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得償所願後的一首詞,僅有28個字,但卻雨短情深,感人肺腑!

月亮自古就是一個觸發思念家人的媒介,尤其在中秋的圓月亮。“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真是普照大地的明月,使得杜甫倍加思念因戰亂分散各地的弟弟們,寫下了《月夜憶舍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正是佳節之時親情的缺位,讓王維寫出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道出了人心中有,想說又未能說的名言常理。

蘇軾得償所願後的一首詞,僅有28個字,但卻雨短情深,感人肺腑!

在蘇軾的詩詞作品中,中秋明月屢次出現,而且多和懷念弟弟蘇轍有關,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水調歌頭》,既把酒問月,思考人生的種種問題,表現超然意趣,又“兼懷自由”,表達對親情的渴望與祝願,情深意切。一年之後,又一箇中秋節來到,蘇軾終於得償所願與多年未見的弟弟在徐州共度佳節,蘇軾十分快慰又感慨萬分,寫下了一首中秋名作《陽關曲·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得償所願後的一首詞,僅有28個字,但卻雨短情深,感人肺腑!

詞的前兩句“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寫的是夜幕降臨,天地間充滿了寒氣,皎潔的明月已經升到了天空,就像玉盤一樣潔白晶瑩。月到中秋分外明,這是中秋月的特點。這兩句就是這個意思,但蘇軾卻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雲”說起,用筆富於波折。因為明月先被雲遮住,一旦“暮雲收盡”,就感覺到月光的皎潔。“銀漢無聲”並不是簡單的寫實,其意思好像是說銀河本來是有聲音的,但因為隔得太遠,也就聽不到聲音了,天宇空闊的感覺就此傳出。“玉盤”寫出月亮冰清玉潔的美感,這兩句並沒有寫賞月的人,全是賞心悅目之意,但人自在其中。

蘇軾得償所願後的一首詞,僅有28個字,但卻雨短情深,感人肺腑!

“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兩句是說,我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遮掩,很少能碰上今天這麼好的美景,真的很難得,但到明年,我又要去何處賞月呢?其實並不是往年的月光不好,而是沒有兄弟相陪伴,蘇軾和蘇轍自從熙寧四年分隔兩地已經七年了,這是兄弟二人第一次共度中秋,共賞明月,他們分外珍惜,自然也就覺得今天的月光更加明亮。

蘇軾得償所願後的一首詞,僅有28個字,但卻雨短情深,感人肺腑!

蘇轍在中秋之後又要離去,他們又備感悵然,月團圓,人團圓,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多麼美好,多麼難得!無奈月滿則虧,人生也充滿別離,聚少離多,讓人頓生良宵苦短、佳會難得、親情難捨的悠悠別情和深深感慨!在三、四句的對仗中,句中自為對仗,且有一個字相重,探其意蘊,似有借鑑李白“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之語典而來。

這首詞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但卻把兄弟友愛之情和遊宦漂泊之感明白道出,語言雖短但情意深長、感人肺腑。