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有一句這麼說:“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意思是:

真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像最笨拙;最卓越的辯才,好像不善於言辭一樣。

人越純樸、越簡單越好。也就是說真正聰明有本事的人,平時看著像個很笨的人,也不善於講話,帶著一點憨、一點痴。但從本質上他卻深藏智慧,所謂的大智若愚就是這樣一種人。不逞能顯露自己,不自認為聰明,不是故意裝傻,也不是故作深沉,而是小事迷糊大事清晰。老子的“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告訴了我們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與人處事的大方略。

《道德經》的智慧·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說有個小國朝拜中國,給皇帝貢奉了三個活靈活現的小金人,並讓皇帝猜哪個最有價值。黃帝就讓人又稱重量又比較工藝的就是看不出哪個最有價值,後來有個大臣想到了,用三根稻草分別塞進三個小金人的耳朵,第一個稻草從一隻耳朵塞進去從另一個耳朵裡出來了;第二個稻草從耳朵裡塞進去從嘴巴里出來了;第三個從耳朵塞進去後就到了肚子裡,再也沒出來。皇帝頓時悟到真正有價值的是第三個小金人。

也就是說真正有能力的、值得信任的人,是會傾聽會思考,而不一定是會說的人。

這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善於傾聽,捨棄不必要的過多的語言,聽得多說得少,能讓我們獲得更多思考的時間和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是不會太喜歡滔滔不絕的人的,即使這個人真有本事,也可能會因為言多必失,破壞人們對他的好印象。

《道德經》的智慧·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上面的故事說明了老子的“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是一種人生態度,接下來的故事將告訴我們老子這句話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技巧。

這是個漢代公孫弘不作辯解的故事。公孫弘年輕的時候家貧,所以,後來貴為丞相的時候,依然習慣生活十分簡樸,衣食住行非常簡樸,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說他這麼高俸祿還只蓋普通棉被,是故意想騙取簡樸清廉的美名,屬於使詐沽名釣譽。

漢武帝就問公孫弘是不是事實,公孫弘說:“汲黯說的沒錯,他和我最要好,最瞭解我,他今天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責我,正是直指要害,我位列三公卻只蓋普通棉被,生活水準和老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清廉騙名譽,汲黯忠心耿耿,才告訴陛下的”。

漢武帝聽了這一番話,沒有責罰公孫弘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質問,一句也不辯解,並全部承認,這是何等的一種智慧!公孫弘高明之處,還在於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賞,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和同僚留下了“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好印象。

有了這個好印象,那麼公孫弘就不用去為自己辯解,這不是政治野心,對皇帝同僚沒什麼威脅,不過是個人對清名的愛好而已,無傷大雅。他用不辯與反贊化解了一個本來不利的狀況反而獲得了美名。

《道德經》的智慧·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我們在生活中,由於各種因素,有時難免會自覺或不自覺的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對此,如果我們心慌意亂、手足無措、忙於解釋和辯解,處理不好,往往會給自己及他人帶來更大的不安和麻煩。相反,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沉住氣,不去忙於解釋,顯得“笨拙”、“木納”一些,反而能更容易的化解各種危難於無形。

有時候,人在公眾場合並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現,“此時無聲勝有聲”,默默無言反而會使對方摸不著邊際,高深莫測,使其懾服;有時候,聰明者只是庸俗的智慧,而愚痴者卻自有睿智。一個肚裡有貨的人不需要太多語言,而沒頭腦的人才會滔滔不絕弄巧成拙。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就是為人處世的一個境界、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技巧一個至簡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