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學虞世南,留下一卷堪稱雙絕的行書,卻幾乎被忽略

陸柬之,生卒年月不詳,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很少,甚至『唐書』中也沒有他的立傳。是虞世南的外甥,也是虞世南的學生,還是『草聖』張旭的外祖父。但他在世時,就享有『青出於藍』的勝譽,也就是說,陸柬之的書法很早就頗有成就。

也正因為這些,陸柬之曾經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三人一起並稱『初唐四大家』,但是,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陸柬之』變成了『薛稷』,因此,陸柬之在書法界的曝光率下降不少。然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陸柬之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書法史上佔有了一個重要席位。

他初學虞世南,留下一卷堪稱雙絕的行書,卻幾乎被忽略

來自網路

陸柬之不止有當朝了不起的舅舅虞世南,而且他自己的家族也很了不起。

陸機『公元261-303年』,吳郡吳縣人,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是孫吳丞相陸遜的孫子。陸機也曾經在孫吳政權裡做官,孫吳滅亡後,到西晉司馬政權裡為官。陸機初到洛陽就以文才傾動一時,其後更以『少有奇才,文章蓋世』著稱,留下的文學作品裡,以『文賦』最為著名。陸機的才能不止於此,其書法名作『平復帖』更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書法墨跡,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而同生於吳郡吳縣的陸柬之極可能和陸機同宗。

他初學虞世南,留下一卷堪稱雙絕的行書,卻幾乎被忽略

圖片來自網路

餘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這是『文賦』的開頭一句。

『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遊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揩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這是『文賦』裡的句子,文辭流美,對仗工整,堪稱古代駢體文的絕佳之作。

自西晉之唐朝的數百年間,『文賦』作為一篇中國最早系統探討文學創作的論著被廣為流傳,陸柬之作為陸機的後人肯定對『文賦』非常熟悉,不止如此,他一直都想親自書寫『文賦』的全文,以表示對先人的敬重,還有對這篇文章的喜愛。

他初學虞世南,留下一卷堪稱雙絕的行書,卻幾乎被忽略

文賦 區域性

然而,陸柬之遲遲不敢動筆,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認書法水平不夠好,玷辱了前代賢人的名篇佳作。

在多年學習虞世南書法後,陸柬之改變了學習物件,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向二王的行草書。長年累月的苦練之後,他的行草書已經極為接近二王的神韻。隨著時間流逝,陸柬之老了,他的書名隨著年齡日益煊赫遠播。

再次捧讀先人的『文賦』陸柬之終於拿起毛筆,在長約 300多釐米的橫捲上懷著敬仰之心完成了『文賦』的創作,他也終於完成了自己幾十年的夙願。

『陸柬之文賦』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紙本墨跡,長370釐米,寬26。6釐米,共一百四十四行,一千六百八十字。但是,但是,

沒有落款,

至今,也只是根據帖前有李東陽篆書『二陸文翰』,沈度隸書『陸機文賦陸柬之書』以及帖後的跋文而認為是陸柬之的作品。

他初學虞世南,留下一卷堪稱雙絕的行書,卻幾乎被忽略

來自網路

全文共有真,行,草三種書體,以行書為主,通篇上下照應,配合默契,渾然天成,書風溫潤圓渾,用筆剛柔兼濟,結體秀逸,充溢字裡行間的都是魏晉風采

歷史上很多人對此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明代謝觀在跋文中說:『書法多自 ‘蘭亭 ’ 中來,其超詣神俊,有非唐林晉帖所可同。其戈波之法雖得於虞秘書(虞世南),而變化不拘結構,自成一體,殆有逼於永和遺蹟者矣。』

而趙孟則說『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其(陸柬之),豈在四子之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

近人毛弘弢在『中國行書字典』中評價這卷『文賦』時說『陸柬之書法與其遠祖的文章可為雙絕。』

是的,正因為陸柬之留下的書作太少,以至於成為被忽視的那個人,而他又恰恰是中華書法傳承中極為重要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