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為什麼?

04:03

5月23日上午10點,走進山東菏澤曹縣大集鎮丁樓村李燕家的大門時,才睡了三四個小時的李燕睡眼惺忪、腳步踉蹌地從樓上匆忙下來,面對一屋子來訪者,她明顯有些發怔。

屋內,到處是顧不上收拾的碎布料和演出服。桌上,一大鍋雞蛋麵條已經坨了。伴隨著旁邊房間縫紉機的規律節奏,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和25歲的李燕坐在馬紮上聊起了她的電商脫貧故事。

近日,曹縣某主播一句頗有魔性的“山東菏澤曹縣666”,讓這個過去“土窮土窮”的小縣城一夜火爆全網。一時間,各種梗層出不窮:“寧要曹縣一張床,不要上海一套房”,“總要去趟曹縣吧,體驗體驗比深圳更快的生活節奏”……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經過實地走訪記者發現,

當曹縣成為全國焦點時,這裡的電商從業者們並沒有盲目自嗨,而是忙著捕捉熱點、抓住風口,以期儘快實現產業升級。

投身電商助力家鄉鄉村振興

曹縣是全國最大的演出服和漢服基地,不僅打通了演出服、漢服等服飾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還實現了網際網路+特色產業全覆蓋。

曹縣為什麼?

曹縣縣長(右)在直播間為曹縣漢服帶貨。來源:《齊魯晚報》

而有著4。7萬人口、山東省唯一一個連續4年淘寶村全覆蓋的大集鎮,不僅是曹縣的“一環”,也是曹縣電商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樣本。在這裡,有近3萬人在農村電商鏈條上找準位置,過上了今非昔比的好日子。李燕就是其中之一。

李燕家曾是村裡的貧困戶。2015年,她從兼職開淘寶店賣兒童演出服,轉向電商創業,賣起了原創漢服。

趕上漢服復興,她很快掙到第一桶金,“頭年第一個月趕上元旦旺季,就掙了十幾萬”。之後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夕旺季,她都會連續兩個月忙得“一天睡不了三四個小時”。今年,已摸準市場的她又趁機推出寵物漢服。

如此,這個“95後”姑娘憑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家,不僅改善了家庭條件,還花30萬元蓋起了兩層樓房。

創業6年來,已經是曹縣陌上花開服飾有限公司經理的李燕真切體驗到在家鄉做電商的便利。

“我們這邊早就形成了‘網店+工廠+服務’的發展模式,鎮上做布料、打版、輔料、拍圖等電商各環節的應有盡有,足不出鎮就能完成整個製衣流程。遇到困難,政府部門都會積極去協調。”

2020年,菏澤市鄉村“好青年”名單公佈,李燕和同村“90後”姑娘趙婧挨在了一起。後者是曹縣迎來的第一批返鄉創業青年。

10年前,畢業於煙臺大學室內設計專業的趙婧辭職並說服物件回到家鄉,投身農村電商。

“當時的丁樓村又破又窮,連柏油路都沒有”,趙婧回憶道,“剛回村幾乎不敢出門,別人會說,你明明走出去了,肯定是混得不好才回來。”

2012年“六一”兒童節前夕,趙婧演出服飾店鋪生意火爆,這不僅打消了物件的疑慮,也受到其他村民的追隨。

“那時候,我們家天天晚上跟過年一樣熱鬧,門外很多人排隊等著拿貨。”

當地政府的反應速度也快得令人出奇。“2012年我們還沒成立公司,可以說賣的是‘三無’產品。2013年鎮政府便開始扶持我們建廠房,不斷擴大電商規模。當年我們的店鋪便實現了正規化經營。”趙婧說。

更快的是政府提供的電商貸款的放款速度。“我們這是先放款再驗資質,從申請到放款最慢也才3天。”趙婧語氣頗有些自豪地說,

“只有我們這兒是貸款極速達。”

如今,丁樓村被冠以“山東淘寶第一村”,而趙婧一家也在擁有了多家天貓店和加工廠後,又在今年盤下一家申通快遞站,打通了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物流的所有環節。

曹縣為什麼?

曹縣當地一家漢服制造商在店內陳列的漢服樣品(圖片來源:曹縣融媒體中心)

雖然每年店鋪銷售額已破千萬,但趙婧還顧不上享受生活,“還早呢,現在奮鬥勁兒還是挺足的,跟十年前一樣。”她真誠地說。

政府服務帶動產業興旺

“單純說我們這裡都是‘淘寶村’,我覺得有些狹窄,實際上我們是典型的‘電商村’。” 大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侯正亮於2015年上任,一上任便趕上了電商產業的爆發式增長。

大集鎮是全國最大的演出服生產基地,擁有3000多家企業,1。8萬家淘寶店,每年演出服銷量佔到全國份額的70%,漢服銷量佔到全國銷售體量的三分之一。也正因此,侯正亮認為,

“這次的‘火’有一定必然性,是在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中被機遇點燃的。”

雖然“火”得突如其來,但當地政府和村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侯正亮介紹,為迅速迎合市場、為村民做好服務,近年來,在鎮政府的規劃下,鎮裡很快建起輔料市場,即解決了表演服產業鏈上的原材料供應,又引導商戶形成聚集。接著又打造出工業園區,引導單一個體戶們走進園區,實現工業聯營和從個體戶向企業老闆的角色轉變。如今,鎮上又建成e裳小鎮,透過企業孵化、人員培訓、產業資源對接等促使商戶向中高階發展。由此,大集鎮也實現了從工業1。0到工業3。0的升級。

在服務上,政府也下足了功夫。“起初,老百姓連怎麼辦個體工商營業執照都不會,我們就專門成立辦公室,指導村民辦證、註冊企業,等他們熟練掌握流程後,辦公室又轉而組織銀企對接、發放貸款,一年能發放五六億元的貸款,滿足了村民對資金的需求。”侯正亮說。

去年,在全國上下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之際,大集鎮已率先向鄉村振興轉型。

“村裡沒有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有的是遍地的車間和小型加工廠。不僅婦女可以組織起來做縫紉、月入5000元,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盤紐扣、搞包裝,一天賺七八十元。”

侯正亮說。

村民腰包鼓了、生計問題解決了,村裡的很多事都可以順利開展了。

曹縣為什麼?

截至2020年,曹縣帶集鎮孫莊擁有1。8萬個淘寶店,表演服飾企業3000多家,是全國最大的兒童表演服加工基地、最大的演出服產業叢集。近年,這裡又開始涉獵漢服、校服、動漫服、舞蹈鞋等更多元化品類(圖片來源:曹縣融媒體中心)

侯正亮告訴記者,這次“兩委”換屆,大集鎮164個“兩委”成員中,企業法人佔到93%,“80後”上了7個,還有一名“90後”支部書記。同時,20~40歲的青年群體聚集了大集鎮整體財富的95%以上。

不知從何時起,就有了這樣一個順口溜:兒子和兒媳,敲著鍵盤唱著歌,接一個訂單就是兩萬多,老公公忙著送快遞,老婆婆忙著帶孩子,一家人過上幸福生活。

上任6年,侯正亮深感,

“實際上不是我們領導老百姓,更多的是老百姓給我們建言獻策,引領我們的思想風貌不斷轉變。”

產業升級讓“一時火”變“時時火”

今年39歲的王逢青返鄉才兩年多。連日來,他接待了好幾撥透過“快手”慕名而來的媒體,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火”的感覺。

“快手”人稱“古裝漢服王三哥”的王逢青,給自己的店鋪取名“漢服批發大世界”,並立志做中國最大的漢服供應商,“我這個人做什麼事都比較專一,要做就做最大”。

曹縣為什麼?

王逢青直播介紹漢服爆款。周韻曦/攝

走進王逢青的直播間,上百款漢服掛在牆上爭奇鬥豔、十分吸睛。他告訴記者,如今漢服產業急速膨脹,自己每天直播3小時,4個工人就得花兩三天才能完成打包,淨利潤能達三五千元。

為了配合家鄉宣傳,他架好手機即興展示起了直播。一段漢服爆款的即興介紹後,他又幽默地調侃自己賣漢服有點兒不對頭,“她們都讓我試穿,我覺得我穿上女裝不好看。”

此前,王逢青在青島從事企業管理,已經生活了17年,後被從事電商的表弟勸了回來。入行後他發現,這個生意比自己之前的更好,

“產業鏈非常好,每個環節都沒有壓力,只要識字、會操作手機就行,比玩兒遊戲簡單得多”。

正因為容易,王逢青也體會到一些“蜂擁而上”的“亂”。對此,他急切地想整合資源開一家漢服社,將生意往中高階發展,做得更加體面、規範。

王逢青的這一想法與當地政府不謀而合。

“這次風口讓我們出圈了、出彩了,如何能做到從‘一時火’到‘時時火’,這是我們更要思考的。”侯正亮說,下一步打算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往中高階發展。

如今,提質升級的文章已經開篇。

“目前我們有兩個省級重點專案,其中投資19.8億元的青創科技企業孵化園專案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漢服。我們還要加大人才吸引,把設計人才、短影片人才、銷售人才、管理人才等喜歡漢服產業的人才都招引過來,助力我們整個產業向高階發展。”

侯正亮說。

看到家鄉電商產業發展得如此興旺,與趙婧同齡的同鄉人差不多都回來了,大家不僅抱團發展,還建了微信群,取群名為“各自努力,頂峰相見”。“有人就說:你看,我們都在往上爬,如果有人往下打出溜(意指退步),還真有點兒不太好意思。”趙婧笑著說。

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 見習記者 孔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