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長時間以來,不少人對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北朝石刻造像傾注了很多熱情,但對同屬青州北朝文化圈的博興造像卻知之甚少,後者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原北方東部地區佛造像中獨放異彩。

此次在國家博物館中推出的“相由心生——山東博興佛造像展”,展覽了博興出土的精品文物119件(套),涵蓋石刻、金銅和白陶3種類型的造像。金銅造像多來自於1983年博興龍華寺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其年代最早者為北魏前期的禪定佛像,最晚例項是隋代菩薩像,前後相距二百多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一千多年前創作的金銅造像中有多件鐫刻紀年,為我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訊,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莊重的視覺形式和稜角分明的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先人誠摯的信仰情懷,繼而探尋造像背後綿延的生命內涵。

此次展出的金銅造像佔有很大比例,形式多樣,工藝精湛,很大程度呈現了北朝造像的精華。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北魏正始四年(507)二佛並坐像,通高13。5釐米,像高4。1釐米。兩身造型一致的佛坐像,依附於蓮瓣形的背屏,背屏下方有四足底座,形似板凳(民間有板凳佛之稱)。

這件金銅造像中的佛坐像尺寸僅高於常人拇指的一半,但人物面部仍擁有莊嚴慈悲的五官細節,造像表面還殘留有不少鎏金的痕跡。二佛並坐的造像題材取自於《法華經》(又稱《妙法蓮華經》),講述的是釋迦佛為眾菩薩和佛弟子講述《法華經》時,過去世的多寶佛坐於七彩寶塔內自地底湧出,以此證實釋迦佛所說法的真實性。時釋迦佛開啟寶塔,多寶佛邀其並坐,共宣法義。這一場面成為《法華經》的標誌性場面,也是北朝開窟造像中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僅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的金銅造像中就有12件之多。《法華經》是北朝最為流行的大乘佛教經典,該經透過開方便門、顯真實義的方式,宣揚大乘菩薩行及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思想。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東魏興和四年(542)項智坦造像,背屏中施禪定印的佛坐像同樣只有4釐米高,但細節比張鐵武造二佛並坐像要清晰,人物面型圓潤,慈祥中帶著微笑。表情的塑造,實際上是匠師用細小的刻刀在面部點畫而成,粗看輕鬆寫意,細察卻能感受到創作者熟練、精準的造型能力。佛像衣紋作密集的線刻狀,頭光、身光上整齊的弦紋與周邊流動的火焰紋,傳達一種靜動皆宜的視覺愉悅感。造像細節的清晰呈現,來自於展方的精心佈置。展櫃中小型金銅造像前大多置有放大鏡,以方便觀者品味細節。此外還在部分小型金銅造像展櫃玻璃外安裝可上下左右移動的放大鏡,這也是舉辦方為觀者提供方便而作的精心設計。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北齊菩薩立像,可以說是集中了山東北部北朝晚期菩薩造像的各種美好。菩薩像淨高12。9釐米,人物體態修長,比例協調,似聖潔的人間美少女。菩薩眉目舒展,嘴角內收上翹,頭戴低矮的三葉寶冠,寶冠兩側有下垂的繒帶。脖頸下有桃尖狀的胸飾,兩肩表現帶有蓮瓣狀外侈的披帛,披帛兩端下垂至大腿外側後折返披搭在相應的手臂上,再沿手臂外側下垂到足下蓮臺處。菩薩上身半裸,下身著裙,通身裝飾簡約但不失貴氣的瓔珞。這種菩薩裝的源頭,是古印度王子貴族的裝扮。龍華寺遺址出土的這尊菩薩像,則是在外來菩薩造像基礎上深度漢化的結果,其人物造型、衣著飾物,變得飄逸與雅緻起來,這與人們憧憬中出塵脫俗的淨土覺者印象完美吻合。這尊菩薩立像最令觀者動情之處就是那會心的微笑,似乎讓人感受到了如滿園芳華綻放般的喜悅。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北齊河清三年(564)孔招俤造彌勒交腳坐菩薩像、同地出土北齊彌勒倚坐佛像,表現的皆為彌勒,但尊格不一樣,佛教內涵也存在差別。

孔招俤造彌勒交腳菩薩坐像通高27。8釐米,像高9釐米,這在展覽的金銅造像中算是尺寸偏大了。菩薩交腳坐姿,寶冠、繒帶及身上的其他衣飾,與上述北齊菩薩立像大體相似,唯瓔珞有明顯差異。交腳坐姿在十六國北朝時期已成為彌勒菩薩的專有姿態,在較早的北涼石塔中作為未來佛的存在,與包括釋迦佛在內的七佛組合在一起,形成過去、現在、未來世的時空觀,也寓意著佛法長存的理想。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的這件精美金銅彌勒菩薩像,擁有華麗的蓮瓣形背屏,背屏上端是象徵佛法的寶塔,兩側各配置五身烘托祥瑞氣氛的伎樂飛天。

這些影象組合,與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北魏晚期至東魏時期背屏式石刻造像頗為相似,後者為山東北部北朝晚期經典造像樣式的集中代表。

需要指出的是,造像中的主尊菩薩像、蓮瓣形背屏、寶塔、十身伎樂飛天,都是單獨鑄造後,再經卯孔拼接在一起,其間包含有多重製作工藝,這比一次鑄造成型的工藝要複雜很多,不過影象的視覺觀感也因此得以最大化提升。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北齊彌勒倚坐佛像通高26釐米,像高14釐米,比彌勒交腳菩薩像大了不少。佛像頭頂上有隆起的肉髻,雙耳垂肩,面帶微笑,衣裝形式雖然還部分保留了早期佛像特徵,但其寬大的衣領披覆結構明顯借鑑了此前流行的褒衣博帶式袈裟特徵。佛像背後鉚接有鏤空的華麗背光,增添了莊重、神聖的氣質。倚坐姿造像在印度古代雕塑中頗為常見,中國內地早在5世紀的北魏也出現了彌勒倚坐佛像,這一坐姿在北魏中晚期成為辨別彌勒尊格的關鍵所在,與彌勒交腳坐菩薩像形成呼應關係。

關於彌勒,在中國早期翻譯的佛教經典中就已經被提及,但多為菩薩尊格,真正確立彌勒信仰的是“彌勒六經”,其中《佛說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最為有名,前者對應的是上生居於兜率天宮為信眾說法、決疑的彌勒菩薩,後者講述彌勒在久遠的未來世於龍華樹下成佛,普度眾生脫離苦海。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金銅造像中,有11件銘文出現了“觀世音”“觀音”名號的例項,其中重要的如龍華寺遺址出土隋仁壽元年(601)張見造觀世音像。該像是一件背屏式浮雕金銅造像,主尊頭戴寶冠,雙手施說法、無畏印,身飾披帛,下身著裙,其兩側有雙手合十的脅侍菩薩,脅侍菩薩的蓮座自主尊菩薩蓮座兩側化生出來。背屏中有背光、化佛、火焰紋,區域性採用透雕工藝。從影象配置中可以看出,這尊銘為觀世音的菩薩像,實際上是作為佛陀尊格來表現的。觀世音在《法華經》中單列一品,言說眾生若聞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當得離諸苦難,並宣說觀世音菩薩以各種應聲普門示現救渡眾生的功德。觀世音菩薩,可以說是大乘菩薩行信仰的集中體現者,單獨造像普遍見於北朝晚期各種材質造像中。

“相”由心生:除了青州還有博興

上述金銅造像的體量都很小,甚至有的需要透過放大鏡才能看清細節,但實際上,在博興也有很大的佛像,只是使用的材質不同,最著名的如出自於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興國寺遺址石刻佛立像(當地稱之為“丈八佛”)。該像通高6。35米,佛像高5米,高肉髻,面帶內斂且自信的微笑,雙手施與願、無畏印,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胸部有富於裝飾意味的束帶。佛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袈裟衣褶極為粗大硬朗,在視覺上製造了強烈的凹凸感,這種雕刻樣式,實際上借鑑了北魏晚期金銅佛像的造型特徵。高達5-6米的大型石刻佛立像,在泰沂山系以北的山東北部有多處遺存,說明在北魏晚期至東魏時,該地區曾流行造大佛傳統,大佛一經完成,便會吸引眾多的信徒前來禮拜,這與尺寸很小、隨身攜帶以便供養的小型金銅佛像形成鮮明對比。

實際上,北朝文獻中也多有大型金銅造像的記載,如《魏書》言:“(北魏)興光元年(454)秋,敕有司於五級大寺內,為太祖已下五帝,鑄釋迦立像五,各長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萬金。”這則文獻中的赤金其實就是銅,一丈六尺換算成今天的尺寸大約是3。8米,這與我們所見的同材質造像簡直有天壤之別,這也是皇家造像與民間造像根本差別所在。此外,在《洛陽伽藍記》中也有諸多關於金銅造像的相關記載,但遺憾的是,這些令人神往的作品都消失於歷史的塵埃中了。

在中原北方早期佛教造像中,金銅造像往往先於石刻佛像發展,且很多石窟造像和單體石刻造像的衣裝雕刻樣式,經常受到金銅造像的影響,因此金銅造像在古代社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也正因為如此,加之材料貴重,金銅造像在歷代戰爭、佛難中最容易被掠奪和銷燬以作他用。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的這些金銅造像,以民間造像為主,體量很小,信眾們將之隨身攜帶以便隨時供養,在佛法傳播、發展過程中,承載了濃郁的信仰之力和厚重的文化積澱,彌足珍貴。

文|黃文智

攝影|黃文智(除署名外)

編輯|史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