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婆媳問題向來都是千古難題,倘若有一個公正的丈夫,婆媳關係也能得到緩和。但是若婆婆是個野蠻人,丈夫又是拎不清的,那這樣的婚姻堪比火坑。

在《知否》中,淑蘭便是成為了這樣一個不幸的人,她的婆婆孫母是個腌臢婆子,丈夫孫志高更是無德。自嫁到孫家,受盡苦楚,最終在盛老太太和明蘭的幫助下,得以和離。和離時,分給孫志高一半的嫁妝,這一半的嫁妝看此妥協,其實是淑蘭的報復。

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盛家大房這一支,是個商賈之家,金錢上自然是不用擔憂的,可惜家裡無功無名。在當時,讀書人才高人一等,經商之人是被看不上的。

盛家大房家裡無人考取功名,若想要家族和讀書扯上關係,最捷徑的便是選擇和讀書人聯姻。淑蘭作為家中的嫡長女,自然成為了這件事情的犧牲品。這也是女子的悲哀,無論在家中多麼尊貴,在必要時,都會成為家族中的犧牲品。

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孫志高,是個奇才,十二歲便考中了秀才,可惜家中人丁稀薄,與母親相依為命。家境十分窘迫,靠著母親浣洗度日。一方面要供孫志高讀書,一方面要養家餬口,孫家當時的日子的確艱難。

因為年紀尚小,成了秀才,孫志高在宥陽一帶被稱為天才,盛家長房瞭解到這件事情之後,覺得這是個機會。若是淑蘭和孫志高成親,孫志高的功名足以給盛家爭光,而淑蘭帶去的嫁妝豐厚,能夠緩解孫家的窘境。

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兩家在這件事上都有利可圖,於是喜結連理。可盛家和孫家倒是快樂了,唯獨苦了淑蘭。孫志高雖是讀書人,可身上卻沒有一絲讀書人的品性。成日裡便是將“有辱斯文”掛在嘴邊,對家中的事物不問不顧,偏愛那些風花雪月之事。

孫母更不是個好相處的,處處為難淑蘭,阻礙淑蘭和孫志高交流感情,還不斷給兒子塞小妾。因為她的從中作梗,淑蘭嫁過去幾年,都沒能生下一兒半女,被孫家詬病。

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淑蘭是個懂事的孩子,即使在孫家受盡委屈,也難得回孃家哭訴。實在是孫志高要娶娼妓進房,讓她忍無可忍,盛家祖訓“不與娼妓共侍一夫”。

以往對待與孫家的矛盾,盛家都是多送些銀錢、鋪面過去,平息了事。可這畢竟治標不治本,孫家消停一會兒後,反倒氣焰更盛,越發猖狂。

當時正好,明蘭和盛老太太在家中做客,明蘭想救姐姐於水火中,便提議將娼妓的賣身契買回來,讓她永遠不能入孫家的門,若孫家想要這賣身契,必須同意和淑蘭和離。

知否:孫志高無德,淑蘭和離分他一半嫁妝,看似妥協,實則報復

這一招奏效了,淑蘭和孫志高和離,但還有個前提,便是給孫家一半的嫁妝。可惜孫家得了這一半的嫁妝後,反倒是弄得家破人亡。

在和離後不久,孫志高帶回來的女人,便把他所有的錢財卷跑了,並留下一封書信稱肚子裡的孩子,並非是孫志高的。得知真相,孫志高人才盡失。

細細想來,淑蘭同意將一半嫁妝分給他,一方面是想盡快了結此事,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孫志高的個性,就算是得了錢財也守不住財,反倒會給他引來禍害。所以看似妥協為之,其實是蓄意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