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很多文化瑰寶,成語就是其一。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

成語“將心比心”的精髓和靈魂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心同此理,則將心比心,感同身受。瞭解別人就得換位思考,成就自己就得推己及人。

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漢語成語的“將心比心”,出自南宋儒學大家朱熹之言。原文為:“俗語所謂將心比心,如此則各得其平矣。”(《朱子語類·大學三》)現在有的將之解釋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從人生價值觀上言,“將心比心”,乃是指示人同此一個心,心同此一個性,性同此一個情。心統性情,人人如此。

從人生方法論上言,人們的心與心之間,既可相通,以己知人,又可共鳴,心靈感通。

人心相通,則知萬里如比鄰,視人若己;人心共鳴,則識萬人同此心,待人如親。

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心性相通,方可類比。

將心比心,建立在心靈相通的心性之自覺、能為基礎之上。人作為類,具有同樣的心性知能。人同此心,包括人人同有的諸多稟賦和潛質。

同有一樣的人性,“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 (《孟子·告子上》)理義為人性,人人皆可自覺成為脫離禽獸的人。人的類本質,就是理義之性,亦即是成為社會性存在的人。

同有一樣的性才。人人都有一個善性,都有良知良能之才。每個人藉由性之才,皆可成為堯舜一樣的聖人,皆可實現自己的人格理想和道德價值。

同有一樣的慾望,“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或者說是,“欲綦色,耳欲綦聲,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荀子·王霸》)慾望相近,方能推己及人。

同有一樣的情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七情為人人具有,非有外得。“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管子·禁藏》)。同好、同惡,乃人之常情。

同有一樣的人倫,“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有此“人義”之倫,則每個人都是社會關係中的一種角色,一個關係網中的網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同有一樣的知能,“心之官則思”,思則存心養性。“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荀子·榮辱》)。見善若不及,見惡惟恐不能趨避之;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

人在“知類”中,方能將心比心。

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同有此心,才可比心。

人同有此心,而心統性情。在孔子的思想中,將心比心,既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又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前者是克己而不強加於人。後者是與人同進於善。

要做到“將心比心”,一方面要以成己之心而成人之美,一方面要以恕己之心而寬恕於人。以己責人,則人難服;以人望人,則人易服。

君子將心比心,則能“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成人之惡而不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則視人若己,人有之若己有之。“不成人之惡”,則感同身受,人之罹患若己之罹患。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就在於換位思考,在感情共鳴中相互理解,相互體認,進而互幫互助,同心同德。

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心同此心,將心比心。

既然人人同此一個心,就能在以心比心的公平、公正中“各得其平”。“各得其平”,既是各得其本心本性的自得其所,又是各節其情感慾望的互不傷害。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往往不能平,就在於不能將心比心。平者,既是平己之心,又是平人之心。前者是求諸己的“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後者是“以善養人”(《孟子·離婁下》)。

“克己”則於人不遷怒,不責怨,不嫉妒。“復禮”則自卑而尊人,常寬容於人。

人能將心比心,就能在克己愛人中,達致“各得其平”:

愛人,則以心換心,與人同樂;克己,則感同身受,與人同憂。

憂人之憂,則成人之善;樂人之樂,則成人之美。

“將心比心”是人生觀,關心、敬重別人,就是在自愛、自尊其自身。

立己立人,達己達人,需要“以心換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在於“感同身受”。

“將心比心”是方法論,瞭解、體諒他人,就是在認知、反省己身。

以己之心得他人之心,需要“換位思考”;以恕己之心寬待他人,就在於“設身處地”。

視人若己,待人如親,感同身受,就在“將心比心”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

·

·

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

·

·

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