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著作《西遊記》存疑

吳承恩著作《西遊記》存疑

《西遊記》,這部深受世人喜歡的文學鉅著,其真正的作者是誰,數百年來一直是一個歷史懸案。20世紀20年代,胡適與魯迅從清代學者中論證出《西遊記》作者是淮安嘉靖中歲貢生吳承恩。但是,又有學者提出《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詞宰相”李春芳。那麼?這部傳世名著《西遊記》的作者到底是誰呢?

《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群眾創作和文人創作相結合的作品。小說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這部鉅著在文學史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就連外國的文學評論家也把這部書和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文學家的作品並稱。但是,大多數熟知並喜愛《西遊記》的讀者並不知道,關於它的作者,在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議,不能最終確定。

多數人認為,《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這似乎是毫無疑問的,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吳承恩其人其事。

吳承恩,明朝山陽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大致生活在1500年至1582年間。幼時的吳承恩非常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市井的野言稗史、志奇鬼怪。他的祖先居住在漣水,曾祖和祖父都是地方上管理教育的官員。但是,到了他父親這一代,這個書香門第家道中落,吳承恩的父親只好棄學從商,做了一個本分的小商人。

青年時的吳承恩心高氣盛,不甘心繼承父親的職業——做一個平凡的小商人。因為他自幼喜歡文墨,所以交往了一些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例如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等。

但是極富才華的吳承恩在科場卻並不順利,大約四十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但仍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八十二歲。由於他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從吳承恩的才能、條件和時間來看,《西遊記》確實很有可能是他所作。而且在他去世後四十多年後所編的天啟朝《淮安府志》中明確記載了《西遊記》是吳承恩的作品之一,這可能是證明《西遊記》是吳承恩所作的最早證據了。而且,學者們透過分析書中的語言,認為大多數都出自淮安的俚語,以此推斷作者應該是淮安人無疑,清代的大學問家紀曉嵐也從書中提到的司禮監、錦衣衛、兵馬司等機構設定推測其應為明代人所作。綜合以上種種條件,似乎吳承恩是《西遊記》作者毫無疑問。

但是,在《淮安府志》中,卻把吳承恩的《西遊記》一書歸入地理遊記一類,而非神怪小說一類。而且,無論是吳承恩的好友還是後人子弟的文集中都絲毫沒有提到過吳承恩寫作《西遊記》的影子,這實在不能不讓人感到奇怪。如果是一兩個人忘了還可以理解,可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忘了提,這又如何讓人理解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遊記》作者欄內署上“吳承恩著”,只是近代的事情。在清代以前的主流看法中,這部神怪小說的作者卻是元初的名道士丘處機。

丘處機少年出家,自號長春子,師從王重陽,是全真七子之首。南宋末年,他的名氣很大,據說元太祖鐵木真也曾慕名請他去蒙古傳道,丘處機於是率領十八個弟子,前往蒙古草原朝見鐵木真大汗,講解道法。後來,他又遊走於蒙古各地,宣揚道教真義。期間,他以西行講道的經過和途中的經歷見聞為主線,寫成了一本《西遊記》。

但是,這樣一本《西遊記》實際上是一本紀實的遊記,和我們所談的神怪小說《西遊記》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後人卻因為這兩本書的同名而糊里糊塗地把它們連在一起。

真正明確提出吳承恩才是《西遊記》作者的是民國初年的文學大家魯迅和胡適。他們確實是提出了一些證據,而且胡適也詳細考證了吳承恩的生平事蹟,雖然仍舊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因為魯迅和胡適兩人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所以他們的看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從此以後,再出版的《西遊記》上都署上了吳承恩的名字。

由上可見,《西遊記》真正作者的問題,幾百年來仍然沒有得到完整的答案,所以近年來又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看法,認為《西遊記》的真正作者是嘉靖時期有名的“青詞宰相”李春芳。他們分析了書中的一些詩詞,認為其中隱含了李春芳作品的痕跡。而且《西遊記》有的版本上面有“華陽洞天主人校”字樣,而李春芳正好曾經在華陽洞讀書,自號為“華陽洞天主人”。兩相對比,所以提出了李春芳所作一說。

可是,無論以上哪種說法,其實都沒有明確的證據。因此目前的《西遊記》出版中雖然都署著“吳承恩”的名字,但也不過是約定俗成的習慣而已,《西遊記》的真正作者是誰至今仍然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