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抗戰中會出現“中將加上將”軍銜?這種軍銜哪些人獲得

在我國曆史上,每個朝代都有一套對應的軍銜制度。到了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也制定了一套軍銜制度,共分為六等,分別是將、校、尉、准尉、軍士和士兵,未設立元帥軍銜。

當時的將官共分為五級,分別是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這套軍銜制度也與美國的軍銜制度頗為相似,特級上將對應美國五星上將,一級上將對應美國四星上將,以此類推。

為什麼抗戰中會出現“中將加上將”軍銜?這種軍銜哪些人獲得

(國民政府的軍銜制度)

儘管這套軍銜制度看起來十分完備,但在抗戰中,有不少將軍卻是“中將加上將”這樣的奇葩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中將加上將”,是中華民國陸軍的一階軍銜,其全稱是“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簡單來說,就是讓中將擁有上將的職權,但並不予以授星,薪俸也是按照中將的最高標準來給。

那麼,既然讓中將得到了上將的權力,為什麼不直接授予上將銜,反而還那麼麻煩地搞出一個不倫不類的“中將加上將銜”呢?

實際上,國民政府在1935年就頒佈了銓敘條例,該條例特別規定,陸軍上將的名額有限,不管出現何種情況,都不能再擴編。從銓敘條例的安排來看,陸軍特級上將有1人,一級上將8人,二級上將12人,共計22個名額。

當時的具體分配情況是這樣的:

特級上將:蔣中正。一級上將:馮玉祥、何應欽、張學良、陳紹寬、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閻錫山。二級上將則是包括了白崇禧、劉湘、顧祝同等在內共12人。

為什麼抗戰中會出現“中將加上將”軍銜?這種軍銜哪些人獲得

(一級上將何應欽)

對於軍人來說,想要晉升就必須得積累戰功,一步步向上爬。雖然在抗戰中有不少二級上將都擁有了足夠晉升的戰功,但由於國民政府限定死了名額,因此這些人只能老老實實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一級上將之中有人去世,才能夠取得晉升的機會。

比如白崇禧,就是在一級上將朱培德病故之後,才補位晉升成功。

但對於國民政府來說,由於當時的國內環境並不平靜,再加上佔據東北的日本人也漸漸表現出了入侵的態勢,上將名額開始顯得有些不太夠,而且國軍部隊中不少將領都已經有了晉升資格,卻苦於名額限定,遲遲不能得到晉升。因此在多重壓力下,國民政府於1936年補充了《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創造出了“中將加上將”這一特殊軍銜。

在條例出臺之後,國民政府就立即擬定了一批獲得“中將加上將”的將軍名單,他們包括:陳誠、張治中、衛立煌、薛嶽、錢大鈞、張發奎等人。

為什麼抗戰中會出現“中將加上將”軍銜?這種軍銜哪些人獲得

(一級上將白崇禧

而國民政府之所以向他們授銜,實際上是在向他們傳達一個資訊:你們幾位的戰功、資歷實際上早就已經夠得上上將了,但由於政策原因,只能暫時授予你們這樣一個意義重大的軍銜,一旦上將位置出現空缺,你們就是優先替補的將軍。

國民政府在逃往臺灣之前,共將該軍銜授予了55名將軍。到了臺灣之後才停止了授銜。雖然聽起來是類似於“準上將”這麼一個意思,但不少人始終覺得是拿著中將工資,操著上將的心,並不願佩帶這個特殊軍銜。

值得一提的是,劉湘在1938年死後也被追授為陸軍一級上將,雖然國民政府的上將名單有著名義上的人數限制,但死去的將軍被追授為上將銜,卻是不受到影響的。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