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文/逸塵

圖/電影《七宗罪》

引言:史上最佳犯罪片,不該只有結尾被銘記

提到犯罪懸疑片的經典,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七宗罪》。

《七宗罪》具備所有一流電影的必備要素,精妙的故事、流暢的結構、複雜的藝術、深刻的哲思。

當然,那個石破天驚的結尾使得它超過一流,當之無愧地成為真正的經典。

這個結尾的好處是讓更多人知道了這部電影,而弊端是遮掩住了精妙故事背後的人性反思,讓許多人忽視了其對於深淵下的思考。

這一次,讓我們一次探究《七宗罪》精妙故事背後的哲思,看一看罪與罰的迴圈,生與死的迴圈,信仰與恐懼的迴圈。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01

罪與罰的迴圈:犯罪者,懲罰者與公眾

故事發生在一座整天下雨的不知名城市。

薩默賽特是一個還有一週就退休的老牌警探,米爾斯是接替他的莽撞新人。薩默賽特很想平穩度過最後一週,但是兩人很快被捲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連環殺人案。

兇手在殺過一個過度肥胖者後,在牆上寫下了

暴食

二字。薩默賽特意識到這是《神曲》中七宗罪的一項,很有可能是連環殺人案。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果然,接下來的幾天接連發生了幾場命案,牆上分別寫著

貪慾

懶惰

色慾

驕傲

薩默賽特與米爾斯歷經千辛最終找到了兇手約翰的住所,遺憾地是被兇手成功逃脫,在陷入絕境的時候,兇手自首了。

約翰平靜地來到的警察局,承認了一切的罪行,直言還有兩具屍體,要求和薩默賽特和米爾斯一起去領回來,否則他的律師會以精神問題為由幫他逃過制裁。

三人來到荒野上以後,沒有看到屍體,卻有個快遞員送來了米爾斯剛剛懷孕的妻子的頭顱。

約翰平靜地對拿槍指著他的米爾斯說道:第六個罪人就是我自己,我嫉妒你有美麗的妻子,幸福的生活,我嫉妒你的一切,現在你可以憤怒了。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米爾斯悲痛地發抖,薩默賽特極力勸阻,因為約翰最希望的就是米爾斯親手殺了自己,那樣米爾斯就會犯下憤怒之罪,徹底幫助約翰完成全部“七宗罪”。

最後,米爾斯還是扣動了扳機。他在開槍的一瞬間不僅殺死了約翰的肉體,也毀滅了自己的心靈。

為了方便理解,我將七宗罪的懲罰者,罪行與犯罪者做成表格羅列在下方。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從表中最後兩列可以看到,七宗罪的完成,意味著兩次身份的轉變。

第一次,約翰的身份,從

懲罰者

轉變為了

犯罪者

第二次,米爾斯的身份,當約翰成為了

犯罪者

以後,米爾斯也按照約翰所設計地成為了新的

懲罰者

當米爾斯實施完懲罰的一瞬間,他也自動變為了

犯罪者

,而法律背後的公眾則成了新的

懲罰者

如果表格繼續還有一列,結論也呼之欲出了:

公眾將從懲罰者轉為犯罪者

暴食,貪婪,懶惰,色慾,驕傲,嫉妒,憤怒。

這七種罪行如同跗骨之蛆,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並不是後天染上的惡習,而是與生俱來的品性。

約翰不怕死,甚至渴望死在米爾斯的手裡,他也只想要證明一件事: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的罪過是一樣多的。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在《射鵰英雄傳》的結尾,裘千仞被抓的時候也曾經大喊:“我一生罪大惡極,難道你們有誰不同嗎?在場的各位有一個從沒有濫殺無辜的,就站出來殺死我吧!”

懲罰者,犯罪者與公眾,真的是涇渭分明的不同群體嗎?

還是說,

我們本來就是一樣的人?

02

生與死的迴圈:未出生的孩子,米爾斯與薩默賽特

上文所述罪與罰的迴圈,雖然有些晦澀,但由於與這個驚人的結尾緊緊相關,在仔細思考後還是可以推匯出來的。

但是接下來這第二個迴圈,出現在了全片每個時刻,卻完全讓人察覺不到痕跡。

《七宗罪》是標準的雙主角電影,這誰都能看出來,但是為什麼要設定成雙主角呢?

除了讓主角之間產生衝突,保持整部電影在各大關鍵節點外,還能保持著戲劇張力以外,雙主角的設定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在某種程度上,米爾斯和薩默賽特是一個人。

米爾斯就像一個人的青年時期,稚嫩無知、衝動莽撞,但是心有理想,堅信正義。

薩摩薩特就像一個人的老年時期,經驗豐富、不急不躁,但是認清現實,承認黑暗。

有一場兩人在酒吧中談話的戲,是這個觀點最好的佐證。

兩人聊到了薩默賽特的退休,薩默賽特無奈地說,人類的罪惡已經無可救藥了,離開是一種必然。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米爾斯忍不住打斷道:“你並不是因為認為城市充滿黑暗才離開,而是因為你要退休了,才有這種想法,說出這種話的。”

薩默賽特沉默了一會兒,無奈地笑了笑,沒有說話。

兩人這番對話很像一對父子——米爾斯彷彿是年輕力壯,意氣風發,鄙視退縮的年輕兒子。

薩默賽特彷彿是一個看盡滄桑,謹慎保守,知道無法改變孩子想法,只好任其自由的老父親。

薩默賽特望向米爾斯的眼神,就像是在望著年輕的自己。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所以在米爾斯和薩默賽特之間,其實也隱藏了一個從青年到老年的迴圈。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極容易被忽視的一場戲。

那是一天早上,米爾斯的妻子翠西單獨約見了薩默賽特,她懷孕了,不知道是否應該生下這個孩子,在猶豫要不要和丈夫說。

薩默賽特看出來翠西獨自陪丈夫來到這個陌生,壓抑的城市,舉目無親,丈夫還每天在生死線上遊走,精神壓力很大,於是講述了自己的過去。

薩默賽特說道:“很久以前我也有一段感情,幾乎就要走進了婚姻殿堂。女孩當時也懷孕了,問我是否想要這個孩子,我想了想說還是不要了。

從此以後每一天,我都會想起,如果那個孩子生下來,現在會是什麼樣呢?

但即使我如此渴望那個孩子,我仍然知道,

我當初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在影片結尾,約翰殺死了翠西的同時,也殺死了這個還沒來到世界的生命。

而這個沒來到世界的生命,米爾斯,薩默賽特才構成了完整的生與死的迴圈。

你可以理解為成這樣一種邏輯:

對一切無知(未出生的孩子)→相信理想(米爾斯)→屈服現實(薩默賽特)

也可以理解為這樣的邏輯:

熱愛世界(米爾斯)→認清世界(薩默賽特)→放棄世界(未出生的孩子)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這兩對父母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沒有讓他們的後代來到人間。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在2019年度華語劇TOP1《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一位堅持丁克的醫生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不想我的孩子來到這個眾生皆有病的社會。”

03

信仰與恐懼的迴圈:聖經,神曲與七宗罪

如果說第一個,第二個迴圈還存在於電影的顯性層面,主幹層面,那麼第三個迴圈就存在於隱性層面,線索層面。

這就是電影中最關鍵的三個線索:

《聖經》

《神曲》

《七宗罪》

首先說

《聖經》

傲慢等七項罪名最早就是出現在《聖經》裡,從《創世紀》到《啟示錄》,經常出現這些罪行的描述。

由於基督教的強大影響力,這七項罪行也開始逐漸流傳開來,進入到西方的民俗,藝術,文化層面。

比如一些神學家的宗教著作,比如托馬斯·阿奎納的作品;一些文學名著,比如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彌爾頓的《失樂園》;還有很多畫家的作品、中世紀教會人士的佈道之中都可以找到痕跡。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其次說

《神曲》

雖然七種罪名在《聖經》已經一一出現了,但是並沒有一個系統的總結論述,在但丁的《神曲》中,“七宗罪”才第一次被系統地闡釋。

《神曲》的主要情節就是但丁在死後離開人間,歷經地獄,來到天堂的故事。

但是在地獄與天堂之間,但丁首次創造出了“煉獄”這一概念:他的設定是,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

即使皈依了基督教,仍然會有汙點,但是這些汙點既不足以下地獄,也不足以上天堂,所以需要到煉獄去洗清,去贖罪。

但丁繼而設定,這種贖罪並不是毫無限度的,只有七種罪名可以被救贖,從輕到重依次是

色慾、暴食、貪婪、懶惰、暴怒、嫉妒

傲慢

,命名為“七宗罪”。

不同於謀殺,通姦這一類不可饒恕之罪,這七項罪行是可以在煉獄中消除的,可以被上帝原諒的,在《神曲·煉獄篇》有如是說:

“他(天使)用劍鋒在我的額頭上刻了七個字母,說,你到了裡面要注意這些傷痕。”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最後說

《七宗罪》

如果仔細看,可以發現《七宗罪》將《聖經》和《神曲》這兩部重要作品巧妙地串聯在了一起。

在搜查約翰的家中的時候,發現他是一個狂熱的基督教信徒。薩默賽特也推斷:他並不認為自己殺人是在報復社會,而是認為自己在佈道。

最後約翰向警方提出要求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他自始至終都不是一個激情殺人犯,一個狂歡殺人犯,而是一個思想的囚徒,一個狂熱的信徒。

而薩默賽特和米爾斯正是從約翰的作案手法,反推測出他可能看過的書,比如《坎特伯雷故事集》,《神曲》,並透過圖書館借書記錄最終鎖定了約翰的身份。

如果說《聖經》裡耶穌察覺出了

凡人皆有七罪

,《神曲》裡但丁相信

罪惡可以洗刷

,在《七宗罪》,約翰則認為

眾生皆平等,眾生皆有罪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以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來看這三部作品,能發現一條清晰的

思想變革史

《聖經》成書約在公元100年,《神曲》成書約在公元1000年,《七宗罪》成片約在公元2000年,三部作品時間相隔正好大約1000年。

在公元元年之時,人們總結有七種罪行充斥人間,在許多人身上。

在公元1000年之時,人們相信經過贖罪,這些人可以洗清罪惡,到達天堂。

在公元2000年之時,人們發現這七宗罪如同跗骨之蛆,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永遠不會消失。

2000年來,人們在一點點消滅黑暗,卻發現黑暗紮根於心。

人們在一步步遠離深淵,卻發現離它越來越近。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結語: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去奮鬥

在影片結尾的時候,薩默賽特望著在警車中被壓走的米爾斯,輕聲叮囑局長:“儘量滿足他的要求吧。”

在夜色中,薩默賽特像是和局長說話,又像是自語:“海明威曾經說過,

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去奮鬥。

沉默了一下,薩默賽特說道:“我同意後半句。”

《七宗罪》:隱藏在驚天結局下的三個迴圈,深度解讀犯罪電影TOP1

電影是時代的比喻,更是人類的反思。

世界究竟是黑暗還是美好的,是否值得我們去奮鬥,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就我自己而言,我既不同意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奮鬥的,也不同意這個世界是黑暗的不值得一活的。

我更傾向的觀點是,把這句話倒過來看:

這個世界是值得我們奮鬥的,唯有此它才有可能美好。

(如果本文引起了你的思考,歡迎關注作者【文藝深眸】,讓我們一起給文藝以深度,賜靈魂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