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七篇《孟子·盡心》,這一篇是《孟子》的最後一篇,也是內容非常豐富,思想性很強的一篇,今天我們分享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孟子的“心性論”,其中的核心是“心”。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簡單來說就是,盡心、知性、知天。意思是說,充分展開自己善良的本心,就可以覺知人的本性,覺知了人的本性,就領悟了天道。從心開始,可以透過盡心,知性,最後到達領悟天道的境界。換句話說,孟子認為,要人生天道,並不需要什麼藉助於外在的東西,透過人的本心就可以,透過盡心,知性,就可以另外天道,這是不是有點“陸王心學”的味道。這其實給後來儒家認識論哲學體系的展開,奠定的基礎,尤其是後來的陸王心學,就是在這個思路上具體展開的。

心學開創者,南宋著名哲學家陸九淵說:“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後來王陽明進一步構建了完整“心學”體系,提出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觀點,其中王陽明心學的四句決是精髓: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而心學的開端,可以說就是從孟子開始的。孟子構建了一個,從“心到天”的一條認識世界的路徑,而陸九淵和王陽明進一步把這個體系完善了。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那這個“心”究竟是什麼呢?這裡的心不是心臟的心,也不是心情的心,心在孟子的哲學思想中,有兩個作用。如果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圍繞“仁”字構建起來的,那麼孟子更進一步找到了“仁”的主體,那就是“心”。這裡的心,既是道德的主體,也是自我的主體,具體什麼意思,我們分開來講。

孟子在《告子》裡面說:“仁,人心也”,“仁者愛人”。仁就是人的本心,善良的本心,愛人的本心。我們也可以說,心就像一個實體或者主體,仁就是心所具有重要屬性,具有這種屬性的人,就可以表現出仁者愛人的道德品質。我們經常說,一個人有善良的本心,心也是善的主體。這個善良的本心,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良心”。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部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意思是說,仁就是要保持住人的本心,義就是讓人要走正道。放棄這正道不走,喪失了本心而不去尋找,這種人是非常可憐的。一個人如果雞和狗丟失了,都知道去尋找;但是人心喪失了,卻不知道去尋找。我們學習和求知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回丟失的本心,真實的自我。所以,在孟子看來,仁是心的一種重要屬性,如果丟失了心,就像人失去了自我一樣。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不僅如此,在“人的本心”這片土地上,還發展出了更多人的道德品質,在《孟子·公孫丑》裡面,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四端說”和“四心說”。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品質,發端於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這四種心。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心”這個主體,還進一步擴充成了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在這四心,也可以看成人心的四種本性,在四心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仁義禮智”的四種道德品性,自此基礎上構建了儒家的倫理道德體系。

孟子這裡“心”除了道德主體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心也是自我的主體,我之所為為我,關鍵在於心。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只有先盡其心,才能知其性,認識到人的本性,認識到了自我,然後就可以知天道了。孟子透過“心”把一個人的主體性展現出來了。有“心”才能認識自我,有“心”是人之所以是人的主要特徵,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關鍵。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孟子說,如果沒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否之心,這都不能稱之為“人”了,丟失了人的本心,就像失去了自我一樣,跟一個動物有什麼區別呢?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就像一個人的四肢一樣,而心才是根本,才是這四端的主體,才是人之所為為人的那個東西。

人的眼睛耳朵這類器官不會思考,所以會被外物所矇蔽,一旦和外物相接觸,便容易被引入歧途。而心這個器官則有思考的能力,思考就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心這是上天特意賦予我們人類的。所以,首先把心這個身體的重要部分樹立起來,其它次要部分就不會被引入迷途。這樣便可以成為君子了。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總之,“心”是道德的主體,也是自我的主體,人的道德品性都是發端於心,而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也是來自於“心”,孟子確立了“心”的在道德和認知領域的主體性地位,所以,孟子的“心性學”也是先秦時期主體性思想的萌芽。但其實,孟子並沒有完整論述心性以及天道之間的關係,只是提出了初步的理論框架,為後世心學體系奠定了基礎。

另外,甚至孟子還提出心和氣的關係。孟子說,心志是意氣的主帥,意氣充滿體內,而心志才是主宰。心志關注到哪裡,意氣就跟到哪裡。所以,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動意氣。心志專一就能調動意氣,意氣專一也能觸動心志。

總之,氣和心之間有某種互動和關聯,王陽明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心志可以主導意氣,但是意氣也可以影響心志。

另外,孟子的“心氣”思想,還直接影響了後來張載的“氣本原論”,以及程朱理學中的“理氣論”,張載把氣作為萬物之原,提出了一整套唯物主義哲學觀,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

從孟子的“心性論”,到王陽明的“心學”,儒家哲學講了什麼?

所以,如果說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開端,那麼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並且開啟了儒家哲學思想的開端。好了,今天我們圍繞“心”這個關鍵字,來闡述了孟子“心性論”,心是人的本心,性是人的本性,透過本心去認識人的本性,就可以領悟天道。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