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文/馬慶雲

9月18日晚間,北京衛視播出電視劇《老酒館》的第44和第45集。這意味著,明日(19日)晚間,這部電視劇將迎來最後一集的大結局。而根據北京衛視的最後預告片內容來看,陳懷海的兒子樺子和日本女人小樽,最終完婚。不過,好景不長,在結婚當天,小樽可能會跳海自殺。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這部《老酒館》也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最終戰敗,迎來了自己的大結局。對於樺子為何要和日本女人小樽結婚這一問題上,估計不少觀眾存著疑點。作為編劇的高滿堂老先生,又為何非得安排這樣一個大結局呢?

在已經播出的內容當中,日本在華的戰後移民工作,於46年展開,大量的日本移民開始從中國葫蘆島乘船返回日本。而正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小樽一家也選擇趕緊返回日本,生怕走晚了,可能一輩子也回不去了。這裡邊,當然藏著當時日本移民的做賊心虛,他們侵佔中國土地,欺侮中國百姓,戰敗後,會面對什麼,估計其內心深處是清楚的。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不過,在最後的劇情當中,小樽的父母求到老酒館的陳懷海掌櫃,請求把病種的小樽留下來,讓陳家幫助照料。陳懷海則召集自己的兄弟們開會商議此事。眾兄弟對日寇藏著深仇大恨,當然不願意。但秦海璐老師飾演的進步大姐,卻說了不一樣的觀點。這或許,也是編劇高滿堂先生要設定這個橋段的最終目的。

谷三妹說,日本侵華,當然可憎,但其戰敗後,咱們應該一碼歸一碼,應該大氣,不能揪著日本的普通老百姓不放。顯然,編劇高滿堂先生創作小樽和樺子的這個橋段,除了其它的劇情編排需要之外,也想透過谷三妹的臺詞,說出這些自己的潛臺詞。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在剛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梁曉聲先生的《人世間》當中,也有類似的橋段內容。在梁曉聲先生的這部長篇著作當中,提到了日寇戰備之後,倉皇逃竄,自己軍營當中的那些慰安的日本女人們,沒有出路,只能擔驚受怕地留下來。最終,依舊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收留了她們,甚至於很多最後都成了親,生下了孩子。

無論是高滿堂還是梁曉聲,兩位劇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呈現了一個戰後的百姓生存狀態。尤其透過這種青年人之間婚姻的方式,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和解。《老酒館》作為獻禮大劇,其中的不少劇情,其實代表著中國主流藝術的價值觀念。在我們的文學和藝術生態當中,日寇戰敗之後,戰犯被審判,接下來的,便已經是百姓之間的和解了。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尤其是樺子這一角色的編排,其實飽受爭議。不少觀眾認為,陳懷海這麼頂天立地的男人,竟然有樺子這種窩囊廢兒子。這個樺子,一天到晚,不務正業,腦子裡邊只有日本女人小樽。乃至於不少觀眾認為,《老酒館》屬於爛尾的作品,就是樺子等人帶來的爛尾結果等等。

其實,編劇高滿堂創作樺子這個角色,是用心良苦的。樺子和小棉襖,實現了兩種對日的不同態度。小棉襖,在得知日本的某個青年已經成為特務的時候,選擇自己親自出馬,要將其手刃了。而小棉襖最終犧牲。這是一種頂天立地的做法。可以說,樺子的姐姐小棉襖,屬於另一種極致選擇。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但正是姐弟倆,樺子卻和一個日本女人戀愛了。這是典型的“互文”關係。一方面要打擊敵寇,一方面,又要和普通的日本人保持“愛”的關係。高滿堂編劇的創作方式,是愛恨分明的,他沒有一味的宣揚仇恨,也沒有一味地嚷嚷著愛可以化解一切。這正是一位老編劇的用心良苦。

這也正是《老酒館》的真正價值。高滿堂編劇在這部電視劇當中,被不少觀眾詬病,劇情不夠,不知道想要演什麼。其實,這部劇,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在歷史穿梭當中,人物所呈現的精氣神。高滿堂編劇,想要透過劇中人物的價值選擇,來呈現一種做人的道理。而這種做人的道理,又是方方面面的,並非一個故事或者幾個故事可以概述的。

《老酒館》迎來大結局,樺子小樽大婚,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因此,在《老酒館》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愛憎分明的陳懷海,儼然是高滿堂編劇的自我道德化身。而劇中,說相聲的方先生,堅持藝術的自由,對日寇嬉笑怒罵,也正是文學影視藝術自身所要追尋的價值。甚至於三爺的為人處世,也都是具備典型代表性的。《老酒館》重人物,輕故事,像一壺燒刀子,喝的過程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咂咂嘴之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