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文/羅海玲

B、雙吐:

雙吐的單次吐音訓練:

由於雙吐“TK”中的“T”實際上是單吐,所以在訓練雙吐的時候,直接訓練“K”就可以了。同樣,以下的訓練從最低音到最高音,每個音都要認真訓練: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接著我們可以訓練一次換氣,兩次吹奏的技巧: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然後是訓練一次換氣,連續吹奏的技巧: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雙吐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單吐很相似,只是要特別注意由於T和K是兩個完全一不同的動作。

所以初學者很容易有三個錯誤:

一是吹奏雙吐容易控制不了舌頭的運動穩定的速度,會越吹越快;

二是K容易往前趕,造成雙吐音兩個兩個地粘在一起,整體速度不均勻;

三是強弱不均勻,T容易吹強,K容易吹弱。

這需要練習時特別留心,不要太緊張於舌頭的運動,要將注意力放到長音上,儘量輕鬆自然一些,才能將雙吐練得像單吐一樣的均勻穩定。

掌握了以上的基本技巧後,一些洞簫獨奏曲就能容易地演奏了。

大家要往意每首樂曲都要力求完美,不要開始就一首一首不停地亂吹,要注意質量,不要基本功稍有進步就鬆懈要求。每天的吹奏時間要拿一半來練習長音和基本技巧,功夫自然會越來越好。每首樂曲都要認真地訓練,訓練中去認真分析樂曲的段落、樂句,標出換氣位置,注意段落與段落之間,樂句與樂句之間的強弱變化,將每個裝飾音、技巧都解決好,有問題的段落要提出來重點練習,同時結合練習相關的技巧。

最後,所有的樂曲都要儘量練到能背奏,這樣才能充分體驗到音樂表演的快樂。

三、洞簫演奏中的一些較高階的技巧

(一)、半孔演奏技巧的訓練

半孔吹奏是比較高難的技巧,主要是在六孔簫中運用這種技巧,八孔簫中相對少用一些。半孔吹奏能演奏出一些正常全按指孔沒有的音,如果運用得好,音準比叉指手法更準;同時,半孔也是滑音技法必須掌握的前提技法,一般某一指孔與相鄰高音指孔的關係是大二度以上的指孔都應該掌握這種演奏方法。八孔簫因為多兩個指孔,所以降7和升3都已經有了,我們只需要訓練降6、升1和4的半音演奏法就可以了。六孔簫則要多訓練降7和降3兩個音,而這兩個音也是六孔簫中用得最多的半孔音。

具體演奏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一般我們持洞簫的雙手都像是握著一個雞蛋,按半孔時可以將需要的手指單獨翹直,這樣就自然按住了指孔的內半孔,放開了外半孔,按放的高低距離用聽覺來調整,音偏高了就壓低一點,音偏低就抬高一點,這種方法適用於使用在指孔距離窄,難於上下移動手指的時候,運用這種半孔吹奏方法,一定要運用氣息力度的多少來輔助調節音準,力度強,音就稍高;力度弱,音就會偏低;

第二種方法是需要半音的指孔,手指向高音方向平行移動手指,用聽覺調整滑動的左右距離,音偏高就少移動一些,音偏低就多移動一些,這種技法適用於演奏滑音技巧需要按半孔時使用,也最好用氣息來輔助調節音準。現以六孔簫筒音作5為例,來說明演奏半音降7的方法。

首先可以訓練降7的長音,然後再結合其他音來訓練(如下圖譜例),兩種方法都可以練,但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最適應的,作為主要演奏方式。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手指練習要達到一下就能找到變化音的固定位置。這樣,手就能適應一些有半音的快速旋律的要求。半音的基本功練習好以後,大家就可以開始訓練有變化音的樂曲,比如《幽思曲》、《逸》以及一些外國名曲改編的樂曲了。

(二)、滑音的訓練

滑音是洞簫等民族管樂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非常有韻味的演奏技巧,與絃樂器的抹弦效果相類似。單獨手指或單組手指(多個手指同時移動)的移動訓練非常需要耐心仔細的學習態度,移動的方法是單個或同時左右移動。上滑音向高音方向移動,下滑音向低音方向移動,復滑音按需要的方向開始移動,然後再回到起點。

這種滑動技法很多人只是簡單的左右運動,其實要準確地訓練,並不是平行的左右運動,而是單個手指或多個手指同時的劃圓圈運動,上滑音順時針運動,下滑音逆時針運動,復滑音在相關的指孔上方畫一個小橢圓型圈。特別要注意的是,下滑音更難掌握,要多練,以及儘可能地讓運動的手指放鬆,才能演奏得和上滑音一樣自然流暢,個別手指也許會相對比較笨拙一些,也要多練習。同時,不論是何種滑音,氣息的巧妙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訓練方法如下:

1.上滑音

右手上滑音(見下圖)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2.下滑音

右手下滑音(見下圖)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3.復滑音

復滑音有兩種,其實是上滑音和下滑音的結合,從起始音開始滑行到另外一個音,然後再回到起始音,首先演奏的是上滑音,再下行回到起始音,就形成上行復滑音;首先是演奏下滑音,再上行回到起始音,就形成下行復滑音。這種復滑音很優美,要運用氣息的巧妙配合來達到最佳效果。

A。上行復滑音:從低音滑到高音,再從高音滑到低音,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可根據需要,選擇中間加上使用吐音(多吐一個高音的起音,這樣將滑音演奏成四個音,如5665)和不使用吐音(這樣只演奏三個音,如565)。

B。下行復滑音:從高音滑到低音,再從低音滑到高音,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可根據需要,選擇中間加上使用吐音(多吐一個低音的起音,這樣將滑音演奏成四個音,如6556)和不使用吐音(這樣只演奏三個音,如656)。

訓練各種滑音時要知道最佳聽覺效果是什麼,充分運用你的聽覺來指導手指和氣息的協調動作,根據效果來調整滑音的快慢,避免出現中間音,要光滑地從起始音直接滑到終止音,反覆練習,認真比較,直到達到最佳效果。

(三)、腹震音的訓練

腹震音是管樂中最優美的技巧之一,需要認真訓練。一般的中速樂段都適用,主要運用在中速樂段的一拍或多於一拍的長音中,運用得當,效果相當優美。我們可以透過在長音訓練中加上腹震音來訓練這種技巧。

訓練腹震音的前提是對氣息運用、強弱、以及音準的良好控制能力,吹奏時,在長音的基礎上,運用腹腔往外的一定鼓推力,就如同用腹腔用氣發出“嗚……”的聲音一樣,造成氣息力度的增加和衰減,這樣,聲音有規律地變強變弱,和音準有規律變高變低,連續地迴圈鼓動,就能吹出腹震音來。

在訓練中,我們可以點一支蠟燭,放在相隔一米的地方,擺放在與頭一樣高的地方,在一次呼吸中,多次吹動它,不要太用力將它吹滅,只吹動就可以了。在訓練的時候,要注意調節兩個方面的變化:振幅、頻率。振幅大的腹震音運用於比較激烈的長音中;振幅小的腹震音運用於比較平緩柔美的長音中。頻率指在固定時間內,兩個相同高度的音重複出現次數的多少,頻率高的腹震音出現在比較激烈的場合,頻率低的腹震音出現在平穩的場合中。

訓練伊始,速度可以定為每分鐘60一72拍;頻率最好調整為每拍4次震音,這種震音最標準;振幅調整為1/2個半音到一個半音之間最好。先練好這種基本腹震音,以後再嘗試訓練增加和減少振幅、頻率的其他變化。

腹震音的強音部分是比較容易吹出來的,要注意衰減的時候氣息要及時跟上,不要斷掉氣息失去對氣息的控制能力。同時,要記得聽覺是最好的老師,訓練時對聽覺的注意一定要超過對腹部運動的注意。

訓練腹震音時,先訓練直接開始平穩速度的腹震音,以後還可以訓練由慢到快,以及由快到慢的腹震音。{腹震音一般弱的時候振幅小,頻率慢;強的時候振幅大,頻率快,這兩種都是常用的腹震音,都得認真訓練。

(四)、洞簫吹奏要重視樂感、韻味和好的音色

吹奏者除要重視以上技巧外,必須時時刻刻注重樂感、韻味和音色問題。而要演奏出洞簫的韻味,就需要熟知洞簫它本身特有的音色、技巧、演奏方法,並去努力瞭解樂曲流行的地方的音樂風格,大家要多聽相關的音響資料,像唱歌一樣地去吹奏,自然能體味出洞簫獨有的韻味來。

筆者把洞簫的音色總結為兩個字:“亮”和“暗”。“亮”可分為很多種不同的型別,需要不同的氣息和口風控制來達成,如“飄逸的亮”,聲音要吹得像風箏一樣,雖高卻不失控制,氣息在著重於音色明亮的同時,還要將氣息回退一些,氣息和肩膀逐漸下降,胸口放空;“寬厚的亮”則需要在保持音色明亮的同時,氣息要好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進入洞簫管壁,在擴大音量的同時,儘可能地尋找聲音的最大外延,同時將氣息放鬆……

“暗”的音色也有許多不同種類,比如“朦朧的暗”,可以在減弱氣息強度的同時,也弱化氣息的銳利邊角,將它模糊化,有意識地將氣息的外表稍微虛一點,就能得到滿意的效果;“滯重的暗”,則要求氣息有意識地遲鈍一點,不要那麼發音靈敏,配合上氣息的控制,就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音色的變化是很多樣的,希望學習者多琢磨,尋找演奏樂曲的最佳音色,當你能隨心所欲地運用不同的音色的時候,你的音樂必能打動所有的聽眾。

如何儘快掌握洞簫(下)

作者:羅海玲

選自《音樂學堂》

編輯整理:一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