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對於USB介面想必大家不會感到陌生,這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最常見的介面。不管是手機、耳機、還是電腦等其他數碼裝置,在進行充電、檔案傳輸、或是連線PC進行刷機等操作時,基本全部要用到USB介面。這種通用的介面技術,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便利。

如今,市面上的新款智慧手機儲存空間基本都是128GB起步,對於常年出差的使用者而言,這個容量已經足以用於臨時的資料中轉,只需使用資料線和PC連線就能扮演行動硬碟的角色,減輕使用者的攜帶負擔。不過,細心的使用者應該不難發現一個問題,為何手機和電腦之間的傳輸速度要遠遠慢於專業的行動硬碟呢?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事實上,別看目前市面上的智慧手機基本全面普及了USB Type-C介面,但是其中大部分產品的USB傳輸速度還停留在USB 2。0的標準上。作為對比,目前市面上販售的USB快閃記憶體盤、USB拓展塢、USB硬碟盒和行動硬碟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全面過渡到了USB 3。0標準,兩者的檔案傳輸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問題來了,USB 2.0和USB 3.0究竟存在哪些差別?為什麼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手機依然使用USB 2.0,USB 3.0對於手機來說真的可有可無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這些問題。

USB 2。0和USB 3。0

在明確USB 2。0和USB 3。0的不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段歷史。1994年,為了解決當時電腦市場五花八門的介面問題,英特爾、微軟、IBM等數家巨頭企業一同推出了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在這些行業巨頭的推廣之下,USB漫長的奮鬥之路就此展開。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在經歷了USB 1。0的失敗、USB 1。1的改進後,2000年,英特爾、微軟、飛利浦、NEC等巨頭共同釋出了USB 2。0規範,並在隨後的日子裡將USB 1。0規定為USB 2。0低速版、將USB 1。1規定為USB 2。0全速版,而真正的USB 2。0則被稱為USB 2。0高速版。從理論資料來看,USB 2。0全速版的傳輸速率達到了480Mbps,約60MB/s,對比USB 2。0全速版提升約40倍。

至於USB 3。0規範,則是一種早期叫法。USB 3。0規範最早在2008年正式完成並公開發布,後被USB標準化組織更名為USB 3。1 Gen1/USB 3。2 Gen1。根據官方介紹,和USB 2。0相比,USB 3。0多了5個額外的針腳實現高速資料傳輸,最高支援5Gbps的傳輸速率,約625MB/s,對比USB 2。0高速版提升約10倍。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接著我們來看看實際區別,儘管外觀一致,但是從顏色上看,USB 3。0介面中的顏色是藍色,而USB 2。0介面的顏色則以白色和黑色為主。此外,USB 3。0採用9針腳設計,而USB 2。0採用4針腳設計,這讓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介面內部的針腳來判斷USB線材的種類。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圖源:微博)

然後是傳輸速度方面,小雷特地準備了一款支援USB 2。0的手機和一款支援USB 3。0的手機進行比較。兩邊同樣複製一個1。41G大小的壓縮檔案,實測透過USB 2。0介面大概需要2分鐘,預計傳輸速度是在15MB/s-25MB/s之間,很難達到理想中的60MB/s傳輸速度。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作為對比,透過USB 3。0介面傳輸同一檔案大約需要3-5秒,傳輸速度可達300MB/s-400MB/s。儘管無法達到600MB/s的理想水平,但是這樣的傳輸速率確實是USB2。0的10倍。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最後則是功能方面,得益於USB 3。0的特性,支援USB 3。0的手機可以透過有線連線將手機畫面輸出到螢幕上,有線影片輸出功能相對無線投屏具有簡單直接,延遲低,不卡頓的優勢,例如錘子科技的有線版TNT go和華為的有線多屏協同都是依靠這個功能實現的。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為何不上USB3。0?

有的讀者可能就會問了,既然USB Type-C從誕生伊始就打著“USB 3。1”的旗號,那為啥配備這個介面的手機,USB傳輸速度卻還是以USB 2。0為主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USB Type-C。USB Type-C本質上是一種USB介面外形標準,它擁有比Type-A及Type-B均小的體積,而且解決了傳統USB正反插的疑慮。但是,它終究只是一種物理介面的形態,介面型別和協議之間沒有任何關聯,無論是USB2。0、USB3。0還是雷電3都不過是它的“可選項”罷了。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然後,我們說回各大手機廠商為何不上USB 3。0這個問題。原因非常簡單,USB 3。0在進行資料傳輸時,會對手機訊號(包括4G網路和Wi-Fi)、無線鍵盤滑鼠(包括2。4G、5G、藍芽)產生干擾。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英特爾的官方論壇上面搜尋到相關話題,英特爾甚至為此事作出過官方說明。比起電腦,手機的通訊訊號和網路質量顯然要比有線傳輸的速度更重要。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此外,USB 3。0的特性遇冷也是原因之一。比起華為、三星、堅果和摩托羅拉主打的“有線投屏”功能,目前各家廠商顯然更加青睞不受線纜束縛的“無線投屏”功能。和“有線投屏”相比,“無線投屏”存在一定的延遲問題,在穩定性方面稍顯不足。但是這種方案對於介面沒有任何要求,手機也不用受到線材的束縛,使用起來更加自由。

除了傳輸更快、影片輸出以外,USB 3。0還有“大電流”的特性。問題來了,只看充電功率的話,USB 3。0在USB PD/各傢俬有協議面前已經完全是個弟弟,在USB PD、公版線材和USB 3。0三者無法相容的情況下,手機快充自然成為了廠商的第一選擇,因為這才是剛需。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針對為何不用USB 3。0這件事情,一加CEO劉作虎曾經表示:“USB 3。0的速度沒有意義,現在沒有人會用有線的傳輸,都是在用無線傳輸,之前很多手機都在支援MHL,現在很少有機型會支援這個,都是透過無線投射到電視上。”從廠商的角度出發,捨棄這種使用者需求不大的功能並不會令人驚訝。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有趣的是,哪怕是剩下這些支援USB 3。0的手機,也鮮有將其作為主要賣點並加以宣傳的,比如華為就根本沒有對USB 3。0做宣傳,使用者只能在官網引數列表中的角落中找到和速度有關的說明。堅果R2更加離譜,使用者無法在官網的任何頁面找到這款產品支援USB 3。0的資訊——但是它實際上是支援USB 3。0的。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直到今天,甚至有部分支援USB 3。0的智慧手機會選擇在預設狀態下遮蔽掉此項功能,例如堅果R2,就需要使用者自己摸索如何啟動USB 3。0傳輸。有的廠家在使用者試圖切換到USB3。0時,甚至會彈出一個“可能影響訊號質量”的提示,各家手機廠商對USB 3。0的態度可見一斑。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總結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難道目前市面上就沒有可以不發出干擾的USB3。0手機了嗎?答案還是有的。早在2016年,聯想ZUK Z2 Pro就曾透過抗干擾資料線,成功實現了USB 3。0連線的零干擾。近些年來,透過強化手機的抗干擾電路,USB3。0傳輸更是成為了華為、OPPO、一加旗艦手機的標配功能。

為何旗艦手機大部分仍沒標配USB3.0,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它?

小雷覺得,USB 3。0還是很有意義的。特別是在干擾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各家廠商更加應該積極跟進這項功能,哪怕代價是會導致手機的成本上升。要知道現在都2021年了,如果說價效比機型不搭載USB 3。0還情有可原,那麼售價不菲的旗艦手機還在用USB 2。0就真的有些說不過去了。

當然,可能有些人會說我用不到這個,對我並沒有什麼實際影響,但那只是對部分人而言。這個時代的手機基本都不能插記憶體卡,對資料太多的使用者而言,每次換機都是一種折磨。當你看著自己50G的資料在進度條上蠕動的樣子,盯著超過四小時的剩餘時間,你會巴不得自己的手機能有個USB 3。0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