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前言

河套寧夏地區,古雍州地,秦漢之際為北地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朔方郡,唐隸關內道。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興州,寧夏遂為西夏腹心之地。元滅夏,置寧夏路,隸甘肅行中書省。明初設寧夏府,隸陝西行都司,洪武五年(1372年)廢,九年(1376年)置衛。清初因明舊制,雍正三年(1725年)改衛為府,領一州(靈州),六縣(寧夏、寧朔、平羅、中衛、新渠、寶豐),後幾經變易,民初改朔方道,後復舊稱寧夏。

西夏時,寧夏為首善要地,社會經濟出現一個較長的穩定繁榮時期,但元滅夏時,寧夏人口由於大量屠殺幾盡,對河套地區的社會經濟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據嘉靖《寧夏新志》記載:“丁亥(1227年)三年(金大正四年)夏六月,蒙古鐵木真滅夏·····蒙古盡克夏城邑,其民穿鑿土石以避鋒鏑,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

同書又載“元太祖滅夏,城遂空”。但經過近一個半世紀的恢復之後,寧夏“空城”事件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發生。明初,河套地區實為前線,蒙古騎兵屢屢南下殺掠。洪武初,明廷決定撤出寧夏全部軍民,以使其掠無所得,據記:“國初立寧夏府,洪武五年廢,徙其民於陝西”,“後詔徙寧夏於長安,遂空”,寧夏所屬之各地亦如是。靈州,“國初洪武三年,徙其民於關內”,鳴沙州“國初徙其民於長安,惟空城爾”。

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人為製造的真空地帶上不可能有社會經濟的發展。洪武九年寧夏設衛,主要由軍隊進駐寧夏,同時“徙五方之人實之”。據明初政策,寧夏無論軍民,首重屯墾,河套經濟才由此步入緩慢之發展時期。時寧夏軍民人戶確數,雖不見確考,但據洪武初謫戍寧夏之潘元凱詩可知:“塞下由來非樂土,況復城中多斥鹵;四衛居人二萬戶,衣鐵操戈御驕虜。”

如果考慮到寧夏軍戶基本不帶家屬,或家屬(軍餘)甚少,時寧夏人口應在5萬上下。從洪武九年(1376年)寧夏置衛到弘治十四年(1501年)弘治《寧夏新志》刊刻,其間經過125年,寧夏水利及農牧業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有統計的人口近104000餘人;永樂中寧夏屯田以積穀尤多而受朝延褒美,北路平虜城(平羅),古無城,景泰中撥“軍餘”居之,“弘治六年,居人繁富,展築新城”,都是這一時期寧夏人口與社會經濟有所發展的明證。

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但是,弘治以後至嘉靖、萬曆之際,由於屯田政策的破壞和戰爭頻繁,寧夏軍民人戶大量減少。從弘治十四年(1501年)到嘉靖十九年(1540年)嘉靖《寧夏新志》刊刻,其間僅過40年,據不完全統計,寧夏各地軍民人口僅不足6萬。其中總鎮5衛,寧夏衛有5110戶,8021口;左屯衛5111戶,8956口;前衛3590戶,5384口;右屯衛4000戶,7203口;中屯衛3557戶,5853口;共計21368戶,35417人。

再過77年,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朔方新志》刊刻時,寧夏人口見諸本志記載者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戶口原額:

戶二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口五萬六千四百四。

今額:

戶二萬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萬六千二百九十一。

寧夏衛:戶五千九十,口八千二十一。

左衛:戶五千五百一十,口八千九百五十六。

右衛:戶三千九百,口七千二百有三。

前衛:戶三千五百八十,口五千三百八十四。

中屯衛:戶三千五百四十七,口五千八百五十三。

後衛:戶一千三百四十二,口二千四十一。

中衛:戶一千九百有三,口四千六十九。

靈州所;戶一千七十四,口二千三百有六。

韋州群牧所:戶二百七十九,口四百五十七。

興武:戶四百五十二,口一千二十四。

廣武:戶一千四百有一,口八千有五。

平虜所:戶一千九十,口二千二百八十七。

嗚沙州:戶三百有五,口七百八十五。

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寧夏古稱“塞上天府”,但明末僅56000餘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其地共有29000餘戶,平均每戶不足2人,說明其時寧夏仍多軍戶。明中後期,河套地區軍事形勢緊張,“弘治以前”,蒙古遊騎南下,“少則五六千,多則一二萬,尚以為劇,今動以十數萬稱”。

而駐寧夏明軍,據嘉靖十九年(1540年)楊守禮疏稱:“原額官軍五萬六千一百五十九員名,實有二萬五千六百二十一員名”,雙方力量懸殊,全力應付戰爭尚恐力量不足,而且自弘治以來,除戰爭外“加以天役流行,漸次逃亡,戶絕數多,計原額,今皆不及其半”。情況就更為嚴重。因此,如果考慮到明代寧夏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軍隊這一事實,那麼軍隊人戶弘治以後的缺額情況如此嚴重,說明其社會經濟不可能出現較大發展的趨勢。

與明代寧夏人口長期滯於10萬以下,甚至五六萬人的情況成為鮮明對比的是:清中前期寧夏人口的暴漲。明末清初,寧夏人口無考,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寧夏府志》刊刻,距順治元年(1644年),經過136年時間休養生息,水利、畜牧、貿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人口前所未有的增殖創造了條件,而人口的增殖又為農牧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

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明末,寧夏人口5萬餘人,乾隆三年十二月(1738年1月)寧夏人口因地震,一次即損失5萬餘人,但這並未對寧夏的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可見康雍之際,寧夏社會經濟已出現繁榮。乾隆三年地震後40餘年,寧夏人口已突破百萬大關,具體反映了清代前期河套地區社會經濟的迅速上升趨勢。

乾嘉之際,寧夏社會經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個繁榮時期,但是,自道鹹以後,卻又出現了一個較長時期的衰退過程。其衰退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戰爭。戰亂中止了寧夏社會生產發展的正常過程,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流離。《朔方道志》在概述這個衰退過程產生的原因時寫道:“按清初寧夏戶口最為繁盛,道鹹以降,迭遭兵燹,同治之變,十室九空”;宣統三年,“民之死亡以數萬計,戶口凋零,職是之故。”

中衛於寧夏向稱富庶,乾隆時4萬餘戶,28萬餘人,道光時僅“一萬七千五百八戶,八萬二千七百六十八口”,人口損失70%以上。更嚴重如《花馬池志跡》所載:“查城鄉原有戶口一萬六千九百六十七戶,男女大小共一十萬八百八十八丁口,自同治兵燹,人多逃亡,現僅有八百一十六戶,男女大小共五千九百四十七丁口”。人口損失幾近95%,其社會經濟的破壞程度亦由此可以想見。

寧夏地區明清時期人口變化巨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上述衰退趨勢,實際到近代結束以前都未能恢復。宣統間,寧夏見於統計的民戶為48443戶,其中女性109279人,男性139715人,共計247994口。直到民國十四年(1925年)《朔方道志》所載人口,寧夏縣12553戶,68785口,較乾隆四十五年仍少48675戶,231566口,僅及乾隆時五分之一強。寧朔縣11977戶,52361口,較乾隆時仍少22223戶,269883口,僅及乾隆時六分之一.中衛縣14864戶,88311口,較乾隆時仍少27116戶,198483口,僅及乾隆時四分之一強。其餘各地情形大體如斯。

結語

如此,我們似可作如下結論:明清543年間,自明初“空城”至弘治間,不足150年,寧夏人口及社會經濟處於一個緩慢上升的時期;弘治至明末150餘年間,寧夏人口及社會經濟均處在一個平緩的遲滯時期。清初至乾嘉之際,第三個150年間,寧夏人口與經濟出現迅速上升的趨勢,達到封建時期高峰。道鹹同光直至清亡,寧夏人口及社會經濟經歷了長期的衰退,一直再未達到乾嘉時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