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畫像粗糙,為何官差一抓一個準看第一句話,插翅難逃

我們經常能在電視劇裡看到這種情節,主角得罪了權貴被追捕,官府的衙役們拿著極其抽象的畫像,四處詢問路人有沒有見過畫上的人。很多觀眾看到以後都會忍不住吐槽,畫像和本人真是一點兒也不像。仔細想想,古代沒有照相機,又沒有現代這種寫實的素描畫,那麼古人是如何依靠通緝令將犯人抓捕歸案的呢?

通緝令在現代指的是公安機關對在逃嫌犯製作的法律文書,在古代則稱為海捕文書。古代的通緝令和現代的在內容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會標註好犯人的姓名、性別、籍貫以及犯下的罪行,然後就是畫像了。古代的通緝令畫像可以說十分粗糙,有些甚至三兩筆畫成,敷衍了事。如果犯人沒有特別顯著的特徵,要靠畫像認出真人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代通緝令畫像粗糙,為何官差一抓一個準看第一句話,插翅難逃

古代雖然不乏繪畫水平高超的畫師,但這種有名的畫家一般都不可能來縣衙工作,願意來縣衙謀生的基層的畫師技術水平又十分有限,這就導致了畫像與人“貨不對板”。拿著此類畫像找人,無疑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當然,官府追回逃犯不可能僅僅依靠通緝令上的畫像,也要依靠各種方面資訊的綜合。比如在古代最重要的通行證——照身帖,類似於我們今天的身份證,早在秦國時期商鞅就推行了這個政策。照身帖是一塊打磨光滑的竹片,上面刻有持貼人的詳細資訊,拿不出這塊照身帖就會被認定為黑戶。逃犯潛逃的時候在各個城鎮都要用照身帖驗明正身,與通緝令上的資訊對上的話就會立刻被抓捕起來。

古代通緝令畫像粗糙,為何官差一抓一個準看第一句話,插翅難逃

第二個手段就是連坐法,秦時商鞅在前朝連坐制度的基礎上頒佈,指本人不是犯人,但與犯罪者有某種關係而受牽連獲罪,包括知情不報、收留犯人等等。連坐法和照身帖相輔相成,成了追捕犯人的一大利器。商鞅本人後來就深受其苦,在被扣上謀反罪名而逃亡時,旅店老闆都因為此法而不敢收留他。

古代通緝令畫像粗糙,為何官差一抓一個準看第一句話,插翅難逃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在通緝令的開頭第一句話就會標示出來,那就是緝拿犯人的賞金。官府的賞金對於普通貧苦百姓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旦高額懸賞,所有想拿到賞金的人都會成為追捕逃犯的幫手,這樣的情況下犯人自然寸步難行。嫌犯逃亡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被認出來,然後被熱情的百姓們舉報揭發。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犯下了罪行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古代雖然不如現代科技發達,但也有屬於自己的智慧與方法,在這樣眾多資訊與手段的結合之下,通緝令雖然粗糙,卻也有著不小的追回逃犯的機率。特別是在百姓們的參與下,抓捕犯人的工作在古代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