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琚)灣,一個既有趣 又尷尬的地名

在湖北棗陽,有一個古老的地名叫“蔡陽”。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始設蔡陽縣。東漢末期,南陽郡分蔡陽縣設定蔡陽郡,治所在今古城村一帶。蔡陽比今棗陽的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後曾設立過蔡陽鎮,2000年劃到璩灣鎮,今隸屬於璩灣鎮。

璩(琚)灣,一個既有趣 又尷尬的地名

琚灣法制文化廣場

在棗陽,璩灣也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地方。璩灣的酸漿面遠近聞名,據說有近少千年的歷史。在棗陽市區以及棗陽市轄各鄉鎮的大街小巷,都可看到酸漿麵館。現在在襄陽市區、在棗陽市的周邊縣市,也有酸漿麵館。

璩(琚)灣,一個既有趣 又尷尬的地名

琚灣酸漿麵館招牌

璩灣、璩灣酸漿面很有名聲,可你看不到“璩灣”,看到的是“琚灣”。

在棗陽,有璩qú灣,而沒有琚jū灣。

查字詞典得知:

璩,qú。基本釋義:1,玉環,2,一姓。

琚,jū。基本釋義:1,古人佩戴的一種玉,2,姓。

璩、琚,都可作姓用,但是兩個不同的姓,不能混淆。否則就改姓了。

“琚”不是“璩”的簡化字,不能代替。

璩(琚)灣,一個既有趣 又尷尬的地名

璩灣酸漿面

現在,“璩灣”大都寫成了“琚灣”,機關招牌、商店門牌、學校校牌等,都如此;就連“璩”姓,也寫成就“琚”,但讀作“qú”。

“璩”字寫成“琚”字,源於漢字簡化。繁體字“劇”字簡寫成了“劇”字。仿此,便有了“璩”“琚”不分。在漢字簡化之前,璩”“琚”兩字同時存在,且各自的讀音、意義不同。它們之間不存在繁、簡的問題。

到了璩灣,到處寫的是“琚灣”,但還要讀成qú灣;可“琚”字不是多音字,它只有“jū”音。因此,不少外地人到了璩灣,看到“琚灣”,就說到了“jū”灣。就連導航報地名,也說是“琚jū灣”。

璩(琚)灣,真是一個既有趣,又尷尬的地名。

(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楊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