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對於南方的小夥伴們來說,夏天無疑是非常痛苦的,現代的南方人,幾乎就是空調、風扇、雪糕齊上陣,恨不得把自己也給脫光。現代人尤其是女生,在夏季會穿的特別涼爽,於是有人就想到,古代人那麼的保守,夏天豈不是要被熱死嗎?別多想,古代人夏天比我們還敢穿。

古代人的夏季專屬居家穿著

古人雖然略微有一點保守,但是在自己家中就完全不同了,古人在家中穿著的非常奔放,而且一位大家都是平房,誰都看不見誰,所以什麼都敢穿。先拿男人來說,古代男人在穿著上是沒有太多忌諱的,尤其是在夏天,光膀子、大褲衩是很常見的,甚至還有的男人會選擇穿著薄紗長袍,自然非常的涼爽。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那麼女人們呢?古代女人在家中穿著也是非常涼爽的,各種超薄的薄紗長裙隨處可見,露肩和露腿的款式也是一應俱全,論穿著奔放程度,有些女生甚至還不如古代的女子;不過最兩人意外的就是,古代女子也有很多偏現代的穿著款式,比如說吊帶和超短裙也是有的。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有錢人家的生活你想象不到

如果對衣服的材質有研究,那麼你就會發現,有的材質即使將整個身體全部包裹起來,在夏季也非常的涼爽,比如說古代的有錢人家,就有一些即使在現在,也依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享受的起的著裝。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在我國的歷史課本中,曾經提到過一件考古發現的寶物,那就是素紗衣。這件考古發現的素紗衣薄如蟬翼,團起來甚至可以塞到一個火柴盒裡面,由此可以想象到這件衣服有多薄。不過這件衣服最重要的效果並不是薄,而是能讓人更加的涼快。

在夏季,古人會穿好幾層的素紗衣,這樣穿起來不但可以防止陽光直接照射面板,而且可以在身體表面形成空氣流動,這樣即使在最炎熱的夏季也依然可以感到非常的涼快。比如說在記載中,白居易有一個好兄弟去通州地區工作了,可是通州地區非常的熱,所以白居易就給他的好兄弟快遞了一件素紗衣,可見素紗衣是古人夏季必備單品。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富人有富辦法,窮人也有窮辦法

素紗衣雖然在夏季穿起來非常的舒適,但是普通人是買不起的,那麼普通人在夏季就要被熱死了嗎?在我國古代,只聽說過冬天被凍死的,可沒有聽說過夏天被熱死的,那麼古人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呢?正是靠著兩件法寶,那就是竹衣和麻布了。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那麼什麼是竹衣呢?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些人經常穿著一些鏤空的衣服呢?很多人以為這是劇組的突發奇想,其實在古代,這類衣服是十分流行的。

首先,這種衣服的材質便宜,古代砍竹子是不要錢的,所以家家戶戶都能做的出來,其次,這件衣服是用來內穿的,不但能防止汗液打溼衣服,更能在面板表面形成空調系統,這樣在夏天就涼快多了。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不過古人最大膽的,應該還是“真空”上陣了。在夏季,很多人都會選擇穿長袍或者裙子,然後推上直接套上一個從小腿到大腿位置的“褲腿”,私密位置是真空狀態,這樣穿著別提有多舒服了。

其實古人是十分有智慧的,尤其是在穿衣服這個問題上,不但想法新穎,而且穿著十分的大膽,不像是現代人,夏天永遠是短袖短褲,穿起來不但非常的熱,而且一點創意都沒有。

》》》古人過冬主要靠熬,燒炭燒煤燒柴都是妄想對古代的北中國普通民眾而言,在漫漫寒冬裡取暖,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燒不起炭

古人所能擁有的取暖燃料種類有限,無非是木炭、煤和薪柴。木炭取暖體驗最佳,但價格昂貴,一般只有皇宮、官府及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宮廷和政府部門,自古即有取暖的制度保障,使其在冬季能夠擁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薪柴。唐朝的“木炭使”、元朝的“柴炭局”、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柴炭處”等,均下轄柴炭廠、山林及專屬的樵夫,負責為宮廷和政府部門採辦燃料、製作木炭。

除了發放木炭,有時候也會由政府部門直接發給薪柴,或是在俸祿中發放取暖費用。比如,唐朝每年發給京官的薪柴,需桐木72萬根之多;若還不夠,則從宮中調取“蒿根柴”補足。明朝官員的俸祿中,專有一項“柴薪銀”,作為官員購買柴薪的補貼。

“惜薪司”這類機構生產的木炭,對品質往往有著相當高的要求。比如,“紅籮炭”是明清皇室的御用木炭,其產品標準是:

“皆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每根長尺許,園徑二三寸不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清朝乾隆年間,圓明園等處,一年要用掉這種紅籮炭64405斤,另加黑炭566228斤、煤367433斤、木柴360248斤。坐擁燒不完的紅籮炭,乾隆皇帝的冬天特別溫暖,他開心地在詩中寫道:

人苦冬日短,

我愛冬夜長。

……

敲詩不覺冷,

漏永夜未央。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圖:乾隆帝寫字像軸

燒不起煤

煤進入日常生活,始見於北宋的東京汴梁,當時稱為“石炭”。不過,底層民眾是用不起的。

北宋政府喜好“煤炭專賣”政策,對煤炭資源實施管控,由政府統一售賣。比如,宋徽宗時,“官賣石炭增二十餘場”,朝廷大獲其利。這種專賣政策,往往導致煤價高昂,民眾無法在冬天購煤取暖。

木炭價格昂貴,煤炭又在政府的管控當中,於是乎,北宋開封城的冬天,對普通民眾而言始終是寒冷刺骨。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冬天,開封城“民間乏炭,其價甚貴,每秤可及二百文”(“秤”是當時的一種計量單位,十五斤為一秤。可供參考的一個物價標準:大中祥符元年,北宋襄、許、荊南、夔、峽等地的麥子是12文一斗,大米是30文一斗),眼見民眾實在熬不下去,政府“出炭四十萬”,將自己控制的部分木炭拿出來,半價投放到市場上,民眾蜂擁搶購,結果發生了“有踐死者”(踩踏至死)的慘事。宋仁宗嘉祐四年冬天,“陰寒雨雪”,薪炭、食物價格倍增,據歐陽修的奏摺,當時開封城內“寒凍之人,死損不少”,買不起炭和煤的普通人家,為了禦寒,只好鋌而走險,違背禁令砍掉桑棗之樹,乃至於去偷伐皇陵周邊的樹木。

元明時期,能夠用煤取暖者,仍主要是宮廷、政府機構和官宦人家。直到清朝中後期,因為西洋採煤機械的引入,北京城的普通民眾,才有了在冬天燒煤取暖的機會。清人筆記中說,京師“例於十月初一日添設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市場上出現了煤餅、煤球,隨之也就出現了“小戶人家熱炕頭”。

可惜的是,因清廷一再限制民間開採煤礦,這種“小戶人家熱炕頭”的現象,即便在晚清的京城,也並不普及。

清廷限制開礦,原因有二。首先是擔心採礦破壞風水;其次是防範人員集聚,擔憂礦工聚於一處容易造反。比如:

(1)順治下旨:“渾河大峪山場,關係京城風水,不許開窯採石,違者從重治罪。”

(2)康熙命令:“紅石山……楊家頂一帶,均關風水……通行嚴禁。”

(3)嘉慶指示:“如準民人挖煤,相沿日久,民人積眾,難免不滋生事端”。

朝廷如此看待煤礦,地方官員查禁礦場時,自然也往往以此為由。比如,乾隆時的江寧知府沈孟堅上奏請求查封煤礦,說的正是:

“一經開鑿便疑為破傷地脈,必至聚眾釀案”,“招徠礦徒,半皆亡命,雖設鈐制,流毒不淺。”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圖:晚清,山西的挖煤工人

動用官兵,武力驅逐挖礦百姓,將煤礦“土石盡行堆砌,永遠封禁”(長沙),是當時的常見之事。不過,由政府督辦,並繳納重稅之後,也是可以在指定地點開採煤礦的——開礦者所得煤炭,20%作為稅收上繳政府,40%由政府低價收購,剩下的40%才能在市場上自由販賣。

如此做法,相當於大幅提升了煤炭的開採成本,抬高了煤炭的市場價格。

燒不起柴

普通民眾燒不起炭,也燒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夠用來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稈和雜草這些“薪柴”了。

遺憾的是,薪柴雖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卻是古人的生活常態。比如,唐武宗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華,他見到山東一帶普通百姓,因為燃料匱乏,“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來了極貴重的客人,“便與空餅、冷菜”,作為招待的佳餚。日常生活中連“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談不上在冬天燒柴取暖。

這也是缺柴少薪成為歷代普通文人重要哀詠主題的緣故所在。唐代詩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嘆“敲石不得火,壯陰奪正陽”;北宋詩人趙擴買不起柴,只好“毀車充薪”,把家裡的車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詩人韓淲,“家貧無人去拾柴”,只好在寒冬裡咬緊牙關發抖;元曲《朝天子·客況》裡,窮人家柴薪不夠,只能聽憑冷雨寒風催折。

古人穿什麼衣服過夏天?想法新穎,穿著大膽,比我們現代人還敢穿

圖:賣柴曾是舊時的一個重要行當

事實上,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北方的許多農村,仍然沒有足夠的薪柴用來取暖。1981年的一份調查報告披露,森林資源豐富的黑龍江“全省三分之二的農戶缺少生活能源”,該省的海倫縣是一個典型:

“六十年代後期到現在,農村燒柴短缺。……全縣農村生活能源越來越少,缺柴戶越來越多。這些缺柴戶是夏、秋一餐熱,兩餐涼;冬季水缸一層冰,屋裡牆上掛白霜。由於燒柴不夠,只好摟樹葉、刨樹根、剝樹皮……”

當然了,坐視民眾被凍死,是一件極不妥的事情,所以中國古代也有一些“取暖賑濟政策”。比如前文曾提到,開封城炭價飛漲時,宋真宗曾“出炭40萬”半價賣給民眾;宋仁宗也曾在大雪時節下令減價售賣米穀、薪炭;蘇軾任潁州知州,趕上大雪災,他發放的賑濟物資中有“炭數萬秤”、“柴數十萬秤”。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辦會抬高煤炭價格這一弊端,他曾親自批示,不許搞官營採煤業:“煤乃民間日用之需,若官督開取,必致價值倍增,京城家家戶戶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間,朝廷的禁礦政策也一度鬆動過,雍正曾批示“煤便於薪,乃日用所需,無需封禁”;乾隆也下過旨意,“悉聽民間自行開採”。

可惜的是,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傳層面。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罷,包括下面的相應機構,並無動力將之嚴格貫徹;而且,這些臨時性的指示,還常被與之相左的長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窯商人課以重稅,導致許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時代常見的故事。

於是乎,燒不起炭,燒不起煤,也燒不起柴,就成了中國古代普通民眾冬日裡的一種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