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一大漏洞,有3個外號被人用過,作者卻忘了,又賜給別人

現實世界中即便是再平凡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特點,比如筆者比較瘦,常被人叫“瘦皮猴”,有人比較胖,則會被戲稱“胖子”,這些外號等於就是咱們對一個人特點的概括,文學作品中也常常會有這種設定,其中的外號往往還能夠讓讀者對角色有更深刻的印象,《水滸傳》一書中外號的運用就十分普遍,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就都有屬於自己的外號,比如“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但並非每個人都如同他們這般低調,更多的人選擇的是用一個比較誇張的外號來包裝自己,比如“雲裡金剛”宋萬、“摸著天”杜遷乍一聽就很牛,然而他們都不過只是長得高而已。

水滸傳中一大漏洞,有3個外號被人用過,作者卻忘了,又賜給別人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一定知道,書中的世界可謂是充斥著各種不公與壓迫,多數人只能選擇落草為寇謀勝出,闖蕩綠林的這些好漢就是在刀尖上討生活,所以他們給自己起一個聽起來威風一點的外號也實屬正常,能唬住別人,就多一分生存的機會,這也無可厚非,不過若是外號與別人起重複了,那才叫尷尬,《水滸傳》中還真有這麼三個角色,他們的外號就與梁山好漢重複了,難道是作者的筆誤所致?話說梁山之上是有這麼一位殺人不眨眼的好漢,他和同樣性情暴躁的“黑旋風”李逵是好兄弟,兩人在上梁山之後和“飛天大聖”李袞、“八臂哪吒”項充組成了梁山版的“陷陣營”,總是衝鋒在前,幾乎是無往不利,宛如瘋子一般,這人即是“喪門神”鮑旭。鮑旭原本是苦樹山的頭領,手下有大幾百人,乾的就是打家劫舍的事,所以他叫“喪門神”的確是沒啥問題的,而到了徵方臘一役,書中又出現了一位“喪門神”,即是那沈抃,這人戲份不破,最終是在潤州城破之時被宣贊、郝思文所殺。

水滸傳中一大漏洞,有3個外號被人用過,作者卻忘了,又賜給別人

而第二位被撞外號的人則是前文中提到殺死了冒牌貨“喪門神”的郝思文,郝思文這人外號“井木犴”,這外號的由來是源自那二十八宿,而犴就是古時候的一種也夠,生猛堪比老虎,所以井木犴用來形容那些性情比較剛猛的人是比較合適的。而郝思文的確是這麼一位猛將,他在上梁山之前和宣贊一起作為關勝的副將征討梁山,同時他也是關勝的結義兄弟,而後被梁山擒下,轉投梁山,後在徵方臘時慘烈戰死。而徵遼一役時卻也登場過一位以“井木犴”為外號的將領,那人即是童裡合,不過他與郝思文也沒有任何交集,只是作為二十八宿將登場。

水滸傳中一大漏洞,有3個外號被人用過,作者卻忘了,又賜給別人

最後一位被撞外號的又與前一位有關了,剛說那郝思文有個結義兄弟關勝,而關勝就是這第三位被撞外號的好漢,他作為梁山五虎之一,武藝超群,卻只是以“大刀”作為外號,顯得十分低調,卻不料就如此低調的外號也能與人撞上。與關勝撞了外號的人即是北京大名府都監聞達,聞達這人的確也是以一柄大刀作為武器,所以他自詡“大刀”其實也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這人還與“急先鋒”索超還有點兒交情,後也參與了與梁山一戰,只不過這人在梁山一戰之後就不知所蹤,再也沒有出現在書中。

水滸傳中一大漏洞,有3個外號被人用過,作者卻忘了,又賜給別人

這三位好漢與梁山好漢撞了外號應該算是劇情漏洞了,有人會說:“茫茫人海有幾個人的外號相同不是正常的事嗎?”放在現實世界中,這的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世間又無數個人叫張三李四都不足為奇,但文學創作則不同,嚴謹的文學創作如果要創出兩個一樣名字或外號的人的話,一般情況是要讓這些角色來一場“真假美猴王”的劇情才是,然而書中這幾位撞外號的好漢完全沒有交集。再說文學創作中的每個角色皆由作者所創,保持人物獨立個性才會讓故事更生動,又怎麼會出現撞外號的情況呢?所以這三人的外號與梁山好漢相同應該是作者施耐庵的一個失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