人要享受人倫之樂比較好,為什麼呢?因為爺爺奶奶帶孫子,隔代帶,會帶壞掉,大家都可以看到。為什麼會帶壞掉?爺爺奶奶會把孫子寵壞掉。為什麼寵?因為對於五十歲以上的爺爺奶奶來說,這個孩子哭啊、鬧啊、耍脾氣啊、撒嬌耍賴……覺得都是很美好的,看起來都很開心的,所以他覺得這個根本就不算什麼錯,想要什麼都給他,就寵他,就寵壞掉了。這個父母親可不是,你叫幾聲還不聽話,巴掌就扇過來,這就叫“以直報怨”,你不聽話我就給你臉色看,那這樣子實際上教育是有用的,就是對於小孩不懂的時候,你要用以直報怨的這個狀態來處理。但是這個處理,只是對這個事情,你自己也會生氣,也會生煩惱。

問道解惑

所以五十歲以上的人他一旦知了天命就享受天倫了。所以在座的,五十歲以上的就不要生氣了,人生遇到好事情也是好,壞事情其實也是好。都五十歲了,我還沒有五十歲都知道這個道理了,就是你明白了這個,確實這樣嘛。我有時候想說,一個人,我做得很好,他對我好,我當然也很感恩他;我做得不好,他還很理解我,還覺得我好,那我更感恩他。其實就這個道理。

所以很多人他雖然做得不好,雖然對不起你,但是你如果還是以絕大的包容的這個心去對待他,你自己是不會受傷的,是享受了天倫,而且你給他只有一個正面的引導。所以我覺得人倫和天倫這個還是要把它分清楚,就沒問題。阿彌陀佛!

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摘自2016。04。20北京華鼎書院《傳統文化是根》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