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康熙王朝》劇情衝突的設定一直沿用“二人轉”模式,從康熙與鰲拜,到明珠與索爾圖,再到康熙與伍次友,康熙與周培公,康熙與姚啟聖等等,全部以兩兩對立切磋的固定套路引出劇情,較之《雍正王朝》多線敘事齊頭並進,矛盾衝突跌宕起伏的大格局相差甚遠,說的難聽點,《康熙王朝》就是個打怪升級的套路,只不過較那些勾心鬥角的後宮戲多些歷史的厚重感罷了。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在這些二人轉裡,伍次友的角色設定最為薄弱,也最缺乏存在感,看似世外高人,不食人間煙火,實則是個感情上的懦夫,權力面前的菜鳥,更搞笑的是,編劇還讓蘇麻喇姑臨終前說出:最愛的人是玄燁。不知道是蘇麻老了,得了健忘症,還是編劇把伍次友這個跑龍套的給忘記了。如果她最愛的是康熙,又何必設定一出痴男怨女的傷別離,難道是初戀不懂事?

周培公算是二人轉裡設定較為成功的一個,他出身寒門,以科舉入仕,後透過勸降王輔臣,平定陝甘叛亂成名,但這樣一個忠心事主的幹吏,卻在功成名就後遭到了康熙的猜忌,被放逐到苦寒的盛京,鬱鬱而終,而在臨死前,他念念不忘的依舊是臣子的忠義,將十餘年苦心孤詣製成的地圖獻給康熙皇帝!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周培公的遭遇,或者說設定,說明幾個道理:

(1)伴君如伴虎

周培公初識康熙,對方尚是弱冠少年,兩人一見如故。康熙欣賞周培公的才華,周培公感念康熙的識人之恩,所以在得到重用後,殫精竭慮,為主分憂,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勸降王輔臣,為平定三藩剪除了心腹大患,可以說居功至偉。但年紀輕輕的康熙皇帝卻對這個一手提拔起來的漢人官吏視若寇仇,不僅把頭功給了有名無實的滿人圖海,還在天下大定後把他放逐到盛京,讓老家那些族人們死死盯住,唯恐他有非分之想。

周培公自小熟讀經史子集,當然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但即便如此,也沒有想到和顏悅色的康熙皇帝,會如此陰毒,就連一手撫養他的老祖母孝莊皇太后也覺得孫子做的太過分。

但話說回來,封建社會的君王哪個不是如此,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勾踐殺范蠡,曹操殺呂伯奢,趙構殺岳飛,朱祁鎮殺于謙,哪個不是如此,臣子只是皇權的奴隸,為主分憂,為主盡忠是他們的本分,縱然受些委屈,也是理所當然,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伴君如伴虎!

(2)士為知己者死

士為知己者死這個說法最早來自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讓,家主智伯瑤被殺後,豫讓伏橋如廁、吞炭漆身(古龍的《劍花煙雨江南》中部分情節便是借鑑此處),最終自刎殉主。豫讓的做法受到了後世的追捧,太史公在《史記》為他開了專欄,大書特書他為主盡忠的故事。

這種做法也影響到了仰慕中國文化的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的赤穗四十七義士便是類似的套路,美國作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其研究日本的著作《菊與刀》中將這種思想定義為:義理,並言及這中做法源於日本的等級思想,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中國的仁愛是兩碼事。她不明白,所謂的“義理”不過是中國忠義思想的變種,其核心並無太大差別,要說源頭,便在豫讓這裡。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從一介草民到位高權重的大將軍,靠的是康熙的賞識和重用,如此康熙便是他的知己、伯樂,按照“士為知己者死”的設定,縱然後來的康熙對不住他,他也不該有半分怨言,不僅如此,還應該以死相報。

今日再看“士為知己者死”,不過是等級社會愚忠思想的一部分罷了。

(3)忠君愛國

中國古代社會,家國一體,忠君就是愛國,愛國就是忠君,兩者並無太大差別,歷朝歷代的君主們,希望藉助這種君國思想,將讀書人死死繫結在自己的棺材板上,如此才能萬世一系,江山永固。

但滿清卻是的例外,發源於關外的後金,是地地道道的異族,按照忠君思想,讀書人是不應該效忠於他們的。然而滿人入關後,各路讀書人很快為自己的軟弱與犬儒找到了藉口:文化!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國家不是某個人的,也不是某個民族的,只要他們認同我們的文化,就是正宗。尊孔子為萬世師表,三綱五常,民貴君輕,這就行了,至於皇帝是滿人漢人不重要!

但滿人卻不這麼想,雖然口口聲聲“滿漢一家”,但對漢人的防備心理貫穿滿清300年,庚子國難那會,主戰派剛毅依舊在喊“漢人強,滿人亡”。

周培公是個讀書人,當然知道這麼道理,但他能夠十年如一日做出地圖,並於臨終之際獻給康熙,除了報效知己的愚忠,還有就是超越種族的天下觀。

對百姓來說,誰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皇帝能夠勤政愛民,將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較之明朝那些昏庸的漢人皇帝,康熙的能力格局都高出許多,輔佐康熙,維護國家統一不僅僅是忠君,也是忠於天下的百姓,這也是編劇最想表達的一層含義!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當然,康熙也很會演戲,在周培公死後,以守靈這種下克上的叛逆模式來褒獎臣子,可謂:以禮還禮,不僅淡化了自身的陰毒罪過,還在周培公的忠君思想上更進一步,讓百官明白:只要忠心,總會有回報的。

臣子半生一條命,皇帝包個夜,如此而已!

結語:

所以說,周培公從一出場,就註定了悲劇的命運。才華讓他從一干人中脫穎而出,但也讓君王們心懷忌憚,而對天下百姓的情感,又讓他無力掙脫權力的枷鎖,思來想去,只能把自己當做蠟燭,燃燒殆盡!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